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語文教學中,基于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的難點有很多:有基礎方面的,有記憶方面的,有語法方面的。但是我認為最讓人頭痛的是考試中的那最后一道大題——作文。學生在這方面出現的問題,反映出很多根基方面的原因:文字,語言,詞匯和很難改掉的“統一式”的寫法,最重要的是學生的腦袋里缺少寫作思路。找不到切入點,找不到立意方向等等。亂寫,瞎編,抄材料,引用名人名言,雷同故事,湊字成了他們唯一的辦法,結果寫完,不知所云成了大多數人作文的普遍情況。
關鍵詞:作文;分析材料;思路
這段時間的對口教學中,在作文方面,我積累了一點經驗,找到了些許可以幫到學生寫作的方法,雖然寫作是個長期文字積累的過程,但經過幾次的練習,學生對這種方法還是比較認可,也很容易通過這個練習找到寫作的思路。這對于短期提高寫作能力,還是有些幫助的。
對于中職的語文教學,我向來是以基礎為主。因為學情的不同,來到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基礎薄弱,語文素養的能力不高,學習能力低,字詞講解,課文分析都需要耐心講讀,語法內容更是重復一遍又一遍,結果還是差強人意。這些基礎的東西,占據了上課講解部分的百分之八十,所以課時進度,教學效果,都要慢很多,以至于到了作文環節,沒有了更多時間去分析,去舉例,去練習。
面對作文,同學們有兩種態度:一種是作文太難了,怎么寫?。恳环N是自信地認為作文是他們的提分項目。對于這兩種態度,第一種是根本還沒思考就下結論,把自己首先關在作文的門外,然后說自己進不去,實則是在逃避寫作。第二種中,有一部分人確實會“寫”作,但那是單純地寫,是寫字,寫事,看上去很工整,結構,思路也沒有大毛病,可是,就是讓人看不進去,看不到思想,看不到感情。另外還有一部分是天真地認為碼出字就可以了,認為寫出故事就可以了,實則,連格式都掌握不好。每個班級里,可能只有一兩個同學是在寫有感情的文章,而這樣的同學往往還不是學習優秀的學生。只是他們在放松地說自己的話。我很感慨孩子們失去了把自己說的話形成文字的能力,把說話和寫作變成了兩個不太相關的事情。
作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講講就會寫的事,每個人都要有每個人獨特的視角和思維方式,才好看,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格式和故事,沒有思想高度的中心思想不能吸引人。寫作需要的語文素養太多,有平時對事物的觀察,有敏銳的洞析能力,有獨特的思考角度。而這正是我們學生所不足的。所以針對這個問題,我在分析給材料作文中總結了一些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整理思路,擴展思維深度,找到寫作的切入點。
一、 從材料中找切入點
學生寫作的一個大問題是找不到寫作的切入點,這是因為他們脫離了材料,而每個材料的給出,都是為寫作立意服務的,一般是有深度的小故事,或者有哲理的話,要讓他們學著把每句讀清楚,一句句拆開分析,那么每句話都可以找到一個切入點,比如“從某種意義上說,對遺憾的態度如何,直接關系到一個人對生活、對社會的態度。”這句話,其實從開頭到這句,材料中都沒有給出態度有哪些,那么分析到這句時,自然就讓學生簡單結合自身說說都有哪些態度,又會有哪些結果,而這個過程其實就幫助學生找到了切入點,立意方向和行文思路,并且給學生指出不同的態度,也可以采用對比的寫作手法來寫,引導學生在腦海中形成段落式的思路結構,形成整體意識,而不是漫無目的地寫。其實學生最不會找的就是切入點,但答案就在材料的每句話中,把思路收回到材料的句子里,其實就是縮小了學生的思考范圍,回歸材料本身反而容易了。
二、 從材料中找中心思想
學生寫作的另一個大問題就是沒有明確的中心思想,或是思想高度不夠,升華不起來,這和學生的見解,閱歷,家庭,思維方式等有很大關系。給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其實會有很多有哲理和深度的話,而能否利用好這些句子,其實就正好彌補了他們的這一不足之處。找到可以作為中心思想的話,然后把這些話改頭換面,比如說“他不低估命運的力量,也不高估命運的價值。他只是做命運的朋友罷了。”這句話,原文也可用,但展不開,所以改成“命運可以改變我們,但不能左右我們,命運可以影響我們,但不能凌駕于我們之上,我們與命運應該是平等的,是朋友,是戰友,是師生。坦然面對命運的安排”。意思相近,但變成了自己的話。這樣的話完全可以放在結尾點出中心思想。
三、 根據材料提煉分論點
學生在寫作中還有一個問題是行文思路混亂,每一段都不知道自己要說什么,那么材料中常會有一些排比句,比如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些詩意的懷念,它是一種精神,一種信念,一種來自未來世界的美好呼喚和對歷史的應答”這句話,中心可以是懷念,那接下來可以展開寫什么呢?就可以把每“一種”作為每一個段落的第一句,一個分論點來寫,這樣行文的思路就順暢了。
四、 根據材料寫開頭結尾
作文的開頭結尾很重要,但是往往他們喜歡抄材料和引用名人名言來開頭。同樣,就是把材料中的話換成自己的語言,去掉所謂的“有一位哲人說過”或某某某說過,把他們說的話直接當成自己說的話,不是更好。
其實這個練習就是讓學生不要把材料看成一個很難懂的東西,要讓它為己所用,成為幫手,那么你就會寫出一個深入解讀了材料的文章。它不脫離中心,不脫離題意,有完整的架構,重點是學生容易掌握。我相信學生只是沒有找到寫作的方法,如果這樣練習一段時間,我相信每個同學都會寫出不錯的文章。
作者簡介:
許文翊妃,吉林省吉林市,吉林信息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