王曉利
(河南省中醫院,河南 鄭州450008)
反復呼吸道感染為兒科臨床常見疾病之一,發病率極高,據相關調查顯示,該病發病率占小兒呼吸道疾病的25%~35%[1]。反復呼吸道感染臨床主要表現為咳嗽、發熱、咽痛、咳痰等癥狀,具有病程較長、反復發作、遷延難愈等特點,可增加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發病風險,嚴重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2]。目前,臨床治療反復呼吸道感染尚無特效藥物,多以抗菌藥物及聯合用藥為主,但不良反應較多,且患者易產生耐藥性,效果并不理想。近年來,隨著中醫藥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其憑借整體協同作用在呼吸道疾病防治中取得良好效果。芪參益肺湯、柴黃顆粒為臨床治療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常用中藥制劑,其中芪參益肺湯具有健脾補肺、益氣固表功效,柴黃顆粒可清熱解毒。本研究選取94例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分析芪參益肺湯聯合柴黃顆粒與左旋咪唑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河南省中醫院兒科收治的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94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7例。觀察組女22例,男25例;年齡2~8歲,平均(4.56±1.23)歲;病程1~4年,平均(2.79±0.26)年;年感染次數7~14次,平均(10.25±0.78)次。對照組女23例,男24例;年齡2~9歲,平均(4.74±1.31)歲;病程2~5年,平均(2.81±0.32)年;年感染次數8~13次,平均(10.36±0.74)次。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納入標準 均符合反復呼吸道感染相關診斷標準[3];患兒家屬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1.3 排除標準 伴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原發性免疫缺陷性疾病者。
兩組均予以常規抗感染及對癥治療。
2.1 對照組 予以左旋咪唑(南京白敬宇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32024072)治療,2~3 mg/(kg·d)口服,每日2次,連服3 d,停藥3 d。治療3個月。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予以芪參益肺湯聯合柴黃顆粒治療。芪參益肺湯組方:生黃芪15 g,雞內金6 g,黨參片9 g,山藥6 g,甘草片3 g,白術6 g,茯苓6 g,防風6 g。水煎至300 mL,每日1劑,分2次服用;柴黃顆粒(江西京通美聯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03383)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治療3個月。
3.1 觀察指標 臨床療效;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治療前后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水平;治療后1年內感染發作次數及間隔時間。
3.2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治療后6個月內未發作或僅發作1次;有效:治療后1個月內無復發,但6個月內復發次數≥2次;無效:治療后1個月內復發[3]。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114,P=0.013<0.05)。見表1。

表1 兩組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臨床療效比較[例(%)]
(2)癥狀、體征消失時間比較 觀察組發熱、咳痰、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癥狀、體征消失時間比較(d,x±s)
(3)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兩組Ig A、Ig G、Ig M水平治療前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Ig A、Ig G、Ig M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免疫功能指標比較(g/L,±s)

表3 兩組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免疫功能指標比較(g/L,±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Ig A Ig M Ig G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7 0.58±0.21 1.35±0.42△ 0.98±0.28 1.53±0.40△ 7.42±2.15 11.56±3.12△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7 0.60±0.22 0.74±0.45 1.01±0.29 1.14±0.38 7.45±2.13 7.78±3.06 t值0.451 6.794 0.510 4.846 0.068 5.930 P值0.653 0.000 0.611 0.000 0.946 0.000
(4)治療后1年內感染發作次數及間隔時間比較治療后1年,觀察組感染發作次數少于對照組,發作間隔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治療后1年內感染發作次數及間隔時間比較±s)

表4 兩組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治療后1年內感染發作次數及間隔時間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感染發作次數(次) 發作間隔時間(d)觀察組 47 1.40±0.51△ 6.25±1.56△對照組 47 2.67±0.74 3.58±1.13 t值9.688 9.502 P值0.000 0.000
反復呼吸道感染為兒科臨床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是由多種病原微生物共同作用所致,多發于小兒。小兒呼吸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相較于成年人,其鼻腔較短,后鼻道狹窄,鼻腔血管豐富,黏膜柔軟,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襲,加之自身免疫系統發育不全,抗病毒侵襲能力較差,極易引起病原微生物感染[4]。近年來,受居住環境、天氣變化、環境污染及被動吸煙等因素影響,反復呼吸道感染發病率不斷升高,嚴重威脅患兒生長發育及生活質量。因此,積極尋找一種療效確切、安全性較高的治療方案對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尤為重要。
目前,臨床治療反復呼吸道感染多采用抗菌藥物及聯合用藥,但由于該疾病的特殊性,效果并不理想,且患兒易產生耐藥性,不利于患兒康復。左旋咪唑為驅蟲常用藥物,對患兒肌肉中琥珀酸脫氫酶具有選擇性抑制作用,影響蟲體代謝,從而減少其生成。同時左旋咪唑還是一種免疫調節劑,可促進Ig A、Ig G分泌,從而增強機體抗菌及抗病毒能力,但單純用于治療反復呼吸道感染,效果具有局限性[5-6]。中醫認為反復呼吸道感染屬于“咳喘”“體虛感冒”“虛證”“久咳”等范疇,多表現為肺、脾、腎不足,治療多遵循清熱解毒、健脾補肺、益氣固表、調和營衛的原則。本研究對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予以中西藥治療,效果較理想。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癥狀、體征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Ig A、Ig G、Ig M水平治療后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芪參益肺湯聯合柴黃顆粒與左旋咪唑治療可顯著改善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機體的免疫功能,促進癥狀、體征恢復。芪參益肺湯方中黨參、黃芪的補肺固表,健脾益氣;白術健脾益氣,助黨參、黃芪益氣固表;防風祛風解表;茯苓、山藥益氣固肺,健脾化痰;雞內金健脾消食;甘草益氣和中。全方共奏健脾補肺、益氣固表、調和營衛之功。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黃芪中的有效成分黃芪多糖可促進脾臟漿細胞增殖,加速抗體合成,誘導特異性免疫反應,從而增強機體抵抗力;防風鎮痛、解熱、抗炎作用顯著;白術可促進淋巴細胞轉化,對機體具有免疫調節作用;黨參、黃芪均可促進機體免疫球蛋白分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7]。柴黃顆粒是由黃芩、柴胡兩味中藥提取制成,其中黃芩可清熱瀉火,抗菌消炎,可抑制多種病毒,增強機體免疫力;柴胡具有解熱功效,可改善機體免疫功能[8]。芪參益肺湯聯合柴黃顆粒應用,具有清熱解毒、健脾補肺、益氣固表、調和營衛之功,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此外,治療后1年,觀察組感染發作次數少于對照組,發作間隔時間長于對照組,提示采用芪參益肺湯聯合柴黃顆粒治療反復呼吸道感染,可明顯改善患兒預后。
綜上所述,對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采用芪參益肺湯聯合柴黃顆粒與左旋咪唑治療,可顯著改善機體免疫功能,促進癥狀、體征恢復,改善患兒預后,效果更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