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風月
(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人民醫院,山西 長治047300)
宮外孕是婦科常見的急腹癥,即子宮以外妊娠現象,好發于青年女性,近年來發病率持續上升。引發宮外孕的因素較多,如輸卵管炎癥、輔助生育技術、染色體異常、盆腔手術、卵巢腫瘤等因素都會導致管腔運行不暢,致使孕卵在宮腔外發育、生長[1],患者主要表現為停經、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隨著婦產科醫生對宮外孕的廣泛關注及診療技術的提高,多數宮外孕患者在未破裂前可確診,為保守治療提供了條件。保守治療保留了患者的生育能力,更符合年輕患者的需要[2]。中醫認為,宮外孕主要與腎氣不足、瘀阻少腹、沖任不固、脾氣虧虛等因素有關。本研究對宮外孕湯聯合西藥治療宮外孕的治療效果進行了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壺關縣人民醫院婦科收治的120例宮外孕患者,隨機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年齡20~39歲,平均(26.0±2.7)歲;停經時間32~68 d,平均(49.8±6.2)d;包塊直徑1.3~4.5 c m。研究組年齡20~38歲,平均(26.4±2.8)歲;停經時間31~66 d,平均(49.4±6.6)d;包塊直徑1.4~4.7 c m。兩組患者包塊直徑、停經時間等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會審批通過。
1.2 納入標準 所有患者經B超檢查顯示包塊直徑≤5 c m,盆腔積液<2 c m,孕囊未破裂,50 mIU/mL≤血清β-HCG≤2 000 mI U/mL;生命體征穩定,肝腎功能正常,無腹痛、腹腔內出血等癥狀;患者自愿進行保守治療,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過敏體質;有腹腔出血、腹痛等癥狀。
2.1 對照組 采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治療。米非司酮片(北京華潤紫竹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633)每日50 mg,每日2次,治療5 d;注射用甲氨蝶呤(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6197)每日肌內注射20 mg,連續注射5 d。
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合宮外孕湯治療。藥物組成:天花粉、夏枯草各30 g,紫草18 g,貫眾、丹參各15 g,桃仁、莪術、赤芍、紅花、三棱各12 g,蜈蚣2條。包塊較大者加生牡蠣、玄參、浙貝母;腹部脹滿者加川楝子、木香、枳殼;有胚芽生長者加穿心蓮、全蝎。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50 mL,治療4~10 d。治療10 d無效者改用手術治療。
3.1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血清β-HCG水平、不良反應發生率(腹瀉、轉氨酶升高、食欲減少、口腔潰瘍)。
3.2 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B超檢查包塊、盆腔積液均消失,血清β-HCG恢復正常;有效:B超檢查包塊、盆腔積液減少30%及以上,血清β-HCG明顯降低;無效:B超檢查包塊、盆腔積液均無明顯改善,未達到有效標準。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血清β-HCG水平比較 治療前,研究組、對照組血清β-HCG水平分別為(1 652.44±545.21)mIU/mL、(1 644.17±538.59)mIU/mL,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385 8,P>0.05);治療后,研究組血清β-HCG水平(91.65±30.48)mIU/mL,明顯低于對照組(206.32±85.23)mIU/m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812 9,P<0.05)。
(2)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566 4,P=0.005 9<0.05)。見表1。

表1 兩組宮外孕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3)不良反應比較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925 9,P=0.014 9<0.05)。見表2。

表2 兩組宮外孕患者不良反應比較(例)
宮外孕屬于產科常見的急腹癥。90%宮外孕患者的孕囊在輸卵管著床,少數在卵巢、宮頸或腹腔著床,孕囊不斷增大會引起輸卵管破裂,出現腹腔出血、流產,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3]。手術是治療宮外孕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是手術具有創傷性,且術后容易發生粘連,影響再孕。
隨著診療技術的不斷進步,早期宮外孕檢出率明顯提高,使保守治療成為可能。甲氨蝶呤為葉酸類抗腫瘤藥,能強效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與嘧啶結合,減少活性四氫葉酸,阻斷DNA、RNA合成過程,加快胚胎壞死速度,使胚胎停止發育、脫落。米非司酮為新型抗激素藥,對黃體酮親和力強,能競爭性抑制子宮內膜黃體酮受體及前列腺素分泌,抑制受精卵著床[4]。中醫將宮外孕稱為“癥瘕”。因胚胎坐落異處、腎氣不足、瘀阻少腹、沖任不固、脾氣虧虛,導致氣血瘀阻、氣機不暢、血不循經,出現腹痛、出血等癥狀。治療原則為消瘕止痛,活血行氣,逐瘀殺胚。宮外孕湯中夏枯草、天花粉具有消腫排膿、清熱瀉火的功效,能夠殺滅胚胎和孕囊[5]。貫眾、紫草清熱解毒、止血涼血、透疹,可以減輕患者出血癥狀,抑制血清β-HCG升高,使絨毛細胞壞死,發揮抗著床的作用。丹參、桃仁、赤芍、紅花具有涼血消癰、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可以加快胚胎滅亡速度,使滋養細胞發生分裂、消亡[6-7]。莪術破血消積、行氣止痛,與三棱配伍用于氣滯血瘀引起的癥瘕腫塊、經閉、腹痛等疾病的治療。蜈蚣具有攻毒散結、息風止痙、通絡止痛的功效,有利于清除、殺滅孕囊或胚胎。根據患者癥狀合理添加藥物,優化治療效果,增強活血殺胚、攻毒散結的作用。
綜上所述,對宮外孕早期患者給予宮外孕湯聯合西藥治療能迅速殺滅胚胎,加快瘀血吸收,疏通輸卵管,具有療效好、不良反應少、用藥簡單、治療費用低等優點,無需手術,可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減輕患者的痛苦,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