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連杰 王亮
落葉松毛蟲,又叫做西伯利亞松毛蟲,是一種廣泛分布于東北地區以及河北等各省縣的一種蟲害。其除了會對落葉松造成較大危害外,還會給云杉、紅松等林作物形成較大的威脅,具有防控難、治理難的特點。落葉松毛蟲幼蟲體表呈現灰黑色,身軀兩側長有較長的絨毛,呈現灰白色。落葉松毛蟲成蟲可長至60毫米,1a1代或者2a1代。其幼蟲會在樹干根部或者樹皮中潛藏,在度過冬天的休眠期后,在第二年的三月份左右,幼蟲會爬上樹體,危害樹體上部。到6月份,幼蟲會開始化蛹,7月初破繭成為成蟲。成蟲主要危害落葉松的松針,在蟲害較為嚴重的年份,大片松針會被啃食殆盡,遠看如燒焦一般,其破壞性極強,對林業資源管理造成了極大的阻礙。
1落葉松毛蟲形成和加重的原因
1.1樹種太過單一
據筆者了解,當前我國許多地區在種植落葉松時,往往將同一品種的落葉松在同一區域內大面積種植。這樣的種植方式大大降低了當地植被多樣性,從而使當地生物多樣性受到影響而降低,使生態系統變得極為脆弱。林木本身抗災害能力也不高,一旦發生病蟲害,就會迅速蔓延,給治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
1.2過分依賴藥劑進行治理
許多地區在落葉松毛蟲蟲害發生后,往往習慣采用藥劑治療。這一方式雖然省時省力,在初期能夠起到一定的治理效果。但是,一方面長期使用藥劑治理會提升落葉松毛蟲的抗藥性,加大治理難度。另一方面,大劑量的藥物不可避免的會對林地區域的生態造成破壞,使落葉松毛蟲的天敵失去生存空間,從而導致落葉松毛蟲迅速繁殖增長,造成更大的破壞。
1.3樹木生長衰弱
落葉松的種植對林地質量有一定的要求,若不能依照適地適樹原則以及良種壯苗原則進行種植和培育,將會使落葉松的長勢衰弱,易受到蟲害威脅。
1.4蟲害防治理念落后
在林業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林業病蟲害問題日益嚴峻的同時,防治技術手段的進步卻顯得非常緩慢。從現狀來看,許多地區依舊以藥物防治為主要防治手段,對于植物保健、轉基因優質樹種以及生物防治手段的應用都還處于起步階段,已經難以適應當前的林業治理需求。
1.5治理不徹底
在落葉松毛蟲的治理過程中,由于各林區所歸屬的地區有所差異,治理時存在溝通不及時、不到位等情況,致使落葉松毛蟲治理工作難以統一開展,這給落葉松毛蟲的有效全面治理形成了阻礙,往往不能徹底的完成治理。
1.6預防不到位
許多地區林業管理部門對森林病蟲害危害重視程度不高,對落葉松毛蟲的監測和預警工作落實不到位。有些地區甚至沒有專門進行病蟲害監測的隊伍,這給落葉松毛蟲的出現和擴散留下了可乘之機。
2落葉松毛蟲綜合防治措施
2.1分類防治
實現對落葉松毛蟲的治理,首先要對林區進行分類。按照落葉松毛蟲發生的規律,將林區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各部分為經常發生落葉松毛蟲災害的區域,對該區域的落葉松毛蟲預防要加強重視,除了對該區域的監測要做到及時和充分,在蟲害發生時,也要對其進行區域化治理,避免落葉松毛蟲災害蔓延到其他區域。第二部分為偶爾發生災害的區域,該區域的落葉松毛蟲蟲害防治,主要以加強落葉松毛蟲天敵的保護為主,利用好生物防治手段,降低該區域落葉松毛蟲的產生幾率,同時控制其可能造成的破壞。第三部分為沒有發生過落葉松毛蟲災害的區域,該區域可以適當降低監測力度,將更多的精力轉移到另外兩個區域。對落葉松毛蟲的防治,主要以優化種植結構為主,逐步提高該區域對落葉松毛蟲的抵抗能力,盡可能確保其不會產生落葉松毛蟲。
2.2強化監測力度
對落葉松毛蟲的預防和治理,要充分了解其習性,做好監測和預測工作,在落葉松毛蟲出現的第一時間做出應對,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當災情已經大面積發生使,要隨時對其變化情況進行觀察,做好分析報告,為治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全面及時的情報。
2.3生物防治
2.3.1采用微生物防治技術
微生物治理手段要結合當地的生態特征,一般我們會采用蘇云金桿菌對落葉松毛蟲進行預防和治理。其在對3齡幼蟲的防治中,能夠發揮較好的效果。在使用蘇云金桿菌進行防治時需要注意其對生長環境的要求,一般需要在25攝氏度的環境中進行培育,施放量為每公頃500~1000萬UI,雨季不宜使用。施放方法按照需求范圍可進行飛機低空噴霧、林間人工噴霧或者噴粉等不同方式。另外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在施放的蘇云金桿菌中摻入適量洗衣粉能夠有效提它的存活率。
2.3.2利用益鳥防治
落葉松毛蟲防治中,還要利用好林區益鳥,發揮他們治理蟲害的作用。可以通過設置人工鳥箱的方式,招引更多的益鳥進駐林區。人工鳥箱的設置一般選在每年的3月份,這一時間正是益鳥筑巢的時間,有較大概率招引到益鳥。鳥箱設置密度按照每公頃5個為宜。鳥箱的規格則一般設置在15cm直徑,進深30cm的圓桶狀為宜。此外還需注意鳥箱的顏色要與樹林融為一體,太過顯眼的顏色反而會讓益鳥遠離。鳥箱應迎風設置在支干上,距離主干約一米。
3加強營林技術管理
第一,營造混交林。在落葉松栽培種植中,采用針葉林與闊葉林混種的方式,提升林間樹種多樣性,在豐富林區生物多樣性的同時,能夠有效提高林木本身的病蟲害抵抗能力。第二,加強封山育林。關鍵是要堅決禁止濫砍濫伐,同時加快林區結構改造。第三,林業管理部門可以加強與附近區域相關部門的合作,共同開展落葉松毛蟲防治工作。
總的來說,落葉松毛蟲的預防治理工作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很難徹底根絕。作為林業部門,我們應該加強對落葉松毛蟲災害的重視,對其發生條件、危害方式都需要有詳細的了解。要通過合理對林區進行分類、強化監測力度等方式,以及采用生物防治、益鳥防治的手段,積極進行落葉松毛蟲的預防和治理。還應加強營林管理,多方面綜合開展防治手段。如此才能夠有效預防和控制落葉松毛蟲災害,確保林業資源免造破壞的同時,維護林區的生態穩定,促進林業產業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134000吉林省通化市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