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摘要:選題策劃是一本書的靈魂,對打造好、包裝好一本書至關重要。本書擬就圖書選題策劃的幾個關鍵點,略作論述。
關鍵詞:市場分析;選擇書名;賣點提煉;目標讀者群;作者選擇;封面設計;營銷方案
選題策劃在圖書出版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它貫穿了一個精神文化產品構思成型的整個過程。隨著出版業進入數字化時代,出版領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對編輯的選題策劃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市場分析、書名的選擇、賣點的提煉、讀者對象、作者選擇、裝幀設計、營銷方案等七個方面談一下個人對做好圖書選題策劃的認識。
一、市場分析
(一)分析市場走向
編輯對市場要有靈敏的嗅覺,多逛書店,看市場上哪些領域的哪些書賣得比較好,這些書有哪些特點和優勢,它們挖掘了讀者的哪些深層次需求,編輯要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和判斷。
(二)與同類書比較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開發了一個選題,做好同類書的比較工作是選題策劃重要的一環。而用數據說話,無疑是最有力量的。我們可以利用開卷數據查詢市場上同類書的銷售情況、走勢如何,豆瓣上讀者的評分及反饋,三大網站(當當、京東、亞馬遜)的排名及評論,等等,從而使得選題建立在科學、可靠的基礎上,而不是自己閉門造車,跟著感覺走。
二、選擇書名的藝術
書名的提取是基于圖書的主題內容,它是讀者了解圖書信息的第一窗口,好的書名能為一本書“錦上添花”,既要易于傳播,又要概括讀者訴求,能觸動人心。第一,好的書名是從讀者的需求中來的,圖書也是商品,商品就要有價值,它要貼近讀者的內心,滿足讀者的某一種需求,例如一度暢銷的《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么聽孩子才肯說》,盧勤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在書名的設定上為圖書加分不少。第二,書名要直擊讀者的痛點,觸動大眾的某一種社會情緒。例如《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書名直擊內向性格一類人的內心,因為性格內斂,導致錯失機遇、職場不順等等。3. 書名要有高的辨識度,易于勾起讀者的想象力,易于記憶。例如:《生活要有儀式感》《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么》等。4.簡單樸素的書名。恩格斯說:“樸素的書名無疑是最好的。”例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書名簡單直接概括出了書的內容和主題。
三、賣點的提煉
圖書賣點的提煉是選題策劃的核心,非常考驗編輯的眼光和對市場的把握。賣點的提煉可從圖書的內容、價值、作者影響力、媒體及名人的推薦等方面入手。切忌長篇大論,沒有中心,要用最少的字數達到最好的效果,直擊讀者內心。例如高銘的暢銷書《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其定位就是“國內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高圓圓、陳喬恩等眾多明星盛情推薦!封面文案簡單直接:“借瘋子的策略,喚醒你未知的靈魂。”再如濮存昕的《我知道光在哪里》,其定位是“迄今第一次濮存昕書寫自己的藝術與人生”,其關鍵詞“第一次”“濮存昕”都能引起讀者的關注,勾起讀者的好奇心。
四、找準目標讀者群
楊牧之先生在《編輯藝術》一書中指出:“刊物要有自己明確的讀者對象,最忌諱的就是搖擺不定。一會兒‘中等偏上,一會兒又感到面窄了,改為‘中等偏下,一會兒看看不行,再改回‘中等偏上。改來改去,把讀者全改走了。”
一個好的選題,必要有準確的讀者對象,我們出版一本書,不可能滿足所有層次讀者的閱讀需求,所以要找到細分的讀者定位。讀者的年齡、性別、文化教育程度等不同,對圖書的需求也是不一樣的。策劃編輯要根據目標讀者群的特點和特定需求,為其“量身定制”圖書,讀者對象的確定切忌“面面俱到”。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暢銷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其編輯趙武平老師曾坦言,此書的目標受眾有相當的素養,有一定的文化訴求,因此,他們根據此類目標讀者群,進行內容和形式上的精致制作,以滿足大眾心理要求,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作者選擇
作者的權威性和號召力是選題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作者人氣非常高,比如余秋雨、賈平凹、王朔、劉墉等頂級作家,比如白巖松、柴靜、楊瀾、董卿等知名主持人,比如于丹、蒙曼等專業領域內的標識人物,比如一些網絡紅人、微博大咖,擁有十萬多粉絲的公號,等等,這些作者自帶讀者和流量。圖書出版后,就能夠充分利用作者的資源,促進宣傳和銷售。例如,我社出版的主題出版類圖書《富起來 強起來:改革開放40年》,選題確定后,邀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的權威專家武力老師,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后王蕾老師參與撰寫,權威專家和青年專家相結合,效果也非常好。
好的作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很多時候,作者和編輯往往是互相成全的過程,也有本來不出名的作者在編輯的策劃包裝下,成為暢銷書作者。這更在一個編輯的眼光和對市場的把握,考驗編輯的策劃能力。
當然,也并非這類作者的圖書銷量就一定好,也會有一些作者的書“叫好不叫座”。這里涉及策劃和運作的問題,編輯要進行全面綜合考慮。
六、美的封面設計
圖書以怎樣的形式呈現給讀者?——封面。 就像一個人的穿著體現一個人的整體氣質一樣,一本書的封面也決定了這本書的整體氣質形象,封面是圖書帶給讀者的第一審美印象,好的封面能夠拉升一本書的層次水平。
日本著名設計家杉浦康平曾經說過:“每每翻閱美的書籍,總會感到無比愜意。這是因為我們會用心去感受它內容的分量,欣賞它設計的美感。”一個好的設計總是能很好傳達書的內容,直擊作者的內心。封面是內容的載體,所有的外在形式都是服務于內容的,我們無法脫離開內容而談形式。因此,我們要以內容為根本,使封面服務于內容,更好地凸顯一本書的內涵和性質。圖案的選擇、字體的使用、色彩的運用、工藝的確定等等,都是影響封面效果的重要因素。比如,在色彩選擇上,兒童繪本要柔和,學術類圖書要莊重、高雅,體育類圖書要有視覺沖擊力,等等。被評為2017年度“中國最美的書”——《夢故鄉》,專家評點道:“設計用抽象概念來表達,基調淡泊簡潔,素樸雅致。著墨不多,表現也豐富,內斂而不露聲色。封面運用皺紋布面與時光流逝的意味相投合,上下天地切口毛邊,隱現一絲懷舊的情調。正文采用多種紙張組合,形成有機的內容題例分布,有利于閱讀檢索。”專家的評點很好地體現了設計界對美的設計的理解。
七、做好營銷方案
營銷是圖書出版流程的最后一個階段,可從圖書的內容與呈現形式、作者的人氣和影響力、圖書的特色、圖書進入市場的時機等各方面予以全面細致的考慮。比如一些書話題性非常強,可以抓住并拉動大眾的情緒,就可以以此延伸來增強圖書曝光率,增強宣傳的覆蓋范圍和出現頻率。
營銷方式上可以利用微信大號進行營銷,例如差評、十點讀書、一條等,帶動口碑和流量;在網站和地面店投放大型海報,做促銷活動;在重點城市召開新書發布會、新書簽售、作家沙龍等,邀請媒體進行采訪;邀請知名專家撰寫書評;等等。通過以上途徑引發目標讀者群的直接購買。此外,還可以通過公益促銷,比如向貧困兒童、貧困地區捐書的形式,以此樹立出版社的良好公眾形象,發揮圖書的社會效益。
總之,一個成功的選題策劃、一本好書的出版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大藏書家周叔弢對此曾有一段精妙的比喻,他說:版刻好如同女子先天身材好;印工好乃后天發育好;裝幀好就像好女子又穿上了漂亮衣服;若是有名人題跋,等于胭脂花粉備添風韻。一個好的選題創意的誕生、一本好書的出版,不僅是人類文化的產物、智慧的結晶,也是一件美好的藝術品,祝愿每一個編輯都能策劃出自己滿意的作品,服務大眾,愉悅自我。
參考文獻:
[1]全國出版專業職業資格考試辦公室編.出版專業實務[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版,第6-13頁.
[2]周殿富、郭俊峰.青年編輯實用讀本[M].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9年3月第一版,第198-207頁.
[3]《中國最美的書評出來了!每一本都堪比藝術品美到心醉》
http://mini.eastday.com/a/180817175438598.html,2018-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