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芳英 陳金亮 陳衛忠 陳明 杜曉贛
為進一步提升優質中晚稻品種展示示范的層次水平,不斷調優水稻品種結構,適應農業發展新常態,引導農民正確選用優質良種,確保農業生產用種安全。2018年,我縣實施江西省現代農業優質中晚稻品種展示示范工作,在省、市種子管理局有力指導下,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發展現代農業總體要求,大力實施優質稻米產業,以優質品種展示示范為切入點,開展技術培訓,培育良種示范戶,使優質稻品種、主推技術、主體培訓協調推進,良種良法配套推廣,總結一年來的工作如下:
1指導思想與目標任務
以“穩產、優供、增效”總體要求,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優質稻米產業工程,引導糧食生產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不斷調優水稻品種結構,通過優質稻品種展示示范,進一步提升我縣優質中晚稻品種的層次和水平,不斷調整水稻品種結構,篩選出適應我縣種植優質稻品種。主要完成情況是:
1.1展示點選擇
我縣現代農業優質中晚稻展示示范點位于距玉山縣城10公里的四股橋鄉外山村,種糧大戶鄭立劍家庭農場內,2013年標準糧田項目區內,田間設施配套齊全,農戶科學種田水平高,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快。
1.2展示示范品種及規模
1.2.1優質中稻展示示范品種有 : 黃華占、鄂豐絲苗、興安香占、九香粘、徽兩優280、夢兩優534、晶兩優534、隆兩優534、等8個品種。
1.2.2優質二晚展示示范品種有: 桃優香占、萬象優華占、萬象優雙占、安優520、軟華優1179、銀豐優華占、泰豐優208、泰優航1573、野香優2號、美香新占、天優華9、昌優華占、恒優絲占、泰優398、等 14個品種,展示示范面積,中稻50畝,晚稻30畝。
1.3實施內容
1.3.1小區對比。在文成鎮山邊村、四股橋鄉外山村、仙巖鎮埂頭村、巖瑞鎮周佃村和萬花村,各選擇了一塊面積2.0畝左右,肥力中等偏上,沙質壤土,肥力均勻的農田。每個品種一個小區,品種按熟期隨機種植。四周設保護行,保護行5行以上,種植品種與展示小區一致。
1.3.2大區展示示范。位于距縣程10公里的四股橋外山村,一塊田種一個品種,每個品種展示面積不小于3畝,移栽方式采用直播方式種植,小區對比試驗和大區展示的品種要一一對應,同熟期品種應排列在一起,根據當地生產栽培習慣,確定播種期和移栽期,田間管理要高于當地肥水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確保到位,展示田要做的周邊環境整潔,無雜草。
2項目實施的組織措施、技術措施
2.1組織措施
2.1.1加強了組織領導
為抓好我縣2018年現代農業優質中晚稻品種展示示范工作,局里成立了“江西省現代農業優質中晚稻品種展示示范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展示示范各項工作的協調,領導小組組長由局領導擔任,成員有縣種子站站長,縣農技站站長,縣植保站站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農業局種子管理站,并由種子管理站站長兼任辦公室主任,組織、協調、實施工作。
2.1.2加強了技術指導
局里成立了技術指導小組,由高級農藝師周文紅擔任組長,夏小明任副組長,邀請了市種子管理局局長、推廣研究員周鋒擔任首席專家。技術指導小組成員有:王正谷、李建文、姜仙美、賴芳英,林祖旺、陳金亮、姜弓金、鄭彩枚、毛衛英,指導小組主要承擔制定實施方案,指導田間肥水管理防病滅蟲等技術,良種良法集中配套,優質稻展示示范與糧油綠色高產創建,側土配方施肥,輕簡化栽培,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結合,實施良種良法,農機農藝有機結合,因地制宜集成配套,創新綠色品種,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2.1.3強化了宣傳培訓
在展示施示范點設立展示牌,規格3×2米,展示品種齊穗后,每個品種設立一小標志牌,介紹品種名稱,播種時間,主要特性等。通過電視、網絡、報紙等新聞媒體及手機微信平臺,及時跟蹤報道,展示示范效果,加大綠色優質品種推廣力度。收割前,組織有關領導、專家、農技人員、種糧大戶代表、良種示范戶代表、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糧食加工企業代表到現場考察觀摩、評議、米質品嘗等。
2.1.4明確了展示責任
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任務落實、組織實施及各項協調工作;技術小組負責方案制定、技術培訓、田間指導、觀察記載工作。
展示示范點和各個對比小區有固定專人負責,每星期確保2次以上到示范點工作,開展技術培訓、田間指導、田間觀察記載等,展示示范工作期間主要工作均有文字記錄、圖片資料。展示點還專門聘請一位當地鄉鎮農業技術人員專職負責展示示范點聯系工作,經常到田間查蟲診病,發現蟲情、病情及時通知示范戶采用對口農藥進行防治,從而保障了展示示范工作成功。展示示范期間技術人員在展示點共舉辦技術培訓班4期,培訓156人次,印發技術資料300份,技術咨詢200人次。所有示范品種均取樣,并進行了室內考種和田間實割驗產,以獲得準確數據,得出正確結論。
2.1.5開展了良種推薦
緊密結合糧油綠色高產創建工作,培育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多視角、多層次廣泛加大優質稻品種宣傳推廣力度,及時發布缺陷品種、風險品種信息,以優質品種為主導,以品種展示示范為抓手,以配套良法為支撐,以培訓網絡為保障,以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為重點,加快優質稻品種推廣工作,做到良種良法一起推,充分發揮優質稻的增效作用。
(作者單位:334700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