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英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也對自然環境造成了破壞,大量森林遭到破壞,缺少了植物的保護,也出現了水土流失嚴重的問題。因此,為了恢復良好的生態環境,也為了林業資源可以滿足經濟發展需求,林業部門應該對森林培育技術加以重視,提高森林培育管理工作的效果,進而增加森林覆蓋率,保證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林業部門能也加大森林培育技術的研究力度,完善森林培育管理制度,最終保證森林培育的科學化、規模化。目前我國在林業產業方面,已經進入一個穩定的發展階段,林業發展主要以保證生態平衡為主,在確保森林內生物與植物的多樣性的前提下,提高木材的產量,滿足社會發展對木材的需求。
一、 森林培育技術中的樹種培育技術
森林培育技術中的樹種培育工作是重要環節之一,只有保證選取的樹種能夠適應當地環境,才能保證最終森林培育的效果,進而降低森林培育工作的投入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我國的樹種培育工作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在樹種培育方面的研究中,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在樹種培育方面,其中以杉木的樹種培育成果作為顯著,20世紀80年代,我國的杉木培育就結合計算機技術建立了大型的試驗基地,主要進行杉木品種的改良與優選工作,在研究中,杉木的品種也根據森林培育工作所選地理區域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栽培體系。
在進行樹種培育工作時,需要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來決定選擇的樹種,通常在北方地區多選用杉木、紅松這類針葉樹,對于低海拔南方地區多培育闊葉樹,通過合理的樹種選取,可以有效的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由于所選取的樹種不同,其生長的特性也有所不同,需要結合樹種的生長特點選擇最合適的種子處理方法。例如:北方地區的樹種多選用杉木類,使用杉木進行森林培育工作時,多使用一年生的樹苗,使用杉木的苗木需要保證高于25厘米,苗木直徑需要>0.5厘米,另外需要保證其根莖完整,苗木頂端葉芽完好無損,并且需要確保苗木沒有攜帶病蟲害。造林區域應該選擇海拔低于1000米的高度,并且應該保證種植區域沒有強風,并且需要有充足的采光。種植區域的土壤厚度應該高于1米,并且濕度不宜過高,種植區域中的土壤以黃土或紅土最佳,種植區域的坡度不宜過高,坡度不能>35°。在杉木樹苗栽種后的3-4年內,應該對種植區域進行定期的松土、除草工作,根據土壤內的營養含量情況,進行定期的施肥工作。
二、 森林培育技術中的育苗工作
在進行育苗工作時,需要進行科學規范的育苗流程,從種子的消毒處理→育苗區域的施肥→育苗區域的殺菌與病蟲害預防等環節,通過這一系列完善的育苗流程,最終可以保證苗木的茁壯生長,并且也能保證苗木生長速度一致,讓苗木整體統一規格。
首先,需要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先對種子進行篩選,剔除破損或瘦小的個體,然后使用濃度低于0.6%的高錳酸鉀溶液對種子進行浸泡,浸泡時間為15-30min,對種子進行浸泡時可以適當的將種子攪拌,浸泡后的種子應除去消毒溶液后,放入容器內進行封存,封存1-2h后即可進行播種。
播種前應該對育種區域的土壤營養成分進行檢測,根據具體情況對育種區域進行施肥,施肥的同時,也應該保證土壤的松軟,保證育種區域無雜物、無過大的土塊,并且在育種區域的土壤上潑灑15kg/畝的硫酸亞鐵。充分做好施肥和土壤消毒后,還需要根據當地是否存在病蟲害隱患,選擇是否進行預防病蟲害的藥物噴灑。
種子進行播種時,應當在育種區域翻整出播種用的地壟溝,溝之間的間距保證在20cm-25cm之間,溝的寬度為2cm-4cm,溝的深度為1cm左右,將種子播種在溝內,播種后覆蓋細砂土,覆蓋厚度為1cm左右,表層撒好細砂土后,適當的進行灑水加濕,然后覆蓋上草簾保證育種區域的土壤濕度和溫度。
在育苗工作中還可以使用容器育苗技術,這種技術使用塑料容器、紙質容器、纖維容器、粘土容器等作為苗木的容器,其容器形狀也存在不同,在選擇育苗容器時,需要根據所培育的苗木大小決定,通常選擇容器為直徑10cm-15cm,高度15cm-20cm,容積為100cm3的容器。在容器底端開有排水孔洞,保證容器內部的排水能力和透氣能力,控制容器內部土壤濕度。
三、 森林培育技術的發展趨勢
森林的規模關系到生態平衡,可以有效的減少水土流失問題的發生,因此森林培育工作關系到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保護。森林培育技術的發展應該向著集約化方向進行,在保證森林資源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基礎上,提高對森林的現代化管理,科學合理的進行輪伐作業,控制森林密度,保證森林環境可以循環的休養生息,利用先進的育苗、培育技術,縮短樹苗的生長周期,進而提高木材產量。
在進行森林培育工作時,也應該注重森林中生物、植物的保護,保證森林內部動植物的多樣性,可以結合其他林業產業,提高森林資源的利用率。例如:在森林培育區域內加入木耳、松茸、林蛙等相關種植、養殖產業,不僅可以有效的提高森林資源的利用率,還能促進森林內部生態環境的平衡,最終保證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另外,應該將培育的森林進行商業和公益的區分,保證一部分森林永久保留,有助于恢復當地的生態環境,通過商業林與公益林的區分,可以在樹種選擇時進行有針對性的選取,提高公益林樹種的多樣性,提高商業林木材品質的統一性,進而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商業林樹種的統一化,也可以實現大規模的木材生產及加工。
綜上所述,森林培育技術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林業部門應該對這項工作加以重視和深入研究,最終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作者單位:015000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國營林場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