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積,也叫積滯、飲食積滯,是由飲食不節等導致食物停滯、脾胃運化失常,出現腹脹、食欲下降、噯腐吞酸、惡心甚至嘔吐、大便酸臭、便秘等癥狀。小兒患者還會有煩躁不安、夜間哭鬧,甚至發熱等表現。食積可發生在各年齡段的人身上,不過小兒更常見,是兒科的常見病、多發病。
而積食是因食物攝入過多導致胃腸功能障礙的一種病理狀態。
飲食不當是食積的外因。中醫常說:“飲食自倍,脾胃乃傷”。暴飲暴食,過量飲食會使脾胃超負荷運載,導致食積。一些難消化的食物如粽子、柿餅、年糕等,會影響脾胃的運化;饑飽失常、飲食不潔也是食積的病因之一。
脾胃功能失調是食積的內因。脾胃功能的強弱有很強的個體差異性,小兒脾胃弱,即使乳食也可導致積滯。體弱、久病之人胃氣不足,也易引起食積。成年體力勞動者雖然脾胃功能強,但現代生活工作壓力大,思慮傷脾,也可導致脾胃虛弱,容易發生食積。
小兒的食積常常是“吃出來的”,與小兒自身的不良飲食習慣、家長錯誤的育兒理念有關。小兒臟腑嬌嫩,脾常不足,脾胃虛弱,飲食不知自節;家長“愛子”心切,飲食疏于節制,甚則強迫進食,宿食內停,聚于中焦,阻滯氣機,也會發生食積。
食積可引起一些不適癥狀和疾病。一方面,食積會造成消化不良的癥狀,如胃脹、胃痛、噯氣、惡心等。另一方面可能會造成嚴重后果,如暴飲暴食后,易誘發急性胃擴張、急性胰腺炎等。對消化性潰瘍患者,暴飲暴食會導致潰瘍癥狀加重,嚴重者甚至發生消化道出血、穿孔和幽門梗阻。因此,有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切勿暴飲暴食。
而小兒食積日久,會造成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
“四時欲得小兒安,常要三分饑與寒”是人盡皆知的俗語?!叭逐嚒弊钤缬擅鞒f全提出,在傳承發展中逐漸泛化為成人保健中“飲食有節”概念。
《說文解字》中“節”最早的含義是竹節,“節,竹約也”,引申為節制、適度。飲食量要適度,過量造成正氣損傷。但食量過少可導致氣血生化無源,氣血衰少、正氣不足,會繼發多種疾病。
飲食有節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飲食合時宜:“節”有節氣、節令、節日的意思。中醫強調飲食要合時宜,《備急千金要方·第二十六食治方》中提到:“六月勿食羊肉,傷人神氣?!币馑际橇绿鞖庋谉?,宜吃清淡食物,羊肉燥熱,切忌食用。
飲食有節律:“節”有節奏、節拍之意。中醫對飲食規律性和時間十分重視,《呂氏春秋·盡數》提到“食能以時,身必無災”。飲食須定時,按時進餐能減少疾病,有益健康?,F在上班族常食無定時,很易造成消化道潰瘍。
飲食勿過雜:“節”有儉省、節約之義。同一時間內,不要進食品種過多的食物,以防食物間排斥、制約等不良反應,或影響食物吸收效果。
飲食五味不可過偏:五味即酸苦甘辛咸,泛指不同種類、性味的食物。酸多傷脾,甘多傷腎,咸多傷心,苦多傷肺,辛多傷肝。總之,飲食都要講究適可而止,不能說喜歡就多吃、天天吃,要保持適度和平衡。
老人孩子都要注意預防食積
預防食積有三條總則:飲食清淡,節制進食;適量運動,如餐后散步1小時;可選擇中醫特色療法來幫助脾胃運動,如按摩腹部和按摩足三里穴位。
預防小兒食積的6個作法:
1.飲食要規律,定時定點進食;吃飯不勉強,但要專注,并且控制在30分鐘內結束。
2.飯后不宜立即休息,可以做適當的活動。白天盡量讓孩子得到充分的運動。
3.保持大便通暢,多吃蔬菜,有助于清除宿便。
4.多喝溫熱白水。
5.食物宜新鮮、清潔,不應過食生冷、肥膩食物。
6.起居有時,飲食有節,盡量少食零食、少吃甜食,糾正偏食、挑食習慣,更不要亂服滋補品。
預防老人食積的2個要點:
1.改掉吃剩飯習慣。老年人預防食積應從節制飲食入手,首先是控制食量,寧少勿多,不可勉強。其次,要改掉吃剩飯的習慣。
2.吃易消化的食物。老年人消化功能及咀嚼功能減弱,盡量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熱牛奶等;盡量選用蒸、煮、燉等烹調方法。
捏脊的具體操作方式有兩種。一是用拇指指腹與食指、中指指腹對合,挾持肌膚,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動,拇指向前推動,邊捏邊向項枕部推移。另一種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與屈曲的食指橈側部對合,挾持肌膚,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動,食指向前推動,邊捏邊向項枕部推移。重復3遍~5遍后,再按揉腎俞穴2次~3次。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為一個療程。
鏈接:消食導滯食療方
焦三仙茶
山楂、麥芽、六神曲三味藥配伍,是消食導滯類中藥最佳的組方。中醫傳統經驗認為,這三味藥炒焦后其消食導滯會作用增強。這三味藥的組合又被稱為焦三仙,意為療效顯著如“仙藥”。
材料:焦山楂、焦神曲、焦麥芽各10克(兒童6克),
做法:每天煮水,喝一次至兩次。
功效:消食導滯。
雞內金淮山燉瘦肉
雞內金,是雞的砂囊內壁經炮制后的藥材,性甘味平,具有潤脾開胃、消食化積、固精止遺的作用。現代藥理也認為其能增強胃腸消化功能,加快胃排空。
材料:雞內金15g、淮山50g、瘦肉300g、生姜2片~3片(3人~4人量) 。
做法:瘦肉洗凈切塊。藥材洗凈,與瘦肉同放入大燉盅內,武火燉15分鐘后改文火燉45分鐘,加入少量食鹽即可。
功效:健脾開胃、消食化積。
異功散
本方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陳皮,意在行氣化滯,醒脾助運,有補而不滯的優點。
材料:黨參6克,白術6克,茯苓6克,陳皮5克,甘草5克。
做法:每日1劑,水煎服。
功效:適合于脾虛氣滯,稍服補藥即感腹脹食少的“虛不受補”者。常用于小兒消化不良屬脾虛氣滯者。
黃穗平,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大科主任、主任中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廣東省名中醫。國家中醫脾胃病重點??茖W科帶頭人,兼任廣州中醫藥大學脾胃研究所副所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等,專攻中醫優勢病種慢性胃炎、胃癌前病變及胃早癌。擅長中醫、中西醫結合診治消化系疾病及消化內鏡診治技術。
出診時間:周二上午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3樓特需門診,周三上午健康咨詢及夜間內科門診廣東省中醫院總院,周四下午固生堂嶺南國醫館東山分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