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惠霞
【關鍵詞】 少先隊活動;主題活動;特色課程;資源;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 G62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08—0031—01
少先隊活動是豐富校園生活、鍛煉隊員能力、培養隊員良好道德品質的有效載體。開展少先隊地方特色化活動,就是從本土文化中汲取營養,將地域文化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使少先隊活動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讓隊員更加了解家鄉、熱愛家鄉,成為家鄉文化的傳承者,將來能夠成為家鄉建設的接班人。
一、陣地建設,營造濃郁氛圍
學校公眾號、學校櫥窗、板報、校報、廣播等一系列少先隊陣地活動建設,無論是從名字還是內容都有地方特點。如,我們的校報每期都有臨洮地方文化的介紹;每周的紅領巾廣播站增設“夸夸我的家鄉”欄目,內容涵蓋地方風景名勝、特色產品、風味小吃等;國旗下展示穿插臨洮名人介紹、臨洮詩詞誦讀等,聚焦臨洮歷史文化淵源,成為隊員了解臨洮文化的智慧之窗。這些從不同角度向隊員展現了臨洮悠久的文化,營造了校園濃郁的地方文化氛圍,使臨洮文化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觸手可及。久而久之,激發隊員更主動地去了解學習家鄉文化的熱情,使得校園處處有風景,處處有文化。
二、主題活動,身邊資源取材
少先隊活動中最主要的一塊是舉行中隊主題活動。其內容的設計應關注隊員在現實生活中的需求和興趣,關注隊員現有的經驗和能力。從學生的身邊尋找活動內容,能讓每一次活動貼近生活,這種地方特色化的主題活動可使隊員在親切、熟悉的情境中去探究、設計、了解、交流,從而達到了解歷史、了解家鄉、展望未來的目的。如,四年級開展的《我為家鄉土豆代言》活動,通過知土豆、賞土豆、變土豆、寫廣告語等環節,讓隊員深入了解身邊土豆的來龍去脈,百變魅力,激發他們熱愛家鄉的情感;《臨洮名人小講壇》這一活動則讓隊員了解家鄉名人及其貢獻,感受家鄉歷代先賢們身上的精神品質,通過一系列訪談、整理、演講,展現新一代臨洮少年的風采。在一系列的活動中,隊員的心靈得到升華,充滿正能量的價值觀逐步形成。
三、實踐活動,借力校外基地
“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是少先隊重要的教育思想,它要求隊員要面向社會生活的廣闊空間,深入社會、走向實踐。臨洮是彩陶古郡,為了更好地傳承馬家窯彩陶文化,我們組織隊員來到臨洮彩陶博物館,了解馬家窯彩陶文化淵源。當隊員目睹五千多年前先民們制作的彩陶器皿,聆聽講解員的介紹,感受到了家鄉先民超凡的藝術創造力和想象力,深度體驗了“彩陶古郡、文明之源”的魅力,真正理解了“馬家窯彩陶不僅是臨洮的名片,更是中國的、世界的名片”的含義。同時,學校不僅開設陶藝社團,還自編校本教材,讓隊員通過制作陶罐及陶藝作品,培養他們的動手創新能力,激發他們對家鄉文化的傳承與保護。臨洮還素有“花卉之鄉”美稱,更有“紫斑牡丹出臨洮”的佳話。初夏時節,我們會與家長攜手,組織隊員走進牡丹園,賞牡丹麗姿,誦牡丹詩詞,通過與花農交流,了解勤勞智慧的臨洮兒女如何把花卉發展成為家鄉的支柱產業等。回來之后,讓隊員以描畫牡丹,制作手抄報、主題習作、演講等多樣的形式展示實踐體驗的成果;走進社區,隊員表演自主創作編排的快板、合唱,向居民們宣傳介紹了解到的家鄉文化,呼吁大家齊心協力,共建美麗新臨洮。
四、雛鷹活動,弘揚地方特色
少先隊活動的有效開展是實現少先隊活動課程目標的重要途徑。我們依托臨洮特色和校情,積極探索創新活動載體,加強臨洮地方文化品牌少先隊活動的建設,在活動中促進隊員成長,傳承弘揚地方文化。如,我校結合全縣“美麗臨洮我們在行動”分年級開展了“美麗臨洮·我的家”之繪畫展覽、演講比賽和征文比賽。低年級學生用稚嫩的畫筆表現自己對美麗家鄉的熱愛;中年級開展主題演講比賽,加深了學生對“建設美麗臨洮”的認識;高年級學生參與現場寫作,深入思考“我”與建設美麗臨洮的關系,懂得建設美麗臨洮需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根植本土資源,開發特色隊課,不但提升了隊員的綜合素質,潤澤了樸素的家鄉情結,而且給少先隊活動課的設計開辟了源頭活水,助力我校的隊課亮出了特色,讓少先隊教育在我校盡綻芳華,并向著特色化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