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亞梅
林木種子在傳播過程當中出現的多種問題,直接給林木后續生長造成隱患。在多種客觀因素的影響下,林木種子傳播會出現多種缺陷與不足,所以必須從林木種子處理著手,實現對林木生產質量與水平的有效提升,逐步滿足林木正常生長的需求。在林業生產中利用科學合理的種子處理技術是林木生長的客觀需求,也是林業資源未來發展必須滿足的條件。對可持續發展觀念的貫徹與落實有推動作用,將更為良好的生存與生活環境提供給人們。
一、林木種子的處理
林業種子處理技術的好壞是促進林業發展和生產的重要途徑,必須高度重視林木種子自身特有的性質,對于種子休眠期的恰當把握。要提高林木的生產加工能力,提升總體產值,必須對林木種子進行有效的處理,才能解除林木種子的休眠期,使林木種子直接進入發芽階段,有效促進林業物種的整體發展。
二、林木種子休眠期的類型分析
1.內源休眠
胚休期就是指林木種子的內源休眠,受到種子胚自身的影響,內源休眠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現象。有一些種子的休眠狀態會在外表形態上有所體現,而有些種子則是通過生理上的形式來體現催眠,部分種子還存在兩種方式并存的問題。林木果實自然剝落脫離母株上即可說明其成熟。對于發育不完全成熟的種子來說,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后才可以獲得成熟的胚,這種休眠形式就是只胚體休眠。
2.林木種子的外源休眠
林木種子的外源休眠是指植物包被的種胚所導致的植物種子休眠,這種休眠狀態可以是果皮休眠、種子表皮休眠,還可以是種子的胚乳休眠;應根據不同的植物類型而定。
三、林木種子安全儲藏分析
1.密封干燥儲存法的應用
在種子儲存期間,保障外界濕度以及空氣不會對種子造成影響就是密封。干燥儲存法儲存過程當中注意與外界空氣隔離,這種方法可在較長時間內保持種子的干燥狀態不會受到破壞。長期保存或者短期干燥儲存的種子都可利用密封干燥儲存法進行儲存。低溫促使發芽能力降低的種子也可利用該種方法進行儲存,最為明顯的就是榆樹和柳樹。
2.干燥儲存法的應用
在劃分干燥儲存法時,可將林木種子的儲存時間作為依據,也可通過種子含水量進行劃分,劃分結果為常規干燥法以及短期干燥法兩種。含水量相對較低的種子需要利用干燥環境進行儲存,該種種子則可利用常規干燥法儲存,而短期干燥法則用于秋季完全成熟種子的儲存工作當中,這類種子一般是計劃在第二年春季開展播種工作。
3.濕度保持儲存法
濕度保持儲存法適用于把種子放在一定濕度、溫度控制在0%-10%,且通氣正常的條件下儲存。這種儲存方法更適用處于標準含水量或使用干燥儲存法儲存效果不好的種子。
四、林木種子處理技術在林業生產中的應用
1.選種
林木種子的優良性會對林業生產造成直接影響,種子質量安全是直接決定樹木生長的先決條件。工作人員必須始終保持認真負責的態度,開展林木種子選種工作,挑選過程中還要提高對林木種子生產環境適應能力的重視程度。不同的林業樹木種類會對林業生產環境提出不同需求。不同樹木種類在生長環境適應性以及生長能力方面也有不可避免的差異存在。需要從選擇合適的生長環境著手,推動生產繁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對于林木種子來說,種子根須相當重要。發達的根須可以幫助種子在土壤中扎根,達到相應的深度后才能符合種子對營養提出的需求。這對林業人員提出較高要求,必須在合理考慮林木種子自身特點的基礎上開展選種工作,這不僅是有效改善林木種子成活率的有效途徑,也可通過篩選種子的方式,提升林業整體生產效率。
2.林木種子的催芽
(1)科學應用層積催芽法
部分種子存在休眠過度的問題,利用層積催芽可實現對林木種子過度催芽問題的有效改善,保障林木種子生長的迅速性。潮濕低溫的環境是使用層積催芽技術的主要范圍,促使層積催芽技術的專業技術作用與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在胚芽的后成熟方面,層積催芽法還可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在科學應用層積催芽法的基礎上,存在于胚芽中的抑制胚芽休眠物質得到較為有效的改善。通過提升種子養分含量的方式增加種子發芽的成功率。
(2)林木種子的水浸催芽法
水浸催芽方法能夠強制性控制林木種子的休眠期,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先將準備發芽的種子浸泡在水中,再利用傳統的生豆芽的方法進行種子催芽處理。使用水浸催芽法時,要嚴格把控好水的溫度和浸泡的時間。將種子倒入水中后,要立刻對種子進行攪拌處理,這樣才能保持種子的均勻受熱,在對種子攪拌完成后,將其靜置,待水溫自然冷卻后再對種子浸泡一段時間,對于二次浸泡,要把控好種子與水的比例。當種子在水中浸泡時間超過12h之后,就要換水,往復此流程,直到浸泡水變成無色之后,方可停止浸泡和換水。當完成對種子的水浸處理后,要立刻采用傳統的生豆芽法進行種子的催芽,當種子有1/3的胚芽露出后,就可以進行播種。
3.包衣技術處理
包衣材質的選擇工作需要結合樹種類型。技術性包衣以及種子包膜技術是現階段使用的兩種主要包衣技術。通過特殊性能的完化材料包裹處理種子表面就是指樹木種子的完化包衣,包衣時還要結合實際利用先進的技術與手段,在此種背景下形成的完化種子具有外表光滑以及顆粒較大的特征。按照相應的比例適當配比種子與特質的種衣劑,是種子包膜技術必須滿足的條件。在攪拌種子與特質種衣劑時,需要借助機械的外力作用,保障每一顆種子都可以均勻的粘滿藥膜,最終形成種子包衣。
相對于傳統種子加工處理方法來說,種子包衣的優勢相當明顯。不僅可以提升幼苗發育的齊全性,同時也可將生產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殺蟲劑、營養配料以及生長調節劑等,是構成完整種衣劑不可缺少的內容。也就是說需要從上述內容著手配置合理的種衣劑。在進行種子包衣處理之前,需要嚴格挑選種子,保障其顆粒飽滿,將種質良好的種子用于播種生長工作。為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對種子發芽率以及生長效果的提升,需要結合實際針對種子進行恰當的包衣技術處理。
綜上所述,人們對林木種子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在不斷改進,對于林木種子以及各種生理機能的認識及研究將更加深入,對于林木種子的處理方法將更加完善。為了提升、促進林業資源的綜合生產及再生繁殖能力,利用相應科技手段對林木種子進行深度的加工處理,才能有效提升林木種子的育苗成功率。在保證林木種子健康的基礎上,才能促進林業的生產能力,促進林業環境的健康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151800黑龍江省巴彥縣種苗繁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