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艷
一、 拉市鎮林下養雞優點
拉市鎮位于云南麗江西部,主要種植蘋果、冬桃等經濟作物,具有林下養雞的必備條件。拉市鎮林下養雞的優點如下:(1)地址的選擇更加合理,可以實現科學發展,促進該區域農牧業發展。同時,還要便于管理,可以有效的防病減災,主要是由于林業養雞無限接近原生態養殖,雞的生活環境明顯優于全舍飼、全封閉飼養模式,雞發病率顯著降低。(2)場地已經配套設施的建設較低,林下養雞只需要建設一定程度的簡易棚舍,就可以進行養殖,一定程度上節約了成本。(3)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及時將各項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另外,養殖戶可以對放養時間進行靈活調整,并且養殖區域天然食物充足,可以有效解決食物問題。(4)由于食物、養殖環境等各方面的差異,林下養雞可以有效改善雞肉、雞蛋的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保證良好的經濟效益。
二、 林下養雞疫病防控方案分析
1.衛生控制措施
養殖區在整個雞群賣出去以后就會買入大量的新雞群,在此階段,養殖區都空閑出來,周期為3個月,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寄生蟲以及一些病毒的存活概率。養殖區空閑階段,寄生蟲找不到寄生主體就會死亡,利于新雞群的健康生長。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期間,養殖人員應該定期進行消毒,行定期消毒,及時,消除病毒和寄生蟲。通常來說,消毒周期為每周1次,并且消毒藥還要及時更換,交叉使用。常用的消毒藥主要有復合酚類,例如:菌毒敵、來蘇兒等;醛類,例如:環氧乙烷、甲醛等;季胺鹽類例如:消毒-99、百毒殺等;含氯制劑,例如:84消毒液、菌毒凈等。
2.保證養殖區的干凈整潔
雞屬于家禽的一種,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排泄物,會產生大量的細菌,對雞群的健康生長造成較大影響。所以,應該養殖人員應該及時對養殖區進行清理,保證養殖區干凈衛生,并且還要做好消毒工作,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
3.非工作人員禁止進入到養殖區
在養殖區管理中,應該采用全封閉模式,可以有效的防止細菌感染,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另外,在管理中,非養殖人員禁止進入養殖區,避免帶來新的病毒或者細菌。如果情況特殊一定要進入養殖區,需要更換專門的服裝,并且對其進行消毒,方可進入養殖區。養殖人員工作期間必須穿戴專業的工作服,并且還要做好消毒工作。
三、常見疾病及防治措施
1.雞蛔蟲病
雞蛔蟲是寄生蟲引起的一般都寄生在雞的小腸內,特別是3-4個月的小雞十分容易感染。主要癥狀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羽毛脫落等。主要防治措施為:養殖人員可以采用丙硫苯咪唑、左旋咪唑對蛔蟲進行驅趕,用藥時間一般在晚上,早上可以將蛔蟲和排泄物一起進行清理,集體發酵處理,可以及時消滅蛔蟲。另外,還要避免雞啄食蟲體,如果發現排泄物中有蛔蟲,可以在次日晚上再次進行驅蟲,以保證可以消滅雞蛔蟲病,促進養殖工作的開展。
劑量不變,以期徹底驅蟲。之后可視情況定期驅蟲1次,一般1~2個月1次。
2.雞白冠病
該疾病屬于一種季節性疾病,尤其是3-6個月的小雞最容易感染,并且具有很高的死亡率,需要注意的是成年雞發病死亡率較低。主要防治措施:應該及時對蠓、蚋等媒介昆蟲進行徹底消除,也是防止雞白冠病的主要措施。南方地區雞白冠病多發于4-10月,在該疾病流行季節,養殖人員可以采用敵百蟲、溴氰菊酯等殺蟲劑對養殖區以及周邊環境進行噴灑。另外,還要將復方泰滅凈、磺胺喹惡啉等藥物添加到飼料中,每2周服用1次,連續服用3次,進行防治。對于病雞來說,可以采用磺胺喹惡啉、復方泰滅凈、磺胺氯達氰鈉等藥劑作為主要治療藥物,同時還可以搭配合維生素K3,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3.雞白痢病
雞白痢病主要是由于雞白痢沙門氏菌所引起的,一般都感染小雞,主要癥狀為雞下白色痢、急性敗血癥,死亡率較高。成年雞一般都是隱性感染,不會出現明顯癥狀,病菌長時間停留在病雞身上,也是該病的主要傳染源。主要防治措施為:養殖人員可以采用濃度為3%氫氧化鈉溶液或者濃度為0.5%菌毒殺凈溶液對小雞養殖區進行徹底消毒,可以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對于病雞而言,養殖人員可以采用青霉素對其進行治療,將青霉素制成粉末加入到雞飲用水中,1只小雞劑量為2 000單位/d。同時,還要將濃度為0.04%土霉素和濃度為0.03%氟苯尼考加入到雞飼料,連續飼喂3~5d。
4.雞大腸桿菌病
雞大腸桿菌病是一種常見的腸道疾病,主要癥狀為:雞腸道充血,羽毛脫落,腹瀉等,死亡率較高。主要防治措施:養殖人員可以采用恩諾沙星、復方禽菌靈慶大霉素等藥物對其進行投喂,1-2個月用藥1次,具有良好防治效果。
5.雞霍亂
雞霍亂屬于一種細菌性傳染病,也被稱為雞巴氏桿菌病。該種疾病發病快,死亡率高,會對養殖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主要癥狀為:怕冷嗜睡、精神萎靡、排蛋清樣稀便且呈現黃色、綠色、黃白色等。主要防治措施為:養殖人員可以采用土霉素、金霉素等一些抗菌藥物,根據用藥說明和實際情況將藥物加入到飼料中進行喂食,1周為1個療程,效果顯著。
6.雞球蟲病
雞球蟲病屬于腸道寄生蟲疾病十分從常見,15-50天的小雞容易發病且死亡率較高。主要癥狀為:精神萎靡、翅膀下垂,食欲不振等,雞喜歡待在一起,排泄物呈現黃色,體型逐漸消瘦。主要防治措施:小雞應該從12~15天就開始進行預防喂藥,抗球蟲藥每周1次,連續3周。在預防過程中,還可以挑選多種不同成分的藥物進行交替使用。對于病雞來說,養殖人員可以采用球痢靈、磺胺類、氨丙啉等抗球蟲藥劑對其進行治療。同時,還要在飼料中加入量魚肝油、VK3等,其主要作用是對雞受損腸粘膜進行修復,還有具有止血生血作用,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
(作者單位:674100 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縣拉市鎮畜牧產業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