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福泉
《古今醫統大全》記載,“望聞問切”是我國傳統中醫判斷病情最常用的診斷方式,合稱“四診”。醫生通過觀氣色、聽聲息、問癥狀、摸脈象四步法了解病人的身體狀況,并以此為依據對癥下藥,才可能藥到病除。同理,班主任在管理新班級時,可以活用“望聞問切”四步法,做到細心“望”其表,耐心“聞”其聲,真心“問”其想,準確“切”其脈,管理好新班級,帶出優秀班集體。
一、細心“望”其表
是管理好新班級的基礎
瑞士著名民主主義教育家裴斯泰洛齊曾說:每一種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親般的眼睛,時時刻刻、準確無誤地看孩子的眼睛、嘴、額的動作,以了解他每一種內心情緒的變化。因此,班主任接手新班級后,首先要細心觀察學生表現,為管理班級打好基礎。學生是班級的主要組成元素,而其存在個體差異,需班主任多角度、全方位地去觀察和了解。
1.了解學生基本信息
接手新班級的班主任要第一時間獲取班級學生的基本信息,通過學生學籍登記表等信息渠道了解學生的姓名、愛好、既往病史、畢業學校、家庭住址、以前班主任的評價以及家庭信息(如家長職業、是否單親等)等。基于學生基本信息,觀察學生個體情況。
2.觀察學生課堂表現
課堂是班主任觀察學生個體的主要場所,包括班主任自己的課堂、任課教師的課堂、自習課堂等。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要觀察每一個學生的情緒、聽課狀態、課堂參與度等,及時記錄和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觀察或了解學生在任課教師課堂上的表現。由于班主任授課和任課教師授課會導致學生課堂表現不同,因此班主任要勤觀察并不定時觀察任課教師的課堂,以更好地掌握學生真實的課堂表現。自習課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課堂,班主任通過觀察自習課,能更有效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關注學生言行舉止
課間是學生的休息時間,課間的言行舉止是學生更自然的表現,為此,班主任應勤下班級,留心觀察。要觀察哪些學生喜歡做危險游戲,哪些學生喜歡追逐哄鬧,哪些學生無所事事,哪些學生喜歡一起討論問題等。
二、耐心“聞”其聲
是管理好新班級的依據
傾聽是一種對他人情感、語言表達的反應方式,是理解他人情感和心理體驗的手段,可以了解他人的內心世界,有利于人與人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這與中醫診斷疾病時的“聞”不謀而合。班主任接手新班級時,要學會耐心傾聽學生、家長、任課教師的聲音。
1.傾聽學生的心聲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在內心深處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學生亦如此。作為接手新班級的班主任,要真誠地傾聽學生的心聲,平等地看待并接納每一個學生,切忌高高在上、盛氣凌人。班主任只有營造平等、和諧的班級氛圍,才有可能打開學生的心扉,讓學生主動訴說自己的情感、夢想和需求。
2.傾聽家長的訴求
隨著家長文化層次的不斷提高,家長對班級的訴求也提高了。接手新班級的班主任要及時向學生家長公布電話號碼,建立QQ群或微信群,以便于聆聽家長的訴求。班主任要耐心與家長溝通,并積極采納家長的合理訴求。對于家長的不合理要求,班主任應拒絕但要給予解釋說明。班主任還可以通過家訪、家長會等方式傾聽家長訴求,以便順利開展班級管理工作。
3.傾聽任課教師的建議
班主任與任課教師的相互溝通與配合是全員育人的重要方面,是德育工作取得實效的重要環節。作為班主任,要主動邀請任課教師參與班級管理,主動與任課教師溝通,傾聽他們的建議,從而形成班級管理合力,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三、真心“問”其想
是管理好新班級的捷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可見,問是一門藝術,班主任問得好可使班級管理事半功倍。
1.組建班委會,多問有益
剛接手一個新班級時,班主任往往還不了解學生,但又必須組建班委會。由于學生之間也不熟悉,民主選舉顯然不可行。為此,班主任要主動接近學生,通過問的方式了解學生的情況,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可為臨時組建班委會提供參考。
2.開展活動,多問有方
學校開展的大型活動是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和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的好機會。班主任要抓住每次活動機會,就活動怎樣開展,征求學生的想法和意見。班級學生較多,各有特點,各有所長,只要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就會貢獻無窮的創意,總有一款適合班級采納。
3.遇事不亂,多問有路
醫生診斷病情需要“問”,班級出了問題也需要“問”。學生之間產生矛盾是很平常的事情,班主任在處理學生矛盾時,不能心存偏見而妄下結論,需要找相關學生問清緣由,再做出判斷,做到以理服人。這樣不僅有利于解決學生矛盾,也有利于樹立班主任的威信。當然,班主任問的方式要體現對學生的尊重,不能傷害學生尊嚴。
四、準確“切”其脈
是管理好新班級的關鍵
實際上,學生存在的問題已經在“望聞問”的過程中得到“診治”。然而有些問題只能一時緩解,不能一下子徹底解決。如學生的學習習慣:上課走神、不會聽課、不寫作業等;行為習慣:課間哄鬧、違反紀律等。由于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導致問題產生的原因、解決方式也各不相同,所以班主任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和切入點也要因人而異。班主任需綜合分析從“望”“聞”“問”中獲取的寶貴信息和反饋資料,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思想波動,摸準學生的脈搏,對癥下藥,才能真正深入學生心田,撼動學生心靈,引出學生心聲,引導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總之,接手新班級的班主任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慧眼、一雙善于傾聽的聰耳、一張善于詢問的巧嘴、一顆關愛學生的熱心,將“望聞問切”四步法有機結合,從而準確把握學生不同的“病因”,開出不同的“良方”,施以不同的“妙藥”,實現管理好新班級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