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學東 國澤新
農業作為我國經濟產業的支柱,對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國農業發展的歷史悠久,無論是種植技術,還是農產品的類型,較其他國家具有顯著的特點和優勢。但是,我國由于地域遼闊,地形地勢豐富,導致我國農業種植很容易受到氣候、環境、土壤等因素的影響。因此,為了提高農業種植的質量和效率,采用農業機械化生產勢在必行,農業機械化生產是我國農業種植技術不斷發展的產物,也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生產有助于促進我國農業種植技術的不斷完善,而農業種植技術的發展反過來又作用于農業機械化生產,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只有正確認識二者的關系,才能正確處理其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從而促進我國農業的健康發展。
1目前我國農業種植技術與農業機械化生產的發展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對農產品有了更高的要求,無論在質量上,還是在類型上,傳統的農產品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實際需要。因此,為了滿足社會大眾的生活需要,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我國農業生產必須做出適當的調整和完善,農業機械化生產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目前,在城市化建設的作用下,糧食作物機械化的需求降低,取而代之的是經濟作物和果樹作物機械化需求不斷上升,這從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農業機械化生產的發展,這種經濟模式對我國農業種植技術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
2我國農業種植技術與機械化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2.1農業種植技術受地域環境影響較大
我國地域遼闊,地形多樣,不同地區的土壤條件和水利條件都不盡相同,因此,對農作物生長的條件要求也多種多樣,導致我國農業種植技術受地域環境的影響較大。例如,針對一些地形相對復雜的山區和丘陵,由于地勢的限制,導致這些地區難以采用大型器械進行農業生產。除了受地域環境的影響以外,我國農業種植技術還受氣候環境的影響。例如,我國南北方地區氣候差異較大,北方地區較為寒冷,南方地區氣候濕潤,導致南北方地區在種植農作物的種類也不盡相同,因此,對種植技術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這對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發展產生了一定的限制和制約。
2.2農業機械化生產缺乏專業人員的指導
我國農業發展歷史悠久,種植經驗較為豐富,這種產業背景既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同時也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生產。一方面,豐富的種植經驗為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和發展方向,另一方面,這種種植經驗并沒有上升到技術層面,依舊是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嚴重阻礙了我國農業產業的技術研發和科技創新。因此,我國在農業機械化生產的過程中,缺乏專業人才的技術指導,導致我國農業機械化生產水平較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2.3小農種植的局限性影響了農業生產的機械化
小農種植作為我國農業種植的主要形式,對農業種植技術和機械化生產具有一定的阻礙作用。這是因為,小農種植的規模較小,且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農村地區,這種生產模式對農業機械化的要求不高,僅僅依靠傳統的種植方法就可以完成,農業機械化生產對于小農種植而言,有種大材小用的感覺。除此之外,農業機械化生產對于資金的投入要求較大,不僅需要對設備進行維修和保養,而且還需定期的更新換代,這對小農種植戶而言,存在巨大的經濟壓力。
3強化農業種植技術與農業機械化生產的發展建議
3.1堅持因地制宜的種植原則,開展有針對性的種植活動
針對我國農業種植技術受地域環境影響較大的問題,廣大種植戶應該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考慮當地的地域條件、土壤條件、水力資源等因素,選擇適宜生長的農作物進行種植。與此同時,還應該減少人力和物力的消耗,積極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農業種植的機械化和現代化,避免農業種植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從而促進農業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3.2加大對技術人員的投入,強化與專業高校的密切聯系
為了促進我國農業種植技術和機械化生產的發展,有必要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訓,加大對技術人員的投入。目前,我國許多高校都設有農業種植的相關專業,因此,農業生產必須要加強同專業高校的密切聯系,促使大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從而不斷增加農業種植技術人員的數量,為我國農業機械化生產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此外,相關的技術人員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完善自身的知識儲備,借鑒先進的農業生產成果和種植經驗,從而推動我國農業生產向著現代化和機械化不斷發展。
3.3加大對農業生產的資金投入,給予充分的政策扶持
除了上述兩點以外,我國農業種植技術和農業機械化生產的發展也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因此,政府要加大對農業生產的資金投入,給予農業生產充分的政策扶持,幫助當地的農戶掌握更多的種植技術和機械化生產的專業知識,加強種植技術的宣傳和教育工作,從而為實現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營造良好的氛圍。
綜上所述,農業種植技術與農業機械化生產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要想推動二者的長期發展,就必須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種植方案,從而推動農業的健康發展。這就需要國家要給予農業生產上的大力支持,不論是在政策上,還是在資金上,都要給予農業生產充分的支持和扶持。而種植戶也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不斷引入先進的種植技術,充分利用機械化生產的優勢,從而提高農業種植的質量和效率,進而取得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只有這樣,才能全面實現農業種植技術和農業機械化生產的穩定發展,從而為我國農業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1.122404 遼寧省建平縣三家蒙古族鄉農業服務站;2.122400? 遼寧省建平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