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摘 要 我國政府在資金利用的過程中僅僅重視資金的投入,但是資金產出效益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地方政府財政收支矛盾呈現出來一種逐漸加劇的態勢。因為我國預算制度并不是十分完善,在預算支出領域當中也沒有有效地管理。績效預算是政府提升預算管理效率的一種嶄新管理模式。筆者依據實際工作經驗及相關文獻資料的記載,首先詳細針對政府績效預算改革領域中存在的問題,而后再提出一些適應性比較強的改革方法,希望能夠在日后政府績效預算改革工作進行的過程中,起到一定推動性作用。
關鍵詞 政府 績效預算 改革 問題 分析
一、政府績效改革問題研究背景
在這里提及的績效預算,其實就是在分配和使用財政資金的過程中,切實依據績效原則當中提出的要求,將結果當成導向性內容,將項目成本當成衡量標準,并將業績評價作為核心內容,將切實貫徹落實公共財政受托責任作為具體目標,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基礎上獲取到更多的社會經濟效益。將政府預算劃歸到可衡量績效基礎上的預算管理系統當中。績效預算是市場經濟背景之下的預算改革重要方向,也是政府管理理念領域當中的一場重要革命。推行績效預算不單單可以構建出來效率高、透明度高和責任性比較強的政府,也可以促使部門預算改革力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做出一定貢獻,并且也能夠在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以及緩解收支矛盾的過程中,發揮出來一定積極性作用,促使我國社會逐漸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上,最終也就可以在我國構建和諧型社會的過程中,做出一定貢獻。
二、推行績效預算改革的原因
現階段績效預算逐漸成為世界范圍內各個國家政府預算改革的重要趨勢,特別是在西方發達國家當中,已經成為一項常規性工作。針對現階段我國政府理財模式、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以及公共服務水平等領域當中存在的問題,推行績效預算改革是有一定必要性的。
三、目前政府績效預算改革領域中存在的問題
(一)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
首先各個評級指標的直觀性不是很強,涉及的范圍也不是十分全面。雖然說會涉及一些項目,但是也沒有編制具體的考核方案,因此難以對績效預算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做出保證。其次,在指標設計領域當中,一方面評價指標體系當中包含的共性指標比較多,個性指標數量非常少。因此想要具體的反應各個部門、各個行業的特征及問題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除去上文中所說的問題之外,現階段指標體系設計工作進行的過程中,重視的一般是項目或者部門的產出,并不會對部門創造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進行評價。最終,評價結果并沒有得到科學合理的應用。現階段我國績效考核結果一般都是用來反映資金的實際應用情況,并不會將其當成是資金調度的依據并對其進行公示,因此難以得到妥善的社會監督,從而也就沒有辦法對評價結果的科學合理性做出保證。
(二)監督機制不完善
人大在預算領域中開展的監督工作力度不高,因為人大本身的預算草案審批時間相對來說比較短暫,并且人大代表的專業知識水平并不高,因此難以對人大對預算的監督效果做出保證。除此之外,預算監督隸屬于內部監督包含的范圍內,從而沒有辦法對預算監督工作的獨立性做出保證,在此背景之下自然沒有辦法對預算監督結果的科學合理性做出保證。
四、政府績效預算改革具體措施
(一)在各個項目中全面推行項目績效預算
針對各個項目施行全面項目績效預算之后為全面推行績效預算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其他各個部門可以依據自身實際情況,并參考其項目中的具體工作方法開展改革工作。首先在項目支出量較大的部門當中試行項目績效預算之后,在各個項目當中全面施行項目績效預算,切實依據各個項目的特征編制改革方案,以此為基礎對支出成本和成果之間的適應性做出保證。
(二)構建政府內部激勵制度
各個地區政府有關部門依據其他省市的成功經驗編制適應性比較強的績效預算制度及考核方法,這其實也是政府部門實現現代化預算管理目標的重要標志,在開展改革工作的過程中,應當為預算績效優秀的部門提供一定獎勵,并將今年節省下來的資金轉結到下一個年度,或者可以使用公務員浮動工資制度,將節省下來的資金中得以部分當成是公務員的績效工資來發放,促使政府部門中的績效管理演變為一種日常化管理。針對預算績效比較差的部門進行處罰,可以降低下一個年度中的預算資金數值,或者是對這個部門當中的公務員工資進行削減。
五、結語
詳細針對以往一段時間中政府績效預算改革領域中存在的問題,切實依據問題形成原因,找尋有效性比較強的績效預算改革措施,希望能夠妥善解決以往一段時間中我國政府績效預算改革領域中存在的問題,對政府績效預算改革效率及效果做出一定保證,促使政府資金實際運行的過程中可以創造出來更多經濟效益,更好地為我國人民群眾提供服務,從而也就可以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做出一定貢獻。
(作者單位為邯鄲市邯山區財政局)
參考文獻
[1] 胡曉東,尹艷紅,陳玨如.中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述評——基于2003-2017年文獻[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8(03):47-55+127.
[2] 曹堂哲,施青軍.基于政府治理范式的政府績效評估演變分析——兼論中國政府績效評估發展的路徑選擇[J].財政研究,2018(03):24-30.
[3] 姚東旻,任芳放.中國績效預算是結果導向嗎?——基于政府績效文告的文本分析[J].經濟研究參考,2017(51):12-25.
[4] 陳小華,蘇舟.地方政府績效預算的能力建構:浙江省績效預算改革的探索性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7(51):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