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長福
經濟管理工作的優化,就是為了讓管理工作更加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律。在不斷完善與健全的過程中,經濟管理工作的現代化特性更加明顯。如何處理好經濟管理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還需要全面分析現代化經濟管理工作的特點以及經濟管理的發展趨勢。
1.信息技術在經濟管理中的應用現狀
1.1信息源不足
經濟管理信息化需要的是既懂經濟管理又掌握信息技術的復合型專業人才,許多企事業單位中恰恰缺乏這樣的人才,影響信息技術在經濟管理中的應用,同時由于信息收集不夠,造成信息源匱乏,自然會影響信息管理系統有效運行,對經濟管理工作助力不足。
1.2觀念落后
傳統觀念根深蒂固,一些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和工作人員并沒有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在經濟管理中的巨大價值,因而在信息管理系統應用方面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也沒有在信息管理制度上下功夫,因而信息管理系統作用未得到有效發揮。
1.3信息管理體系不健全
信息技術要完全融入經濟管理中,完善的體系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企事業單位未能結合自身狀況健全信息管理體系,影響信息技術作用的發揮,導致經濟管理許多環節缺乏規范性和制度約束,影響經濟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提升。
2.信息技術在經濟管理中優勢
2.1傳統經濟管理方式的劣勢
傳統的經濟管理主要以手工方式進行統計分析,各種核算和報表到月終匯總才能對上一月的經營狀況有一個準確的把握,因此月中的各種費用出入中的差錯、欠收、漏收等問題并不易及時發覺,等發現問題再去處理往往變成“事后諸葛亮”。
2.2信息技術在經濟管理中的優勢
2.2.1有利于科學決策。傳統管理方式下,工作人員將經濟管理的重點放在成本、利潤的統計計算方面,而無法兼顧人工、材料等項目的評估,由于經營管理方面的不全面,增加了經濟管理整體決策的風險性。然而信息技術的應用,將所有經濟管理中的因素都納入到統一的框架內,為經濟管理提供更加全面的數據資料,有利于決策的科學合理性。
2.2.2減少誤差,提高準確性。一般情況下,信息準備和發出在時間上存在一定誤差,而采用信息技術可以讓信息從輸入、處理到輸出統一在一個系統[1]里面,這樣可以避免人工統計計算的誤差;另一方面,通過網絡可以隨時核對信息數據,即使出現差錯,也能按照程序進行更正,避免因人工管理的滯后性帶來各種問題,因此應用信息技術可以減少誤差,提高準確性。
2.2.3有助于提高服務質量。在傳統管理模式下,很難避免暗箱操作,特別是在服務性行業中一些內部人員可以利用職權營私舞弊。但是在信息管理系統中,每個人的權限被嚴格界定,進入數據庫要憑密碼,不同的人密碼不同,這樣就提高了數據安全性,減少了越權舞弊行為。
2.2.4提高經濟管理效率。企事業單位內部各部門科室之間通過網絡進行信息交流,縮短了信息傳遞的時間,有助于規范管理流程,加快業務處理速度,提高經濟管理效率。經營部門通過外網與客戶溝通,同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3.信息技術在經濟管理中的應用技巧
3.1加強協調
經濟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求方方面面的配合和協調,為此企事業單位要加強信息管理體系建設,對經濟管理工作進行統一規劃,制定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和合理的經濟管理運行機制,重視經濟管理中的數據分析,為經濟管理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經濟管理中的優勢作用。
3.2創新觀念
只有正確的觀念才能產生正確的行動。作為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和工作人員,首先要從思想上認識到信息技術在經濟管理中的巨大作用,然后在行動中堅定地將其付諸于實踐,努力推動信息化建設,完善信息管理體系,充分用好信息技術這一平臺,推動經濟管理高效運行,為企事業單位的發展盡其所能。
3.3搭建平臺
信息化建設必須搭好平臺,這包括信息技術應用的規劃、有效整合企事業單位內的各種信息、建立統一的管理標準及數據規范等方面,為經濟管理信息系統運行創造良好的環境,為此企事業單位要科學合理地配置資源,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推動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對資產進行統一核算,對資產進行有效管理,實施全面績效考核,促進經濟管理健康有序發展。
3.4提升素質
擁有高水平、高素質的人才對于經濟管理信息化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事業單位應注重對人員的培訓,加強信息技術和經濟管理知識的學習,提升他們的素質和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引進和吸收高素質復合型人才,迅速提高企事業單位技術層次,為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提供可靠的保障。
綜上所述,在經濟管理中應用信息技術既是大勢所趨,也是企事業單位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實需求。為了利用好信息技術的優勢,企事業單位應該認識到現存的不足,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念,整合各種資源,為信息技術在經濟管理中發揮優勢創造良好的條件。
(作者單位:164700黑龍江省拜泉縣財政投資評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