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
“江蘇泰微課網絡課程”(以下簡稱“泰微課”)是在江蘇省教育廳指導和鳳凰集團支持下,由泰州市教育局和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聯合推進的一個網絡資源與紙質教材相結合的融合性課程。隨著教育信息化的飛速發展和“泰微課”在泰州市的試點應用,江蘇省泰州市第二中學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在專家引領、同課異構、學習研討和外出參觀學習等活動的基礎上,初步探索并形成了基于“泰微課”的“自主、合作、鞏固”三步導學的課堂教學模式。實踐證明,該教學模式的實施,有助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交流,為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一、厘清三個概念的內涵
1.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運用已有的知識嘗試獲得新知識或通過復習鞏固所學知識而形成新的知識體系。在教師預先設計的相關知識情境的指導下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學生的潛能,增強學生的信心,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同時,也更有利于教師開展一系列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學會解放思想。教師要有前瞻性的教學理念,要變教師的“要你學”為學生的“我要學”,打破傳統教學的落后模式,留出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學。
二是學會解放學生。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在備好課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用不同方式鼓勵他們自學。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要使學生通過自主、獨立的探索,在知識、技能、情感、態度方面獲得發展,特別是在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方面的發展。
三是學會解放自己。教師解放自己的較好方法就是精講、少講,并合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利用“泰微課”資源,使學生能在教師更高效的指導下自主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
2.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任務,進行明確的責任分工而開展的互助性學習。教師通常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使各組進行合作探究式的學習。這種學習方式有三個優點。一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探究能力。學生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討論,教師也可以利用多樣化的答案拓寬學生的思維。二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學生在問題探究過程中,可以取長補短,不斷完善本組的結論,使其趨于“完整化”“系統化”和“科學化”。三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在課堂上,小組內和不同小組之間對同一問題的探究,往往會形成不同的答案,勢必引發學生之間和小組之間的爭辯,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會形成競爭意識。最后,教師會對活動成效進行評估,從中尋求有效探究的途徑。為了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可采用以下措施。
一是巧妙分組,以“好”帶“差”。在分組學習時,一定要堅持“好”“差”結合的原則。學生們的基礎和能力有很大差異,這是客觀事實,因此在分組時要兼顧全體學生,讓基礎較好、能力較強的學生帶動暫時落后的學生共同進步。
二是提供良好素材,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在大腦中形成優勢興奮中心,能促使多種感官處于活躍狀態,從而產生探究的動力。
三是增強導學意識,重視能力培養。課堂上,有必要弱化教師提問的作用而強化情境創設的功能,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問題進行探究。
3.鞏固學習
當堂鞏固屬于教學評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教學活動來滿足社會與個體需要的程度作為價值判斷的準則,是對教學活動現實或潛在的價值作出判斷的過程。鞏固學習也是“抓落實”的過程,它是基于學情的分析而精心設計的課堂環節。基于學情的分析,可把學生獨立鞏固完成的環節安排在課堂教學的評價環節,以直面各種困惑,答疑解惑,使課堂教學成果得到真正意義上的鞏固,使課堂走向實效與高效。
二、科學適時地選用“泰微課”資源
如何將“泰微課”資源有機地運用到課堂教學環節,將教學重難點問題與所選微視頻內容進行深度融合是前提,所選微視頻必須服務于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是原則,觀看微視頻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是最終目的。“泰微課”資源的應用不是在課堂上簡單地播放,而是通過“自主、合作、鞏固”的三步導學,使深度學習真正發生。選用“泰微課”資源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要運用“泰微課”資源改變學習方式,引導合作學習和互動學習,并使其成為學生主要的學習形式;二是運用“泰微課”資源引領學生深度思考、內化知識,進而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三是運用“泰微課”資源的例題拓展、變式教學等,加強知識在新情境中的遷移運用;四是運用“泰微課”資源貫通課前、課中、課后的學習,使學生經歷完整的學習過程。
三、“泰微課”應用的“三結合”
一是將“泰微課”應用與教師的專業成長相結合。依托泰州市“十三五”規劃課題“基于‘泰微課資源應用的高中課堂教學結構變革研究”,將“泰微課”的建設與應用和教師發展相結合,引導教師探索不同學科、不同課型的“泰微課”教學模式,促進教師的成長。
二是將“泰微課”應用與學生的深度學習相結合。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這對“資源的積累和運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借助網絡鏈接“泰微課”呈現教學相關內容,實現課堂教學由“零碎”到“整合”的跨越,讓學生能夠學有所得、學有所創。
三是將“泰微課”應用與學校的教學改革相結合。將“泰微課”融合于教學過程,針對不同課型,運用“泰微課”資源,使其教學結構發生變化。在新授課中的應用,需要聚焦核心知識,其應用有助于自主學習課堂教學結構的建立; 在復習課中,強調知識的聯系與貫通,并構建學科知識樹,其應用有助于個性化學習課堂教學結構的建立;在講評課中,以學科知識和學科問題為導向,其應用有助于針對性學習課堂教學結構的建立。具體到某個教學環節,教師需巧借微課,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拓展思維,以達到鞏固復習、引領反思的目的。
總之,基于“泰微課”資源應用“自主、合作、鞏固”的三步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實踐,是向低效課堂宣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