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陶行知作為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將教育內涵進行了深刻的闡釋:教書育人。教育不僅要教會學生讀書認字,也要教會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對殘障少年兒童教學將生活融入了教學中,從生活中讓學生學做真人,從而真正實現了教書育人的目的,這也是對行知教育理念的全面貫徹。文章就著重講述了在這些特殊教育學校中,如何在特殊教育學校精神文化中何運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為特殊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校園文化
一、 引言
陶行知作為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提出了特立獨行的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深刻的闡釋了生活對教育的重要性。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家庭,在學校接受教育是極其平常的,但對于一些身體有缺陷的少年兒童就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為了能讓這部分特殊群體接受到同樣的教育,我國開辦了很多特殊教育學校,要求教師要用真情、愛心填補殘疾學生內心和精神的空白,用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作為指導思想,鑄就學校精神文化,從而引領特殊學校教育發展走向正確的方向,實現學生們的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緊密融合,讓這些特殊的孩子們都對生活充滿希望和期待。
二、 “藝術的環境”,精致校園文化
(一) 校園內
校園文化的基石是各種硬件設施,是文化的一種具體的外在表現形式。學校的一草一木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旺盛和不息;一磚一瓦可以讓學生體驗到事物的大小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都構成了我們生活中靚麗的風景。學校的花壇布置成愛心型、學校的墻體、綠化走道等都彰顯學校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思想。
(二) 課堂上
要對教室、圖書室等進行裝飾和美化。這時可以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思想和對世界、對生活的認知和感受通過畫筆描繪出來,用靈巧的雙手編織出來,一件件的美術和工藝作品、一張張整齊的作業都展現了校園文化的藝術氣息和生活氣息。教職工也要開辟實踐、文藝演出等圖片展覽區,對學生是一種無言的鼓勵和激勵,讓這些特殊的學生能夠始終保持著積極向上的蓬勃朝氣。
(三) 社會實踐中
學校定期邀請一些專業的藝術指導老師進校開展插畫、音樂、舞蹈等有關美學方面的知識講座,幫助師生提高審美品位和能力,并對學生的藝術作品進行客觀評價,讓他們在藝術環境中樹立生活的信心,奮發圖強。其次,我校是全國特殊藝術人才培養基地,創設各種文娛、休閑、創造等社團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文藝演出,鍛煉協調能力、合作能力,拉近師生心靈的距離,切實履行陶先生的教師為藝術教育的奉獻精神。
三、 “愛滿天下”,感受愛、傳遞愛
在特殊學校中,教師更應該將這種大愛傳達給每位學生。不僅要愛崗敬業,還要從生活中愛護學生,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學校可以從各個細節入手,讓愛的語言時刻圍繞在學生周圍。
1. 在學校最顯眼的建筑物上寫上教風和學風,時刻提醒教師要博學善導、愛生樂教,提醒學生尊師重道、勤奮向上。
2. 建設學校校史室,布置上學校歷年來取得的各種榮譽及歷屆學生取得的成績,并在其中穿插一些真實而感人的小故事,增加影響了和渲染力,激勵教師愛崗敬業、積極奮進,鼓勵學生自尊自信、樂觀向上。
3. 在很多生活場所,要配置有愛心的、專業的管理人員,幫助學生應對和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從而讓大愛文化滲透在學校的每個角落。
四、 “生活即教育”,踐行體驗文化
陶先生在生活即教育理念中,他提出了健康的生活即是健康的教育、科學的生活即是科學的教育、藝術的生活即是藝術的教育、改造社會的生活即是改造社會的教育、生活教育即是運用生活來改造無目的無計劃的生活這五大目標。鑒于此,學校要始終貫徹下去,不僅要從藝術上繼續努力,也要側重勞動和社會責任的教育。
1. 勞動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讓學生感知勞動的艱辛,會讓他們懂得節約和珍惜的道理。學校發展特色教育,開設勞動課堂,在學校設置菜地讓學生自己種植、培育一些蔬菜、花草,養殖家禽等,教師從中予以正確的指導,讓學生體驗勞動的辛苦和收獲的喜悅。潛移默化中就會懂得“付出就有回報”。
2. 殘疾學生由于自身的缺陷很多能力和技巧學習起來較為困難。為了讓他們提高自主性,樹立責任意識和服務、創造精神,從生活入手。讓學生當一天的值班員,負責檢查和監督學生的儀容儀表、個人衛生、文明舉止等,若發現有違規者就需要提醒和規勸他,讓他改正過來,幫助他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不僅是對其他學生的一種學習和教育,也是“值班員”對自己的一種監督和教育。用自己的文明帶動其他學生的文明,進而帶動整個校園的文明。不僅提高了學生自我約束、自我規范意識,也提高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其次,多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到社會生活中。定期帶領學生去社區、養老院等,幫助孤寡老人,讓這些服務和奉獻性質的活動深入到學生的內心深處。
良好的校園環境是教育事業的基礎,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的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諧的校園才能成為孩子們求知的理想樂園,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來開展特殊學校的教學活動,構建校園文化,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曹靜萍.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鑄造特殊學校精神文化.
[2]李勤.行知教育理念在特殊教育學校文化建設中的實踐.
作者簡介:陳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廣西北海市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