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東,付冬梅,張威鵬,張 琳,*,祖元剛
(1.東北林業大學 森林植物生態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2.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教育部北藥基礎與應用研究重點實驗室,黑龍江省中藥及天然藥物藥效物質基礎研究重點實驗室,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為杜仲科杜仲屬植物,現已收入我國藥食同源管理系統,已被世界許多國家引用栽培,供保健、藥用和觀賞[1]。《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本草經集注》等典籍中就記載了杜仲的保健功能。傳統上以杜仲皮為保健原料,由于當杜仲的生長年限到達20 a左右,其杜仲皮才更具有保健功效[2],而杜仲剝皮會導致樹木死亡[3],嚴重破壞我國二級保護植物杜仲資源。為解決當前杜仲樹皮資源問題,急需探索杜仲其他藥用部位中的相似活性成分。近期報道發現,杜仲葉中富含的苯丙素類成分具有廣泛的降壓、抗菌、抗病毒、抗腫瘤、抗氧化、強筋健骨、增加胃腸蠕動和促進胃液分泌的藥理作用[4-6]。目前針對杜仲中木脂素類、黃酮類活性成分的檢測分析方法較多[7-11],而針對杜仲中苯丙素類成分的研究相對較少[12]。苯丙素作為杜仲中主要活性成分,不同藥用部位含量不同,具有一定的開發價值[13-14]。有研究報道稱杜仲葉中的綠原酸含量遠高于杜仲干皮[15-16],但鮮見對不同生長年限的杜仲葉、干皮中一系列苯丙素類成分的含量進行比較研究。因此,本實驗建立同時測定杜仲中的綠原酸、咖啡酸、原兒茶酸、松柏苷、紫丁香苷5 種苯丙素類活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譜(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分別測定樹齡為16、18、20、22、24 a的杜仲葉與杜仲干皮2 種部位中綠原酸、咖啡酸、原兒茶酸、松柏苷、紫丁香苷5 種苯丙素類成分含量,為藥食同源植物的質量控制指標提供依據,并為其開發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生長年限分別為16、18、20、22、24 a的杜仲葉、杜仲干皮樣品來自陜西省漢中市略陽縣國家杜仲良種基地。
標準品:紫丁香苷、綠原酸、咖啡酸(純度>98%)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原兒茶酸(純度>98%)大連美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松柏苷(純度≥98%)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乙腈為色譜純;實驗用水為去離子水;其他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LC-20A HPLC儀(包括SPD-20A紫外檢測器)日本島津公司;KQ2200D型數控超聲波清洗器 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DFT-50手提式高速萬能粉碎機溫嶺市林大機械有限公司;Unique-LC R20多功能超純水系統 廈門銳思捷水純化技術有限公司;D3024R高速冷凍離心機 大龍興創實驗儀器有限公司;BS124S型分析天平 賽多利斯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1.3.1 超聲輔助法提取苯丙素類成分的單因素試驗
因綠原酸、咖啡酸、原兒茶酸、松柏苷、紫丁香苷5 種苯丙素類活性成分極性較大,通常可選擇甲醇、乙醇或水進行提取,為將苯丙素類成分提取全面,選擇極性相對較大的甲醇作為提取溶劑。分別對甲醇體積分數、超聲提取時間、料液比進行單因素試驗,考察各因素對杜仲中苯丙素類成分含量提取率的影響[17-19]。
1.3.1.1 甲醇體積分數對杜仲樣品中苯丙素類成分提取率的影響
分別精密稱取4 份杜仲樣品20 g,分別加入體積分數25%、50%、75%、100%甲醇溶液,料液比為1∶10(g/mL),超聲提取30 min,以杜仲中苯丙素類成分提取率之和為考察指標,考察甲醇體積分數對杜仲中苯丙素類成分提取率的影響。
1.3.1.2 超聲提取時間對杜仲樣品中苯丙素類成分提取率的影響
分別精密稱取4 份杜仲樣品20 g,加入體積分數100%甲醇溶液,料液比為1∶10(g/mL),超聲提取15、30、45、60 min,以杜仲中苯丙素類成分提取率之和為考察指標,考察超聲提取時間對杜仲中苯丙素類成分提取率的影響。
1.3.1.3 料液比對杜仲樣品中苯丙素類成分提取率的影響
分別精密稱取4 份杜仲樣品20 g,加入體積分數100%甲醇溶液,料液比分別為1∶5、1∶10、1∶15、1∶20(g/mL),超聲提取30 min,以杜仲中苯丙素類成分提取率之和為考察指標,考察料液比對杜仲中苯丙素類成分提取率的影響。
1.3.2 苯丙素類成分HPLC測定
1.3.2.1 色譜條件
色譜柱:HiQ Sil C18(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為0.2%甲酸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脫程序:0~12 min,4%~12% B;12~35 min,12%~14% B;流速1.0 mL/min;柱溫25 ℃;檢測波長277 nm;進樣量5 μL。
1.3.2.2 混合標準品溶液的制備
分別精密稱取綠原酸、咖啡酸、原兒茶酸、松柏苷、紫丁香苷標準品適量,用無水甲醇溶解,配制成1 mg/mL的混合標準品溶液。
1.3.2.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分別精密稱取粉碎后的杜仲葉、杜仲干皮粉末1.0 g,加入10 mL無水甲醇超聲提取30 min,過濾,保留濾液。濾渣再次加入10 mL無水甲醇超聲提取30 min,過濾,合并濾液,混勻。分別從各合并濾液中吸取1 mL,12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即得。
1.3.2.4 方法學考察
用R studio軟件Tidyverse包,對所得數據進行可視化處理及統計分析。
苯丙素類是廣泛存在于藥用植物中的天然產物,具有非常豐富的生理活性,尤其具有降壓、抗炎、抗腫瘤、抗氧化等藥理活性[22]。杜仲中苯丙素類成分功能已經成為天然降壓、抗炎保健食品的重要來源[23],現已成為眾多植物學家,藥物化學家的重點研究對象。綠原酸、咖啡酸、松柏苷、原兒茶酸、紫丁香苷為杜仲中苯丙素類代表性成分,并且這5 種成分也是其他某些藥用植物的質量控制標準。其中綠原酸、咖啡酸、原兒茶酸的降壓、抗菌抗炎活性機制已有大量研究報道[24-28]。因此本實驗選擇以上5種苯丙素類成分為測量指標,研究不同生長年限杜仲葉、杜仲干皮中苯丙素類成分含量,為杜仲的開發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根據大部分研究報道可知,建立測定杜仲中綠原酸含量的HPLC方法相對較多,針對性建立測量杜仲中一系列苯丙素類成分的HPLC方法卻很罕見,本實驗的檢測方法對于富含這5 種苯丙素類成分的天然藥物質量評價、含量分析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線性關系:取1.3.2.2節原兒茶酸、松柏苷、紫丁香苷、綠原酸、咖啡酸的混合標準品溶液,精密梯度稀釋成質量濃度分別為1、0.1、0.01、0.001、0.000 1 mg/mL的含有5 種苯丙素類成分的混合標準品溶液,在1.3.2.1節色譜條件下進樣,進樣量為5 μL,以標準品質量濃度X(mg/mL)為橫坐標,色譜峰峰面積Y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精密度:將1.3.2.2節混合標準品溶液梯度稀釋成低、中、高3 種不同質量濃度(0.01、0.1、1 mg/mL)的供試品溶液,并連續進樣5 次,每次5 μL,按1.3.2.1節HPLC條件測定峰面積,分別計算各成分峰面積的相對標準偏差。
穩定性:取同一供試品溶液,分別于0、4、8、12、16、20、24 h進樣5 μL,按1.3.2.1節HPLC條件測定峰面積,分別計算各成分峰面積的相對標準偏差。
重復性:分別稱取杜仲葉、干皮粉末各5 份,按1.3.2.3節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n=3),按1.3.2.1節HPLC條件測定峰面積,計算各成分峰面積相對標準偏差。
加標回收率:稱取已知含量的杜仲葉粉末適量,共6 份,按1.3.2.3節方法平行制備供試品溶液,精密稱取10 mL供試品溶液,分別適量加入1.3.2.2節混合標準品溶液,按1.3.2.1節HPLC條件進樣測定,計算原兒茶酸、松柏苷、紫丁香苷、綠原酸、咖啡酸的加標回收率與相對標準偏差[20-21]。
1.3.2.5 樣品測定
將經過1.3.2.3節方法處理的各供試品溶液應用1.3.2.1節色譜條件進行HPLC測定,進樣量為5 μL,應用外標法測定含量。
2.2.1 甲醇體積分數的影響

圖 1 甲醇體積分數對苯丙素類成分提取率的影響Fig. 1 Effect of MeOH concentration on the yield of phenylpropanoids
由圖1可知,甲醇體積分數對杜仲中苯丙素類成分提取率影響較大,隨甲醇體積分數的增加,苯丙素類成分提取率隨之增加,且在甲醇體積分數為100%時,苯丙素類成分提取率最大。所以選擇100%甲醇溶液作為提取溶液。
2.2.2 超聲提取時間的影響
由圖2可知,超聲提取時間對杜仲中苯丙素類成分提取率影響較大,隨超聲提取時間的延長,苯丙素類成分提取率隨之增加,且在超聲提取時間為30 min時,苯丙素類成分提取率最大,可得最佳超聲提取時間為30 min。

圖 2 超聲提取時間對苯丙素類成分提取率的影響Fig. 2 Effect of extraction time on the yield of phenylpropanoids
2.2.3 料液比的影響

圖 3 料液比對苯丙素類成分提取率的影響Fig. 3 Effect of solid to solvent ratio on the yield of phenylpropanoids

由圖3可知,隨著溶劑量的增加,苯丙素類成分提取率呈增加趨勢。當料液比為1∶10(g/mL)時,提取率達到最大值,當溶劑量繼續增加時提取率呈下降趨勢,可得最佳料液比為1∶10(g/mL)。
2.3.1 色譜條件選擇結果
本實驗通過借鑒測定杜仲中綠原酸含量HPLC方法[29-30],建立1.3.2.1節色譜條件。實驗過程中發現選擇甲醇為流動相時,5 種成分的色譜峰出現堆積現象,于是選擇極性更大的乙腈作為流動相。在流動相A的選擇上,實驗初期存在峰后拖現象,于是將流動相A在0.1%甲酸的基礎上改為0.2%甲酸后,峰拖尾現象明顯改善。實驗結果表明,在最終HPLC條件下各色譜峰分離效果最佳。
2.3.2 HPLC分析
如圖4所示,杜仲葉、干皮樣品中5 種苯丙素成分分離度良好,基線平穩,出峰完全且峰形規范。

圖 4 混合標準品(A)、杜仲葉樣品(B)、杜仲干皮樣品(C)的HPLC圖Fig. 4 HPLC chromatograms of standard mixture (A), E. ulmoides Oliv. leaves (B), and barks (C)
2.3.3 方法學考察結果
2.3.3.1 線性關系
由表1可知,各苯丙素類成分在各自線性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

表 1 5 種成分的線性關系Table 1 Linear relationships of five phenylpropanoids
2.3.3.2 精密度
結果顯示,低質量濃度組中綠原酸、松柏苷、原兒茶酸、紫丁香苷、咖啡酸峰面積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0.89%、1.43%、2.87%、2.09%、4.15%;中質量濃度組中綠原酸、松柏苷、原兒茶酸、紫丁香苷、咖啡酸峰面積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1.76%、2.88%、1.09%、3.25%、2.87%;高質量濃度組中綠原酸、松柏苷、原兒茶酸、紫丁香苷、咖啡酸峰面積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4.31%、0.98%、2.87%、1.23%、3.28%,表明分析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2.3.3.3 穩定性
結果顯示綠原酸、松柏苷、原兒茶酸、紫丁香苷、咖啡酸峰面積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0.78%、1.55%、0.99%、2.35%、0.98%,說明樣品在24 h內穩定。
2.3.3.4 重復性
結果顯示,原兒茶酸、松柏苷、紫丁香苷、綠原酸、咖啡酸峰面積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0.53%、0.97%、1.12%、1.44%、0.67%。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較好。
2.3.3.5 加標回收率
根據1.3.2.4節方法學考察中加標回收率考察方法,計算原兒茶酸、松柏苷、紫丁香苷、綠原酸、咖啡酸的加標回收率與相對標準偏差,結果如表2所示,此方法具有較好的檢測性能。

表 2 回收率實驗結果Table 2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取樹齡為16、18、20、22、24 a的杜仲葉、杜仲干皮樣品,按1.3.2.3節方法分別制備供試品溶液,后采用1.3.2.1節HPLC條件進行測定(n=3),取平均值后,根據2.3.3.1節各成分的標準曲線計算5 種苯丙素類成分的含量,如表3所示。

表 3 不同生長年限杜仲葉、干皮5 種苯丙素類成分測定結果Table 3 Contents of 5 phenylpropanoids in E. ulmoides Oliv. leaves and barks in various growing yearsμg/g
為使各樣品中5 種苯丙素類成分含量數據更便于比較,使用R語言Tidyverse包將表3中數據進行可視化處理。由于不同藥用部位杜仲樣品中的苯丙素類成分含量差距巨大,于是將所有含量結果進行取對數(lg)運算,如圖5所示。

圖 5 杜仲樣品中5 種苯丙素類活性成分含量的環狀柱形圖Fig. 5 Circular barplot of contents of 5 phenyl compounds in E. ulmoides Oliv. samples
研究表明,杜仲葉、干皮中均含有這5 種苯丙素類化合物,但其含有量差別較大。由圖5可知,綠原酸在杜仲葉與杜仲干皮中含量差異尤為明顯(P<0.01),杜仲葉中的綠原酸含量平均約為杜仲干皮中的57 倍;杜仲葉中松柏苷、紫丁香苷含量約為杜仲干皮的1.24、9.19 倍;咖啡酸、原兒茶酸在杜仲葉、干皮中含量均較低,且含量差距不大,咖啡酸在杜仲葉中含量約為干皮的2.4 倍,而杜仲干皮中的原兒茶酸含量大部分要高于杜仲葉。杜仲葉中的多數苯丙素類成分含量存在遠高于杜仲干皮的現象。因為各生長年限的杜仲葉、杜仲干皮中均含有這5 類具有降壓、抗炎作用的苯丙素類活性成分,且杜仲葉中的5 種苯丙素類活性成分總量高于杜仲干皮,所以在抗炎殺菌、降壓藥物使用上,可以考慮使用杜仲葉代替杜仲干皮。
以HPLC法同時測定杜仲中綠源酸、咖啡酸、原兒茶酸、松柏苷、紫丁香苷5 種苯丙素類成分含量,建立HPLC含量測定方法,此分析方法精密度、穩定性、重復性好,可作為杜仲中5 種苯丙素類成分的檢測方法,為杜仲的綜合利用和深度開發提供質量控制參考依據。由于各生長年限的杜仲葉與杜仲干皮中均含有這5 類活性成分,且杜仲葉與杜仲干皮中的成分含量存在明顯不同,這在將杜仲應用于抗炎殺菌、降壓、強筋健骨保健品的開發上應當注意。因為杜仲葉中苯丙素類成分含量較高,且杜仲葉為可再生資源,所以可進一步考慮有關杜仲葉的研究與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