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天昊 劉煒豪 栗睿辰 曾鳳彩


摘要:通過研究老年智能藥盒的設計現狀,分析設計中存在問題。采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對比分析法等調研老年人服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材質、造型、結構、功能、價位等方面,對市場上的智能藥盒研究分析。大多智能藥盒設有正真解決老年人漏服、忘服、亂服藥等問題,更較少涉及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生活行為等設計。文章提出了智能藥盒的設計原則和想法。為老年智能產品設計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老年人智能藥盒設計
引言
中國正在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患有慢性病的老人也越來越多。慢性病老人需要長期服藥,大多數老人藥物種類多、數量多、包裝復雜,服藥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另外,由于老年人普遍記憶力不好,導致有時候會出現忘記吃藥的問題,還有老年人會有不按醫囑擅自吃藥的問題。而大多數服藥期間沒有醫生和子女監護,產生很多安全隱患。目前,市場上家庭用智能藥盒也有出現,但是老年群體因生理和心理的特殊陸,使用信息化、數字化的現代產品中經常會遇到障礙,這些智能產品沒有真正起到輔助老人服藥的作用。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讓老人切切實實的做地生活越來越簡單、越輕松,讓他們也能夠享受科技創新的成果。
一、老年人用藥現狀調查
由于我國人口的老齡化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患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人群急劇增加。當老年人患有一種乃至多種疾病的時候,他們的孩子往往又因為工作無法抽出大量的時間來照顧他們,多數情況是老人自己服藥,所以服藥問題存在很大隱患,急需解決。
通過對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問卷調查,了解老年人慢性病患病以及用藥情況并進行調查分析。
調查對象選擇的是在北京社區衛生服務站就診的老年慢性病患者,進行了慢性病患病況及用藥數量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發現,老年人群中慢性病患者,平均用藥品種類五六種,最多達10多種。他們經常會出現不按時服藥、漏服、錯服等現象。藥物的存放很混亂,大多數沒有特制藥箱或者藥盒,多數人采用抽屜、布袋、塑料袋盛放藥物,服藥的時候經常找不到藥物。對于藥物過期很難發現,藥物說明書也很少看,醫囑很快忘記等一系列問題。
二、國內外藥盒的設計分析
目前,國內市場上存在的藥盒,大多是以儲存為主要功能,還沿用了一般藥盒的設計特性。藥盒大多采用分格處理,這樣的設計實際上只能從單方面解決一到兩個問題。老年人服藥種類多,服藥劑量和時間復雜,但是大部分藥盒都沒有相應標明,也很少有提示服藥量和服藥時間的設計。服藥錯漏、忘記服藥、亂服藥等情況,沒有正解決,大多數藥盒沒有起到輔助服藥的作用,較少針對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生活行為等特點、進行設計。
目前國內市場上的藥盒主要分為兩類,分別是普通藥盒、智能提醒藥盒。
(一)普通便攜式藥盒的設計分析
普通藥盒的形式一般有:圓形、碟形、長條形、方形,由儲藥次數的多少又可分為便攜式、家用式。便攜式以方便攜帶為主,體積小巧,追求造型的美觀。家用型以滿足多次或多人服藥為王,一般可以儲存一周或一月的藥量。(如圖1)億高EKOA便攜藥盒,選用的是環保塑料材質,都具有雙重密封功能,分格分類,體積小,便于外出攜帶,另外除了作為藥盒使用以外,還可以用作收納首飾等小物件,但沒有提醒和藥物量控制功能。(如圖2)是歐潤哲的旋轉藥盒,藥盒具有七格,每格放置一天的藥量,通過旋轉可開蓋,取出藥品,但是這個藥盒的設計雖然有分格分量的設計但是有的老人需要一天三頓或者兩頓服藥,服藥時間和服藥量可能也不一樣,所以并沒有解決實際服藥提醒和藥量控制的作用。
(如表1)統計了國內幾類典型藥盒的設計情況。從表中可以看出,大多數普通藥盒的優勢是具有分類、密封、便攜的功能,藥盒價格比較低。劣勢是功能單一,不能符合大多數老人的需求.沒有智能技術的應用。
(二)智能提醒藥盒的設計分析
國內設計的智能藥盒大多數屬于提醒藥盒又可稱電子藥盒、服藥提醒器、計時藥盒,是一種平時用于儲放藥物,并具備提醒人們按時服藥的家用電子提醒及分藥裝置。(如圖3)Vilscllon維簡提醒藥盒,采用定時鬧鈴式提醒患者服藥,但在分類和藥物藥量的控制上沒有解決老人服藥的實際問題,分格少,藥量容納少。
針對中老年人的家用式提醒藥盒能夠儲放較多次的藥量,一般按一月或一周的藥量安排儲藥格(盒)。由于藥量次數較多,故體積較大,不適合于外出攜帶,適合于須長期服食藥物(或保健品)并有提醒需要的老年人、長期臥床者使用。(如圖4)沃穆的定時語音電子藥盒,專為老年人設計,具有定時和語音提醒的功能,但是體積大,分格多,只適合家庭使用,不方便攜帶外出,另外沒有隨時監控的功能設計。
這類藥盒的優勢:會提醒老人到服用藥物的時間了。劣勢:老人一般眼睛視力都不太好,無法分清藥物的區別,容易誤食藥品。并目不能和醫生互動,那么醫生也不能開過多處方藥,還是得頻繁跑去醫院。
藥盒的設計雖然很久前已經就出現了,但是智能藥盒的研發還仍就處于開始階段,設計者主要在外形,結構,色彩搭配上進行設計產品,而對于藥盒的提醒、遠程輸入用藥量用藥時間、規范儲存的研究涉及點還是比較少的。
三、新型智能藥盒的設計案例分析
(如圖5)MEMO BOX智能藥盒是由盧山和同學(魯)美辰于2012年在英國劍橋研制出了第一版Memo Box智能藥盒功能機,量產后,于2016年獲得德國紅點設計大獎。這是一款物聯網藥盒,在通過藍牙與專屬APP連接以后,可將服藥安排提前記錄于手機,可進行遠程監控,多方式提醒服藥的功能。這款藥盒的設計具有以下特點:設計美觀,重量輕、體積小,時間精準,可以有效地提醒吃藥時間,后背式的燈光提醒設計,精準定位,APP監控等多種功能。
這款智能藥盒的設計走在了設計前沿,能夠解決老人服藥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但是在實際使用藥盒的反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1)首先是在三盒分隔的地方,密封性不夠,大多數藥物需要防潮,對密封性要求很高。
(2)藍牙有的時候會出現連接問題。
(3)老年人使用智能操作時容易出現誤操作。
(4)在服藥的時候,藥盒不太容易打開,蓋子特別緊。
四、智能藥盒開發中的設計原則
通過我們目前對老年患者自身生理特點、服藥特點及現有的智能技術的調查,提出在智能藥盒開發中應包含以下門個設計原則:
(一)環保節能原則
智能藥盒的設計應該符合節能環保原則,藥盒材料最好采用環保可回收材質,結構設計簡單,便于取出清洗或者更換,智能藥盒能夠做到省電,節約能源。后期處理等生命周期各環節的環保要求納入設計考慮,全方位監控產品對環境的影響,達到盡量減少對環境破壞的目的。
(二)安全性原則
通過智能技術能夠及時提醒老人按時服藥,可以按設定服藥時間,實現提醒服藥時間的功能,可以通過以下智能手段:
(1)聲音提醒設計
(2)燈光提醒設計
(3)手機APP設計
同時,智能藥盒還應有防止老人重復用藥的功能,做到按量科學服藥,如果在短時間內重復打開,通過進行聲音或者燈光報警設計避免重復服藥。還可以借助手機、Apple Watch多個終端顯示提醒。
(三)易用性原則
老年人認知和操作能力普遍下降。智能藥盒的設計應盡量減少操作復雜度,減少記憶負擔,縮短老年人學習過程,同時考慮老年人操作姿勢和動作的靈活性,應做到易于操作和使用。智能藥盒的主要操作權限,還可以通過智能軟件由老年人轉移到監督者的身上,減少老年人對藥盒的實際操作。
(四)注重情感需求設計
情感需求設計在老年人產品設計非常重要。不光在產品的造型、色彩上考慮情感需求,在產品的功能和使用上也應考慮老人的情感需求。
老年人通常都很脆弱,敏感、自卑,在心理上,相較其他人群,更需要他人關心和情感呵護。可以設計遠程監控功能,增加子女或者其他監護人員與老人的實時溝通。如果發現老人到了時間沒有按時吃藥,監控方可以通過移動終端等作出相應操作,及時提醒老人,保證老人能夠按時、按量正確服藥,還能監控老人的身體狀況,讓老人從心理感受到關系和愛護。
結論
通過對市場上的智能藥盒研究分析,發現大多智能藥盒并沒有正真解決老年人服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更較少涉及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生活行為等設計。智能藥盒是一個比較未來的產品,但是其用途可能還不止服藥提醒。在智能藥盒的設計上,提出設計原則和想法,希望能夠為老年智能產品設計的發展,提供新的參考和借鑒。通過智能技術能讓居家老人科學服藥,實現與醫生或者子女進行互動,達到人性化地去監控和照顧老人的目的,從生理和心理上對老人都有很大益處。在當今的環境下,希望更多的人投入到老年產品的設計中來,讓老年患者都能體驗和享受智能科技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