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巖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平直接關系到國民經濟的總體發展水平,在此基礎上,我國加大了對農村經濟的建設力度。而面臨市場變革的新形勢,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必定會受到影響,要想進一步提升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就必須抓住這次發展機遇。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農民的全員參與,在開展各類經濟活動時也考驗著農民的決策能力。文中,在對農村經濟管理的任務進行分析之后,又探討了創新經濟管理的思路,希望可以有效提升農民的決策能力。
一、農村經濟管理的內容
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是有相關管理部門授意之下,對各個農村經濟組織進行管理的工作。具體管理工作中,需要結合農村的經濟發展條件、市場環境和國家的政策內容,對相關的經濟活動進行有效確認與管理。對于農村的經濟活動來說,是以農業生產為目的,將生產、分配作為管理重點,幫助農民總結市場發展形勢,并且制定相應的決策和規劃。
二、農村經濟管理的主要任務
農村經濟管理的任務是圍繞農村基礎建設,在不斷發展和完善農村經濟的過程中進行的。農村經濟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農民收入和農村經濟的綜合效益,貫徹政府在農村經濟中的主體地位和職能作用。作為相關的農村經濟管理部門要嚴格貫徹國家的政策對農村經濟進行監督和管理,以確保我國農村經濟管理的規范化和目標化。農村經濟管理,關系到農村體制改革及社會穩定團結。農村經濟管理的首要任務是對農村賬務和資產的管理,加強對農村賬務民主管理的審計;次要任務是減輕農民負擔,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
三、新形勢下農村經濟管理發生的變化
1、經濟體制變革
受到市場經濟環境的影響,在開展農村經濟活動時,也借助了現階段的市場體系,對農村的經濟體制進行了整改,形成了多層的經營模式。在農村活動中,農民既屬于合作社中的一員,又是獨立存在的,可以對自身的產品進行合理選擇,同時選擇特定的營銷方式,使自身的產品與市場直接聯系。這種經濟模式下,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將被有效激發,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
2、產業結構調整
在市場經濟多元化發展的基礎上,農村經濟為了適應新的發展環境,也對自身的產業結構進行了調整。由最初的單一生產結構轉變為多種生產結構共同發展,同時這些產業與農產品之間聯系,形成了相關促進的關系,有效帶動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3、經營方式的轉變
為了提升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在進行生產活動時,會以市場需求為主,對自身的經營模式進行調整,使其能夠有效供應市場需求,在此基礎上,農村的經營結構就會形成生產-流通-生產的模式。
4、農民決策能力的提升
在農村經濟發展中,農民擔負著重大的生產責任和發展責任,要想保障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進一步推進,就必須強化農民的作用。農村經濟的發展正逐步向商品經濟轉變,在此過程中,由于農民自身素質的影響,致使與商品經濟的要求差距較大。這就要求加強對農民專業技術的培訓力度,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在開展經濟活動時,能夠發揮出應有的決策能力。
四、創新農村經濟管理,提升農民決策能力的思路
1、保證經濟管理的多元化發展
管理工作的開展時保障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在進行具體管理工作時,需要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狀況進行管理制度確認。這也要求政府部門在進行經濟管理的過程中,要適當放寬政策,提倡各個地區根據自身的生產能力和市場環境開展經濟管理工作,保證經濟管理內容的靈活性以及多元化發展。實際管理工作中可以發現,一些鄉鎮企業的經濟管理水平偏低,這主要是由于政府部門對其形成了過多的干預,盲目行使相同的管理辦法,在管理方法與企業發展形勢不適應的情況下,就會制約鄉鎮企業的經濟發展進程。基于此,要求政府部門應該適當放松管制,給鄉鎮企業更加自由的發揮空間。鄉鎮企業進行進行管理活動時,遇到疑難問題時,可以利用法律規范來適當解決,使企業始終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2、提升市場組織能力
農村經濟管理之間需要平衡協調發展,所以產業之間,生產和交換分配之間、消費等都要保證協調和平衡。農村經濟管理在大力發展商品的同時,也要提高農產品市場組織程度,即在市場規律指導下從事供銷活動,以促進市場充分發揮其調節作用,逐漸形成以鄉鎮為中心的專業市場和農村農產品市場連接的市場銷售網絡。這樣可以保證農民在市場網絡信息的指導下確定生產和經營的產品,以及確定產品相關價格和營銷方式。
3、提供經營管理咨詢服務
農民需要適應市場需求,做好生產決定,以改進生產,獲得盈利。如果沒有經營管理咨詢,會使每個生產者冒著一定的風險進行生產,所以經營咨詢很重要。正確的經營咨詢可以使生產者根據市場需求制定正確的生產決策和計劃,在最佳方案的指導下獲得最大利益。同時,國家和政府也有以滿足社會主義生產為目的的相關政策,只要經營咨詢與國家政策結合,就可以使農產品的使用價值獲得提升,使生產和流通統一,使利益最大化。
4、做好經濟聯合
商品經濟的發展是建立在不斷改革的農村經濟管理體制基礎上的,是以橫向經濟聯合為主線,縱向經濟聯合為輔助的組織體系。在自然經濟時代,由于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社會化程度和專業程度也不斷發展,所以農產品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取利益就要聯合。因為聯合可以促進生產要素和生產資料的合理組合和流動,使資源、勞動力、技術等都得到最佳利用;聯合可以取長補短,把各方優勢集合起來,以產生更大優勢作用;聯合可以使生產抓住市場需求,以取得最大的效益;聯合可以打破區域封鎖和壟斷,使農民建立與社會主義公有制相適應的生產理念,以提高社會勞動生產效率。
綜上所述,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比較復雜,在我國農村轉型期,需要加強和創新農村經濟管理。相關管理人員要結合區域特點有針對性的制定管理制度,以強化管理職能。管理模式要轉化為核心經濟管理模式,使其既能對發生的危險事件進行管理,又能對風險事件進行預防,以確保農村經濟管理的穩定長久。要加強鄉鎮企業的經濟管理獨立性,提高市場組織程度,切實加強經營管理咨詢,使其與國家相關政策接軌,同時要加強經濟聯合,不斷提高農村經濟管理的科學性和現代化水平。
(作者單位:150600黑龍江省尚志市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