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兒童情緒自我管理能力是情緒智力的重要品格之一,主要是在日常生活成長過程中能夠及時主動地擺脫不良情緒的影響,保持安定、愉快的情緒,健康成長。幼兒期不僅是兒童情感教育的黃金時期,同時又是幫助幼兒形成情緒管理能力的重要敏感期。文章圍繞家園合力視角下的幼兒情緒管理相關內容進行了簡要的分析論述,旨在為幼兒的情緒管理提供建議參考。
關鍵詞:家園合力;幼兒情緒;情緒管理
一、 引言
幼兒情緒管理是一個具有深度與廣度的教育話題,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情緒越發多樣化。3-6歲階段的兒童主要活動區域以及接觸對象就是家長以及幼兒園教師,家長、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兒童情緒造成深刻的影響。關注幼兒的精神狀態,正確構建幼兒的精神世界,是幼兒園和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務,家園合力是保障幼兒情緒管理教育實施的重要教育方式。
二、 幼兒情緒管理概況
隨著幼兒情緒的多樣化發生和社會對幼兒教育的重視,家長與幼兒教師對兒童情緒的變化關注程度在逐漸增強。幼兒期里,幼兒情緒的穩定性和有意性也在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強,并逐步產生了一些趨于穩定的情感和情緒控制能力。與此同時,這一階段的幼兒情緒社會性也在逐漸地增強,它會通過釋放情緒的方式引起他人的注意,希望得到家長與教師的認可和重視,渴望融入同伴的游戲與生活中。幼兒對成人的情緒有很強的依賴性,在情緒管理方面能力較弱,并不會跟隨年齡的增長自然而然地提高情緒的管理能力,需要通過家長與教師的引導、生活環境的熏陶等因素逐漸形成。家長的言傳身教、教師的示范引領都會對幼兒的情緒影響深遠。
三、 家園合力視角下的幼兒情緒管理能力培養分析
(一) 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營造溫馨的家庭成長環境
1. 幫助家長樹立榜樣
將情緒分為喜、怒、哀、樂、悲、恐、驚等幾大類,引導家長在情緒列表中找到最合適的詞匯,貼切地表達。通過對一天經歷的各種情緒覺察記錄,幫助家長識別自己情緒的性質、強度及在一日或一周生活中消極情緒所占的比例,明確自己情緒的性質,提升對情緒感受的識別,提高家長的情緒管理意識。
2. 加強幼兒情緒管理家長課堂的輻射引領
通過開設“幼兒情緒管理家長課堂”“親子情緒調節游戲訓練”分享、“育兒小貼士”大放送、“家庭情緒管理有獎征文”征集等多形式互動方式,使家長明確夫妻關系大于親子關系,父母應互敬互愛,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共同營造輕松活躍的溫馨家庭環境。進而使幼兒得到關心愛護,獲得愛和尊重的體驗,從而心情愉快,產生主動向上的積極情緒。
3. 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
親子關系是重要的家庭情感氛圍主體,親子關系的和諧程度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幼兒的情緒。家長創設干凈、整齊、美觀的家庭物質環境,與幼兒一起游戲、學習,和幼兒共同分享經驗和成果,增進親子感情和了解。同時積極注意觀察幼兒情緒產生與發展的過程,以及自己的回應與幼兒情緒變化之間的關系,從而進行妥善反思與改善,幫助幼兒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
(二) 改善師幼關系,創設豐富多樣的幼兒園成長環境
豐富多樣的幼兒園成長環境必須能滿足幼兒的需求,適合幼兒的發展水平,彰顯對幼兒的尊重,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豐富的物質環境。豐富的物質環境是指整潔有序的生活環境以及游樂環境,寬敞的活動空間,多樣化的教具玩具等等。優質的幼兒園班級環境、適宜的材料和活動、靈活使用的作息時間,最大限度地鼓勵幼兒的適宜行為,為幼兒的情緒管理教育提供必要的基礎。
二是良好的精神環境。良好的精神環境主要是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的積極交流。幼兒階段的情緒管理能力除了家庭因素之外,與教師、幼兒的相處交往過程同樣是重要的培養途徑。通過舉辦教師情緒管理、共情故事分享會等方式,讓教師良好的自我情緒管理與表達滲透于幼兒的一日生活,構建良好的師幼互動潛移默化地改變幼兒的成長。在心理游戲、情景表演中引導教師梳理再迎接不同級別、規格的檢查,抗“壓”抒“情”,美麗工作的故事,分享個人情緒管理的方法,從而引導教師從容應對工作、社會和生活的重重壓力,合理表達情緒感受,避免情緒的轉嫁。
(三) 加強實踐體驗,多渠道開設課程提升幼兒情緒管理能力
1. 巧用情緒繪本,促進幼兒情緒管理
兒童可以通過觀察別人行為的后果進行模仿學習。情緒繪本里的人物具有“象征性的榜樣”作用,有時會對幼兒產生巨大的影響。為此我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及情緒發展層次收集并分類適宜的情緒繪本,擴大教師和家長的繪本閱讀量,加強教師及家長對幼兒情緒觀察與指導的能力。同時教師還需不斷探究在情緒繪本教學中滲透情緒教育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探索提高促進幼兒情緒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2. 浸潤于情境中,積極開展情緒教育活動
例如可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情緒情感特點,開設不同的情緒周主題活動。如小班《快樂叮叮咚》、中班《我的情緒我做主》、大班《再見了,幼兒園》,從晨間談話、區域活動、集中活動、游戲活動各方面制訂相應目標,設計情緒管理專題,深入開展。
3. 采用梯度入園方案,緩解新生入園焦慮
第一步:針對小班全體家長進行家教講座宣傳,深入淺出地介紹原生家庭對幼兒的影響、幼兒分離焦慮的原因及對策、新生入園家長焦慮的表現。強調家園配合,共同緩解幼兒分離焦慮。
第二步:對小班全體保教人員進行培訓。客觀分析幼兒、家長分離焦慮的表現,提醒新生入園教師四不宜,介紹新生入園秘籍,讓教師學會適宜的減壓良方。
第三步:結合理論指導開展了為期一周的親子活動,讓幼兒在家長的陪同下逐步熟悉教師、同伴、環境,初步了解如何參加集體活動,與教師建立信任感,緩解與家長的分離焦慮。
四、 總結
基于家園合力視角下的幼兒情緒管理教育應當建立在對幼兒情緒尊重與接納的基礎之上,幫助幼兒學會正確識別各種情緒,引導他們運用合理的方式表達和調控自己的情緒,促進其情緒能力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麗云.家園合作視角下的兒童情緒管理研究[J].福建教育,2014(37):14-17.
[2]陰燚.家園合作培養幼兒快樂情緒[J].教育實踐與研究(C),2016(3):73-75.
作者簡介:陳秀惠,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市兒童保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