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考君
簡單來說,表演就是表演者通過聲音、表情、動作等來塑造人物形象的過程。表演專業屬于一級藝術學科,旨在培養具有一定基本理論素養,并具備和掌握表演藝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巧,能夠在戲劇、戲曲、電影、電視和舞蹈等表演中,獨立完成不同人物形象創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其專業方向有很多,包括戲劇影視表演、舞蹈表演、音樂表演、體育表演、服裝表演等。
表演藝考就是國家規定的培養高等院校表演專業藝術人才升入本科、專科大學,接受高等表演專業學歷教育的高考考核制度。表演藝考通常分為初試、復試、三試三步,也有部分院校不組織三試。待專業課成績達標后,藝考生還要和普通考生一起,參加緊隨其后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即高考,文化課成績達到藝術類考生錄取分數線后,再按照專業課排名錄取,具體考試流程如下圖:
每年藝考,表演類專業都是最受媒體關注的,眾多記者圍堵在熱門院校門口跟拍考生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很多人都有明星夢,表演專業自然成為他們追捧的造夢平臺,它讓無數人在絢麗的光影世界里成就自己的夢想,也讓不少人為之付出青春卻一無所獲。對于一些有夢想的學子而言,藝考擴寬了他們升入大學甚至是名校的機會,但藝考并不意味著一勞永逸,成名成角,處處光鮮,粉絲成群。藝術與娛樂不同,它還擔負著啟迪思想的責任。藝考終究考查的是對藝術的理解、文化修養以及考生的氣質、內涵,而這需要漫長的學習積累和藝術熏陶。在這場關于分數與特長、夢想與現實的博弈中,想靠藝考走捷徑一步登天的想法并不可取,考生們唯有靜下心來,為了實現藝術夢想而不懈努力,由此獲得的每一點進步和成績才來得更實在、更有意義。
今天,小編就帶你走進表演的世界,答疑解惑的同時,幫助你揭開表演藝考的神秘面紗。
藝考陣線?表演藝考三步走
表演類專業藝考主要考查包括聲樂、臺詞、形體和表演四個方面的內容。各省市區統考(聯考)和各藝術院校校考項目與內容細節有所不同,考前需仔細查證,認真做好備考準備。
初試
一般包括自我介紹、自選作品朗讀、集體小品及回答考官提問等。
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是展示考生個人風采的重要手段,考生的氣質、反應、談吐、文化底蘊等外在、內在素質都將通過這一環節展示給考官,這也是考生展現個人優勢的機會。
自選作品朗讀
主要考查考生的聲音條件、吐字發聲和語言表達能力。考生應從自身條件出發,謹慎選擇適合自己朗讀的稿件,特別要注意的是稿件選擇后一定要背誦脫稿。
集體小品
旨在考查考生的合作能力、表現能力、應變能力和是否具備基本的舞臺生活能力。此項考試通常采用命題小品的形式。
回答考官提問
現場提問是對考生口頭表達、心理承受、獨立判斷、藝術感受、生活觀察等能力的綜合考查。考官的問題不是事先準備好的,而是針對考生前面的表現隨機提出的。
復試
復試分為二試和三試,通過二試的考生方可進入三試。考試內容主要包括臺詞考試、聲樂考試、形體考試、藝術特長展示、單人小品、集體小品、語言動作合理練習等。
臺詞
自備稿件朗誦,如詩歌、散文、小說、電影戲劇獨白、寓言故事等等。具體要求各大院校的招生簡章上都會清楚標明,院校官網上也可查詢。考試由主考官為考生指定閱讀材料,通過考生的誦讀,考查考生的語言感受能力和表達能力。考生應在準備時間認真閱讀材料,杜絕錯字和別字等低級錯誤,很好地展現自己的聲音條件和文學理解能力。
聲樂
自備歌曲一首,無伴奏清唱。考試目的是通過對考生音色和音準的了解,考查考生是否具備做演員的聲音條件。有時,主考官還會給考生一些簡單的樂譜讓其現場演唱,或是打一段節奏讓考生進行模仿,以考查考生的樂感和節奏感。
形體
主要考查考生的肢體表現力、身體柔韌度和協調性。考試形式是考生表演自己準備好的形體段落,各種舞蹈、武術、戲劇身段等皆可,如需伴奏,考生需自備光碟。
藝術特長展示
考生可通過這一環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展現與眾不同的特點,以此給考官留下深刻印象。
單人小品
主要考查考生對環境與人物的創造力、想象力和信念感以及對生活的感悟能力。這一考試環節題目較為分散,考生應針對考題的要求,明確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為什么要做等關鍵要素,同時找到準確的任務與目的,組織合理的行動。
集體小品
與初試有所不同,通常由兩到三人完成,主要考查考生能否建立真實的人物關系,在相互行動中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是怎樣解決的,過程一定要具體,在什么樣的地方、完成什么樣的任務、達到什么樣的目的,要求考生在表演中按照生活邏輯完成考試題目。
語言動作合理練習
考試形式是由考官為考生(通常為兩人)出兩句話或指定兩個動作,由考生通過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完成一個小品。
注:考生在面試時是全程攝像的,面對鏡頭時要跟鏡頭和考官有交流感。有些考生在自我介紹和回答考官問題時完全沒有對象感,不管說話、朗誦稿件還是即興評述都像在背課文,這種狀況在面試時是很忌諱的,考生應注意說話、表達要有目的,和平常狀態一樣,但態度要積極。
表演藝考考什么
根據考生在朗誦、才藝、形體、表演四方面的表現,表演藝考的評分標準可分為A、B、C、D四個檔次,僅供大家作為參考,如有與各省考試內容、評分標準不一致的情況,請以實際情況為準。
朗誦
A 普通話標準,朗誦自然真切,口齒清楚,咬字吐詞清晰,語言理解能力、感受能力和表達能力強。
B 普通話較標準,朗誦較自然真切,口齒較清楚,咬字吐詞較清晰,語言理解能力、感受能力和表達能力較強。
C 普通話較標準,朗誦狀態基本自然,口齒清楚程度一般,咬字吐詞清晰度一般,語言理解能力、感受能力和表達能力一般。
D 方言較重,朗誦生硬,口齒不清楚,咬字吐詞不清晰,語言理解能力、感受能力和表達能力差。
才藝
歌曲、戲曲唱腔
A 音色優美,節奏、樂感強,對歌曲、戲曲的理解及表達能力強。
B 音色較好,節奏、樂感較強,對歌曲、戲曲的理解及表達能力較強。
C 音色一般,節奏、樂感一般,對歌曲、戲曲的理解及表達能力一般。
D 音色較差,節奏、樂感差,對歌曲、戲曲的理解及表達能力差。
舞蹈
A 有良好的舞蹈基本功(軟開度、控制能力),選跳作品程度較難,動作熟練,風格把握較為準確,節奏清晰,有良好的肢體語言表現力,形象佳。
B 有良好的舞蹈基本功(軟開度、控制能力),選跳作品表演較完整,節奏把握較準確,形象較好。
C 技巧掌握有一定問題,選跳作品難度較小,節奏掌握較好,舞蹈風格表現把握不夠準確。
D 舞蹈基本功(腰、腿的柔韌性)較弱,選跳作品難度較小,舞蹈風格表現不到位,節奏尚可。
形體
身體基本條件
A 肢體無缺陷,形象端莊,儀態優美,協調性、靈活度好,肢體表現力強。
B 肢體無缺陷,形象良好,儀態大方,協調性、靈活度較好,肢體表現力較強。
C 肢體無缺陷,形象一般,儀態尚可,協調性、靈活度一般,肢體表現力一般。
D 肢體有缺陷,形象較差,儀態失當,協調性、靈活度差,肢體表現力差。
行走表現
A 步態自然大方,有節奏感,富有朝氣,造型有韻味,能把握人體的均衡性,有良好的身體表現能力,表情自然、有親和力。
B 步態比較自然大方,有節奏感,造型較有韻味,能把握人體的均衡性,有較好的身體表現能力,表情較自然,有親和力。
C 步態基本自然大方,有節奏感,造型基本完成,基本能夠把握人體的均衡性,有一定的身體表現能力,表情基本自然,有一定的親和力。
D 步態不夠自然大方,節奏感不明顯,造型缺乏韻味,基本能夠把握人體的均衡性,身體表現能力一般,表情不夠自然,缺乏親和力。
表演
A 表演狀態松弛、生活化,在特定情境中組織行為動作的能力強,理解和感受能力強,人物形象感強。
B 表演狀態較為松弛、生活化,在特定情境中組織行為動作的能力較強,理解和感受能力較強,人物形象感較強。
C 表演狀態較為松弛、生活化,在特定情境中組織行為動作的能力一般,理解和感受能力一般,人物形象感一般。
D 表演狀態僵硬、虛假造作,在特定情境中組織行為動作的能力差,理解和感受能力差,人物形象感差。
注:藝考時,創造力、想象力和表演的悟性才是最重要的,有個性、有特點、與眾不同的考生更容易得到考官的青睞。表演考查說到底考的是個“真”字,通過考生的臨場發揮,考官能從自然流露的表演中看出考生的表演潛力。做演員必須懂得真交流、真感受、真表達,只有這樣才能讓觀眾感動,這樣的表演才有意思。太急功近利、刻意雕飾的表演并不受考官的歡迎,考官更希望看到的是考生臨場閃現的靈感或創意,這也是考生能夠成為演員的潛質。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考官一般會根據每位考生的表現給出一個總分成績,不會分項打分。
評分標準是什么
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考場上考生常常會因為過于緊張出現怯場、不敢正視考官,甚至大腦一片空白的現象,直接影響考試水平的發揮。出現這種情況與缺乏經驗、自信心不足、心理素質弱等因素有關,解決辦法是將注意力集中到與考官交流及投入到考試內容中去,全神貫注地將自己的最佳狀態發揮出來。考生除了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外,還應保持良好的身體、精神狀態,千萬別因為旅途過于勞累、準備考試過于緊張,導致臨場不能保持積極良好的精神狀態。
真實是考場表演的第一原則
表演時要真聽真看真感覺,按照生活的邏輯和順序展開行動,即表演時要像在生活中一樣自然順暢,注意力要集中在“發生的事件”上去,真切地相信“發生的一切”,用自身的真情實感把它表演出來。生活是萬花筒,情境不同,小品練習的內容和形式也會變化無窮。考官會根據考生情況即興出各種各樣的命題,但是所謂萬變不離其宗,真實感和信念感始終是考官考查考生的重點。應試中寧可樸素真實,也不可急功近利,太刻意雕飾、矯揉做作。
應試小品一定要發生事件
首先要分清事實與事件。表演小品時最好是選擇重大事件,這樣的小品可以更好地展現考生各方面的表演素質。小品不僅僅要構置重大事件,還必須將事件演出來,事件發生了,演員往往缺乏準確的估價與判斷。在小品的表演過程中,考生應該盡力通過自己的表演推動事件的發展和變化,在考試中往往誰的表演能推動事件的發展,他就會成為小品的主角,事件的發展方向也就自然地隨著他的表演向著他所設計的方向改變,同時這也會改變其他考生的表演方向,使整個小品受到他的控制,因此會格外吸引考官的目光,并給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表演要活
在考場上要有靈活的適應能力,一來小品在表演過程中往往會與原來的構思不太一致,必須靈活地適應;二來集體小品表演需要考生間的相互配合,你無法控制其他考生的表演,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學會適應。在其他考生的行動發生變化時,你必須迎合他的變化并適應變化,只有這樣,你才能隨著事件的發展繼續自己的表演,否則很可能會在臺上不知所措而中斷表演。
誤區一:漂亮便是通行證。
每年都有一些外表不錯的考生落榜,究其原因是素質不夠。漂亮和專業眼光完全是兩碼事,單說外表,外形漂亮是很重要,但除此之外還要看輪廓,是否上鏡。有的考生長相不錯,但在鏡頭里并不那么理想。
誤區二:投師所好。
在面試過程中,很多考生都試圖去猜考官喜歡什么樣的歌、什么樣的舞。其實不必如此,與其浪費這些時間,倒不如好好想想什么樣的作品能讓自己發揮出最佳水平,這才是最重要的。
誤區三:不用循規蹈矩。
雖然有些考生憑借其鮮明的個性通過考試,但并不代表考生能忽視考試章程上的要求。有些院校對著裝有限制,不許穿裙子、不許穿高跟鞋、不許化妝等,還有些院校對自備臺詞、舞蹈、音樂作品數量和作品題材有要求,每次考試內容不得重復等等,考生在藝考過程中都應格外重視。
誤區四:碰到突發狀況不知所措。
近幾年來即興考題越來越多,考生進入考場后,完全暴露在考官的目光之下,一舉一動都將決定未來前途,許多考生因此不適應,甚至愣在原地。其實,這時候考生要做的就是在充分理解考官要求的基礎上,積極適應考場上的各種變化,如新的規定情景、人物關系,盡快想出對策,再組織有效的舞臺動作,真實自然地表演即可。
最后,將以前的藝考過來人、如今的藝考考官黃磊的藝考經驗分享給大家,從藝考生到北京電影學院藝考考官的身份轉換,讓他對藝考有著更深的理解和感受,希望大家能從他的文字中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表演藝考支招
藝考時應規避的誤區
我們每年考試的內容安排變化不大,首先是自選朗誦,接著是自選聲樂。這方面的要求就是你可以朗誦任何文章、唱任何歌曲,但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感情。
形體考試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肢體協調性。我們不是培養舞蹈演員,所以不會按照挑舞蹈演員的標準來選擇考生。
最主要的一個考試是小品。考生在表演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表演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并且能感染別人,還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
常常會有人認為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只招一些俊男美女,實際上我們學院對外部形象的審核是有一定標準的。做演員不一定非得長得漂亮,關鍵是需要有特質,有演員的氣派。也不像外界說的,北京電影學院的表演學院就喜歡大眼睛的女孩,其實完全不是。不可能一個戲里的演員全是大眼睛,這是需要一種搭配的,不然整體上一定會出問題。演員需要有自己的信念,并且要相信自己,有了自信心和勇氣,才可能有一定的爆發力。
關于口音,我們招收的考生相對要求是要有一口較好的普通話,但是如果考生的普通話不是特別標準,卻具備較好的演員素質,我們在考量口音糾正的空間問題之后,也會適當放寬條件。
對于報考表演學院的考生,我始終建議在考場上一定要放松心態。因為在考場上你越不放松,看到老師時就越緊張,你的表現就越不好,通過的幾率也就越小。我希望大家能夠盡量輕松地應對考試,不要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壓力的事情。相反,往往你越放松越能超常發揮,從而充分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和特點。
另外,在考試中很多考生表演得很夸張,在考場上我也很難看出這樣的情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但是這樣的表演方式并不是非常討巧。當然,每個老師的審視角度會有所不同,有時候老師們之間也會對一個考生的成績進行商討,這種情況并不少見。
盡管每年每個班幾乎都會出一些日后出名的演員、明星,但是作為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來說,我們培養的就是演員,而且是未來要成為演員的學員。
明星不是靠培養出來的,而是在社會各個方面的影響下形成的。一位演員在成名之后能夠走多遠、有多強的塑造力,那也是他自己能力的體現。這里面會有當年老師教學的影響,但是如果說北京電影學院是培養明星的搖籃,我覺得最多也只能叫搖籃,而不一定是明星的搖籃。
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在教學理念上非常重視實踐,我們的課本多以實踐內容為主,我們上課幾乎沒有教室,很多課都是在舞臺上進行的。學生在上面演出,下面有一個觀眾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給學生以反饋,因為表演藝術始終是要面向觀眾呈現的,這也是我們非常看重實踐教學的原因之一。
所以,考生們,無論你們是學表演類專業還是播音與主持藝術或編導類專業,在整個備考和考試的過程中,除了要把專業技能維持在一個高水準的水平上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調整好心態。藝考不是豺狼虎豹,它不會吃了你,只要你能保證學習期間投入足夠多的努力,就一定會看到回報。
——黃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