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妙娟,徐紅梅
(云和縣人民醫院,浙江 麗水 323600)
近年來,人口老齡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骨質疏松導致髖關節骨折的患者隨之上升。此疾病多是由外傷性因素引起,癥狀較輕的患者經正骨后休息一段時間便可康復,癥狀嚴重的患者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治療不當會嚴重影響患者關節功能恢復,另外會引發一系列并發癥[1]。我院對30例髖關節患者運用FTS理念下的護理措施,臨床效果較為理想,具體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的3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男6例,女9例,年齡62~85歲,平均年齡(74.5±6.2)歲;研究組男7例,女8例,年齡63~87歲,平均年齡(76.2±6.4)歲。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X線攝片確診為髖關節骨折。排除標準:存在嚴重腎臟功能病變的患者;已出現并發癥的患者[2]。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無明顯區別(P>0.05)。
1.2.1 對照組采取常規的關節外科護理措施
第一,確保患者營養合理,多吃高蛋白類、豆類食物,不吃陳舊變質和刺激類的食物。第二,幫助患者適當做一些運動,能活動的患者在避免跌倒的前提下盡量下床活動。第三,對患者進行相應的術前教育,避免患者出現恐懼、緊張的情緒,造成心理負擔[3]。
1.2.2 研究組
在關節外科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取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下的護理措施。首先,FTS注重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對應的健康教育,減少患者恐懼情緒,促進患者康復。其次,FTS主張縮短患者術前禁食時間,保證維生素和高蛋白的攝入,利于傷口愈合。再者,給患者提供一些非藥物緩解疼痛的方法,盡可能降低患者疼痛感,減少應激反應和并發癥發生率;手術一周后讓患者進行一些被動鍛煉,協助患者下床活動,提高功能恢復率。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以及術后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功能恢復率。護理質量主要包括業務水平、護理態度、心理干預和健康宣教四個方面,滿分為100分,85分及格。
數據應用SPSS18.0進行分析,其中計數進行x2(%)檢驗,計量進行t檢測(±s),P<0.05提示有顯著差異。
研究組在業務水平、護理態度、心理干預和健康宣傳四個方面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對比(分,±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對比(分,±s)
組別 例數 業務水平 護理態度 心理干預 健康宣教對照組 15 87.16±1.23 88.41±1.02 86.23±1.22 88.66±1.67研究組 15 92.21±0.66 93.45±0.54 92.77±0.71 91.24±0.71 T/15.294 11.391 12.125 17.935 P/<0.05 <0.05 <0.05 <0.05
研究組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功能回復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和功能恢復率比較(分,±s )

表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和功能恢復率比較(分,±s )
組別 例數 住院時間(d) 并發癥發生率(n,%) 功能恢復率(n,%)對照組 15 22.70±3.61 6(40.0%) 9(60.0%)研究組 15 15.52±2.41 2(13.3%) 13(86.7%)x2 / 4.853 6.372 5.764 P/<0.05 <0.05 <0.05
髖關節疾病屬于骨科病,近年來發病率不斷上升,多發人群為老年人,其臨床癥狀主要為局部疼痛、下肢畸形、髖關節前后脫位,嚴重的表現出盆腔內大出血、骨盆環斷裂以及神經損傷等。檢查時常用X線片和CT確定患者病癥位置。對于癥狀較輕的患者可以進行保守治療,保守治療可以防止移位,避免股骨頭脫出;對于癥狀嚴重的患者,需要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進行手術的最佳時期為骨折后3-10天內,通過手術可以使關節功能恢復正常,形成復位。
FTS是以縮短患者住院時間,促進患者康復為目的的一種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它可以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和患者的應激反應。另外,FTS的實施不僅需要專業的醫務人員還需要患者及其家屬的配合。通過圖片、視頻放映等形式給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術前健康教育,可以降低患者恐懼情緒,更加積極的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另外,手術中出現特殊情況時,患者及其家屬能夠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快速康復理念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疼痛控制,患者術前服用股神經阻滯復合藥物,術后在醫生的幫助下采取一些非藥物性的止痛方法,盡可能讓患者處于無痛狀態,以此來減少應激反應和術后并發癥。充分止痛有利于患者進行被動鍛煉,提高護理滿意度,加快康復速度。
綜上所述,髖關節外科患者在關節外科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取快速康復理念下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質量和功能恢復率,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