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紀振宇
獲得年輕人的喜歡,說難也簡單。
年輕人挑衣服越來越像選對象,“白富美”固然好看,但未必適合每個人。
他們自信心爆表,目的性明確,深度追求本土文化,高度認同自我價值,要想融入年輕用戶圈層,時尚品牌首先要建立有別于他人的“內容生態(tài)體系”。沒有一個服飾品牌可以輻射所有的年輕人,市場越來越大的同時,品牌的賽道也越來越擁擠。用共情維系部落,持續(xù)獲得更多的消費者,眼下的時髦服裝都很不一樣。
或許有人對貼標簽存有疑慮,畢竟品牌承載了太多人的夢想,更何況年輕人對品牌忠誠度不高,喜好說變就變。不妨把品牌擬人化,塑造出一位有血有肉,有思想有靈魂的年輕人。深受市場認可的UOOYAA烏丫就是一位“時髦大妞”,大大咧咧,心直口快,真實且有態(tài)度。
烏丫的發(fā)展史很短,只有四年。在創(chuàng)始人尹劍俠眼中,烏丫就是“一個真實有趣的時髦大妞。不端著,自信地表達生活狀態(tài)和環(huán)境。”美麗的面孔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就如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人,烏丫的衣服也是原創(chuàng),獨一無二,當然一定要漂亮。在這里,設計師什么主題都可以想,什么故事都可以編,“時髦大妞”每天的生活都不一樣。
創(chuàng)立烏丫之前,尹劍俠在美特斯邦威。過去做品牌,品牌更多的是在描繪消費者的畫像:你是誰,他是誰。然后把衣服賣給他們。在今天,消費者越來越難被定性,品牌最重要的是做自己。“想清楚我是誰,把態(tài)度表達清楚,吸引有相同態(tài)度的那批人。這是烏丫的出發(fā)點?!?/p>
從感性上看,烏丫不受外在元素約束,表達內在精神狀態(tài)。2017年,尹劍俠帶了一幫上海模特到浙江青田縣拍一組“回家過年”主題,創(chuàng)意來自網絡上的段子:一到過年,寫字樓里的Tony變成二狗子、二柱子,歡喜回家過大年。拍的時候找了一些路人,配合做大片花絮。結果一位大媽堅持正衣反穿,自信、陽光、真實,拍出來的效果特別好?!斑@不就是烏丫的品牌人格嗎?”尹劍俠認為,品牌人格的背后是創(chuàng)始人核心團隊的價值觀,能打動消費者的是真實態(tài)度,是價值觀下持續(xù)保持熱情。態(tài)度不是貼外面的標簽,不是酷、叛逆。每個人都有態(tài)度,只要足夠真實、自信,那就是你,誰也拿不走。
塑造一個健全的品牌人格不是大秀,不靠營銷甚至不需要爆款,是線上線下每一個微小的動作。烏丫對維護粉絲做出新的定義。他們不是VIP或者關注天貓、微信公眾號的那些人,最忠實的粉絲一定要在精神上與品牌高度契合,所有跟態(tài)度有關的東西品牌要進行分解。產品、營銷、視覺、門店,包括HR,品牌通過什么樣的語言把內容串聯起來,投放的商品必須符合特定場景,如果不合適,哪怕是爆款也必須排除在產品結構之外。線下門店也要同步,每一張對外展示的畫面,每一家店鋪的形象,導購的狀態(tài)等等,這就是烏丫生活的環(huán)境?!懊恳患井a品跟什么樣的人合作,不能小鳥依人的,或是特別小清新、端莊的感覺,所有的動作最后必須沉淀到品牌態(tài)度上,這事特別難做。”尹劍俠說。
今天我們處在不確定的時代,過去自上而下的品牌價值疏導轉換為自下而上的共同價值觀認知、審美喜好等等。一個個小群體仍在變動,核心內容不變,品牌在變動中組織創(chuàng)作。
尹劍俠特別喜歡張安定說的一句話:把消費者當人看,遠比把他們當成消費者看更清晰。
給人貼標簽被認為是戴有色眼鏡,會自動過濾大批潛在消費者,追求廣闊輻射范圍的服裝公司在極力回避給顧客“貼標簽”。密扇日復一日重復做的事情,就是為標簽品牌獨特屬性—對的人穿對的衣服。

密扇

密扇

UOOYAA烏丫
相較歐洲,我國服裝差異化發(fā)展起步較晚。密扇創(chuàng)始人馮光十年前在歐洲,發(fā)現時尚品牌與受眾之間存在類似的精神共鳴,共情維系著他們之間的聯系?!癆llsaints Spitalfields曾經是火遍英國的搖滾服裝品牌,帶有很濃重英倫的頹廢與憂郁氣質,大家聽著同樣的搖滾樂,留著相似的發(fā)型?!币园岛陲L格為主導的品牌,他的受眾往往是神秘并且低調的,也是人群當中最沉默寡言又最酷的一類人,服裝似乎成為了人群與人群之間顯性符號的標簽,通過穿著引起別人的興趣:是否有機會了解他,他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
以價值觀劃分服裝市場的想法在2010年很超前。當時國內市場對于品牌與人群標簽集中在年齡劃分上。少年、青年,還是中年大叔,單純用歲數劃分的方式無法通過內在的文化標簽獲取差異化人群,服裝設計顯得尤為粗糙。年輕人喜歡玩兒,所以,年輕人的品牌一定要“好玩”。從密扇公司內部來說,每一位參與者都是玩家,管理體系也是游戲化。針對人群標簽的細化他們有一套獨特的“二四六法則”—“二維”“四進階”“六元素”,幫助產品生產者浸入式了解年輕人的心態(tài)。
其中,“二維”代表感性和理性。感性層面是要如實觀察品牌的“內心”,產品的風格、銷售方式,受眾人群之間的關系是否和諧,大家聚在一起是不是一類人?!昂戎瑯拥木疲T著同樣的汽車,看著同樣的電影,聽著同樣的音樂,品牌似乎成為他們另外一種形式的自然生長。”馮光說。大家對密扇驚為天人的設計感到非常驚喜卻又無跡可尋,新奇的想法就像呼吸一樣習以為常。而感情的事情處理好,后面做好市場就是水到渠成。
“四進階”是用更理性的方式追尋品牌標簽的細化。譬如密扇有個職位叫首席探索官,工作內容就是不斷體驗各種當下年輕人流連的場景,比如網紅餐廳、旅游景點,喜歡的電影或是音樂。按照設計師給出的細化提問,首席探索官需要完成一份體驗清單,通過親身感受為設計師的下一步設想做好底層分析。
“四進階”的第二步是維度分析,細化底層分析,并簡單的篩選和分類。第三步是維度切割,切掉不符合標簽屬性的部分,一方面留存有價值的信息,另一方面將與品牌不直接相關但具有商業(yè)價值的內容提供給供應商,讓他們把這部分發(fā)揮到更大的商業(yè)層面上。這與設計無關,對打造品牌文化及影響力上很有幫助。最后一步是Dig In Yourself,向內挖掘,與上述2維的感性結合,用理性的方法平衡好各方因素。
有邏輯的挖掘內觀可以發(fā)掘設計天賦,并不是簡單復制他人標簽。標簽可以認為是品牌的軟性專利,不可復制不可傳播。這很符合年輕人的性格—做自己,別人都有人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