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狄留青
(作者單位: 山東能源淄礦集團新河礦業公司)
(責任編輯:張振林)
近年來,山東能源淄礦集團新河礦業公司按照集團公司黨委提出的智慧黨建、先鋒黨建、活力黨建、文化黨建、人才黨建、和諧黨建、效能黨建等“七建聯創”黨建工作布局,結合國有企業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和集團發展的實際要求,在現有工作基礎上,借鑒精益管理的思想、方法和要素,整合建立了一套系統完善的精益黨建“四化”工作體系,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創建水平,從而更好地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黨建“四化”工作體系,是以精益管理基本理論和思維為基礎,以“七建聯創”戰略布局和黨建工作規范化建設為導向,以精益管理工具運用為重要手段,將黨建思維和精益管理思維實現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項系統性黨建創新項目。
實施之初,新河礦業公司堅持“探索完善、精細運作、管用實用”原則,采取“四步走”戰略,狠抓黨建工作指標化、可視化、有形化、科學化“四化”體系的研究探索。
一是摸清底數,模塊化梳理。
對多年來黨建工作的任務和內容進行全面梳理歸納,根據領導班子建設、黨組織建設、宣傳思想工作、精神文明建設、黨風廉政建設、黨務公開、生產經營中的責任等不同性質和要求,確定了主模塊、子模塊、主要指標、次要指標、實現目標等,形成了規范清晰的運行和評價體系,做到了底數清、方向明。

科技創新
二是對比分析,改良揉合。通過反復對照分析,落實了取精益管理之長、補黨建工作之短的有效措施。將以往抓黨建工作存在重結果、輕過程管控,或者管控不力的現象,作為強化和創新目標。提煉精益管理的可視化、標準化、精細化核心要素,融進了黨建管理運行當中,結合初期的分類模塊和指標分析,制定了相關工作標準、考評標準,并按照簡約實用的原則設置了目視化載體,形成了有標準、強管控、重實效的“指標化、可視化、有形化、科學化”體系。
三是健全完善,培植試行。經過多方研討和科學論證,初步形成了“四化”框架體系和基本標準,將其作為過硬黨支部建設的有力推手,導入基層黨支部選點試行。在試行過程中,堅持既定模塊和標準嚴格運行、整體推進,堅持問題導向,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運用PDCA戴明環開展現場、現物、現實“三現”診斷,注重發現與黨建工作內容和要求不適應、評價標準不配套等問題,及時修正調整,使“四化”體系日趨科學健全,具有可復制可借鑒意義。
四是完善定型,推廣實施。在基層黨支部選點試行后,經過反復糾偏打磨,構建了統一規范、標準明確、職責清晰,涵蓋9個主模塊、20個子模塊、67項工作指標、145個項目考評標準的黨建“四化”工作體系,逐步引入到公司日常黨建工作中,在全系統推廣運行。
黨建“四化”工作體系的構建,秉持“精益求精,持續改善,發揮作用,增強實效”精益黨建理念,促進了“七建聯創”過硬黨支部建設落地,增強了黨建工作的實效性。
一是工作任務“指標化”。運用ECRS法則,對黨建工作按照取消、合并、重排、簡化的原則進行整理梳理。將黨建整體工作劃分為領導班子建設、組織建設、宣傳思想工作、精神文明建設、文化建設、黨風廉政建設、黨務公開等方面,按照工作模塊、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工作資料、工作考核的“五個標準化”原則,細化量化對標值,實現指標體系無空當、全覆蓋,使“軟任務”轉變為“硬指標”。
二是工作運行“可視化”。運用目視管理,本著視覺化、公開化、普通化的原則,將黨委、黨支部的工作目標和量化指標分為“重點工作、常規工作、臨時性工作”三個大類,采用統一、簡約、實用的標準,建立動態工作推演展示平臺,實施代辦、辦結“銷號制度”,以此激發基層黨支部的“自主管理”意識,同時將相關制度規定、學習內容、考核獎懲等一并上榜,促使黨組織和黨員有針對性地對照工作落實措施,按照工作時限、進度和要求抓推進、抓兌現,強化過程控制,在“自我管理”中實現對標提升。
三是黨員作用發揮“有形化”。
有形化就是把黨組織和黨員的身份、作用,運用一定的形式載體在現場展示出來,真正讓黨員的身份亮起來、形象看出來、作用顯出來。通過建立各種形式和看板來展示黨員“爭星晉級”、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紅旗黨小組、優秀黨員形象,既標榜先進、樹立標桿,又鞭策后進、比學趕超,更好體現每名黨員在日常現場的先進性,從而凝聚正能量、激發正能量、傳播正能量。
四是考核評價“科學化”。根據黨委、黨群工作部、黨支部三個層級工作職責,層層建立分工掛靠、責任考評體系,實行日常督查、月度抽查、季度檢查、督導點評等形式,對黨建工作進行提醒督促、跟蹤問效。在此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自我完善的原則,按照PDCA戴明環的計劃、執行、檢查、處理的循環法則,配套運用5W1H、魚骨圖等分析工具,定期對黨建工作運行狀況進行分析研判,定期修正工作模塊、指標、標準,優化考評結果的運用,使黨建工作的管控與考核橫到邊、豎到底、無死角。
精益黨建“四化”體系的建設與實施,實現了黨建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的再造與升級,使企業黨建逐步趨向科學化、規范化,真正實現了“像抓安全生產一樣抓黨建”,黨的“三個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
一是黨建工作運行機制和責任體系業已形成。“四化”體系的建設著眼于使用實效,體現了黨建工作“任務有指標、過程看得見、身份能展現、考評靠標準”。在此框架下,有效激發了黨的自身建設以及各基層組織、黨員和職能部門的履職盡責。實現了從過去“靠制度”到現在“靠機制”的轉變,走上“定標—實施—檢查—改善—提高”的良性發展軌道。
二是基層黨支部(黨員)自主管理和創先爭優意識明顯增強。隨著精益黨建“四化”的逐步成熟與運行,基層黨支部的工作標準意識、自主管理意識進一步得到了增強,尤其契合了過硬黨支部建設的基本要求,在日常的黨員管理、思想教育、廉政建設、黨員建功、群團工作等方面更加富有特色和實效,創先爭優意識明顯增強。
三是黨建工作革新意識得到提升。基層黨支部的創新意識、質量意識大幅度提升,特別是在自身建設和安全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不定期座談、面對面征詢等形式,引導各級各部門自我改善、自我完善。公司黨委或黨支部結合每項改善建議,健全完善運行制度、優化工作流程,使黨建工作進入了一個快速提升的良性發展通道。
四是促進企業安全穩健發展。
精益黨建“四化”的實施,最大程度地激發了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履職盡責、崗位建功的內生動力,使黨組織的政治優勢逐步轉化為企業科學發展優勢、改革紅利優勢、轉型突破優勢、組織凝聚優勢、攻堅克難優勢,黨建工作在企業安全生產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奠定了企業科學發展、內涵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