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陽
摘 要:當前,社會對教師的要求、教師自身發展的需求、網絡研修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新途徑這3要點促進了教師網絡研修的發展。文章主要通過對“江西教師工作坊”參訓教師進行有關于教師網絡研修的調查,采用隨機抽樣調查的方式,對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了解教師對網絡研修行為和態度,匯總教師在網絡研修中遇到的問題,分析教師網絡研修的優勢和不足之處。
關鍵詞:網絡研修;教師;教師專業發展
近年來,隨著教育大眾化規模的擴大,教師資格證書制度的推行,學校教師數量激增,教師隊伍迅速壯大。為人才的培養帶來了契機,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我國教育部提倡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創新,大力提倡深化教師培訓工作。在職教師再教育成了教師專業發展的一項需求。
就目前的情況看,我國對學校在職教師的再教育依舊主要采用理論教學形式,實踐部分很少。同時還存在著理論知識內容陳舊、單一,展現形式不夠豐富,距離導致參訓教師之間的交流協作幾乎為零的問題。早在1989年,國外的布朗等學者就認為,學習是基于廣泛學習共同體的社會性建構行為,學習是需要與同伴學習者和教師專家等豐富資源的支持展開充分的溝通[1]。而網絡研修克服了距離問題真正促進了教師之間的交流探討,并提供了豐富資源。它作為一種新型再教育模式,在教學內容形式方面成了教師專業發展的新途徑。
本文通過對在職教師網絡研修的態度行為進行調查研究,分析當前在網絡研修中對于教師專業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的特點以及不足之處,繼而揚長避短。
1 調查實施
1.1 調查背景
“國培計劃”:我國教育部、財政部于2010年啟動實施了一項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簡稱“國培計劃”。我國要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國培計劃是其啟動的第一個教育發展重大項目。旨推動全國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的開展,做到示范引領、雪中送炭、促進改革。“國培計劃”主要包括“示范性國培項目”和“中西部國培項目”,本文所指的“國培計劃”主要是指示范性國培項目。
江西教師工作坊:為做好“國培計劃”,江西教師工作坊平臺服務各地教師培訓,指導各地在“中西部項目”“幼師國培”和本地教師培訓工作中開展教師工作坊研修,推進混合式再教育再培訓。
1.2 調查的對象和目的
本次研究采用網絡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對象是江西教師工作坊2017—2018年度的參訓教師,本研究所用網絡問卷面向參訓教師隨機發放。統計問卷結果顯示,收回作答問卷180份,收回有效問卷174份,有效回收率97%。問卷調查的目的是教師網絡研修發展現狀,內容涉及被調查對象的背景、參與網絡研修學習的態度與意識、學習目的、學習行為、制約參訓教師學習的高效性的因素,以及參訓教師對于網絡研修存在的期望需求等方面的問題。
本次調查的樣本參訓教師是整個江西省參訓教師隨機抽取,他們遍及江西省的11個城市。為了滿足抽樣調查步驟分層抽樣中樣本的多樣性和均衡性要求,所抽取的參訓教師們分別來自13個不同的學科,他們在小、初、高3個年級段所占的比例分別相同。在收回的174份有效問卷中,男女比例為1∶1。調查對象中82%的參訓教師年齡在39歲以下,98%的參訓教師具有大專以上學歷。
1.3 調查結果的分析
1.3.1 教師對網絡研修的態度和意識
通過調查數據(見圖1)可以很直觀地看到,一線教師對于網絡研修與教師專業發展的態度持積極向上的觀點。19%的一線教師對網絡研修持非常滿意的態度,29%的教師對網絡研修持滿意的態度,大部分教師認為教師在網絡上進行研修能夠促進自身專業發展,他們可以在網絡上學習到任教科目的專業知識、輔助教學的相關知識、教學方法、經驗或是教學法律法規,但是2%的教師對網絡研修表示非常不滿意,他們認為教師借助網絡進行研修是低效率或是無效率的,是在做無用功。
利用網絡進行再教育、再學習被視為教師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徑,網絡研修可以有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從以上調查數據分析教師對網絡研修的意識和態度已經有較高的水平。
1.3.2 教師參與網絡研修的行為表現
根據調查數據分析,參訓教師進行網絡研修時更愿意觀看微課、回答課后問題、在論壇交流以及收聽專家YY講座。其中教師利用QQ群和YY語音的比例比較高,達到66%,這反映出參與網絡研修的教師非常重視教師之間的交流協作分享,教師們希望通過網絡進行遠程交流觀點以及分享教材資源,并及時給予積極正面的反饋。
網絡研修是教師對自身進行再教育再學習的一個重要途徑,從2010年實施“國培計劃”開始,廣大的教師開始因為網絡研修的諸多優勢開始對其持接受的態度。調查顯示(見圖2),教師通過網絡研修學習到有用的教學方法、教學經驗的比例最高,達到40%。隨著信息爆炸的到來,不少教師對輔助教學的相關知識的需求不斷增大,有27%的參訓教師表示在網絡研修過程中除了學到教學方法經驗,還獲取到了輔助教學的相關知識,例如計算機知識和信息素養,這為教學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性,提高了課堂的知識傳授效率。
1.3.3 教師參與網絡研修的制約因素
從之前的調查研究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教師在網絡研修過程中可以獲取到一定的教學方法經驗以及相關知識,但是仍有一部分教師認為,網絡研修對自身的專業發展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本次調研從內外兩方面研究了制約教師網絡研修發展的主要因素。內因方面,19%的教師認為自己缺乏時間,3%的參訓教師是由于缺少電腦設備和缺乏上網條件,還有22%的參訓教師認為自己在網絡上的交流技能尚且不能使自己順利進行網絡學習中的交流和反饋等。外在因素方面,9%的教師網絡研修平臺開展活動缺乏吸引力,導致自己對不能網絡研修產生積極性,7%的參訓教師認為網絡平臺功能不強、缺少技術支持,還有36%的參訓教師對網絡研修學習效果表示懷疑,認為在線學習的質量難以保證等(見圖3)。
1.3.4 教師參與網絡研修的期望需求
要做好教師網絡研修平臺,積極響應“國培計劃”,需要不斷改進、完善。本研究收集了參訓教師對于網絡研修的期望與需求。如圖4所示:45%的教師希望網絡研修平臺能夠提供更多的教學案例和教學視頻,21%的教師比較重視網絡資源分享的豐富性與實用性,說明獲取資源仍是教師網絡研修的主要需求。據教師們的需求期望顯示,當前網絡研修平臺還有很多方面等待完善。在開展活動需求方面的調查數據顯示,除傳統的看微課自學以及協作學習,21%的教師認為需要更多的專家指導,8%的教師表示需要課題研究。反映出網絡研修活動今后已不能限于傳統意義上的網絡學習,而應該發揮創新性,提高教師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開展更加具有新穎性、實用性的教學活動,使之深入技術與課程整合方面。
2 總結與思考
2.1 教師網絡研修的成功經驗
教師網絡研修促進了學科與技術的多樣化整合。許多教師在進行網絡研修之后,摒棄了傳統課堂的教學方法,將信息技術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更多地利用技術去支持專業學科內容,做到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學科與技術相互融合。
教師網絡研修使教師專業發展意識強烈。教師是具有較強的專業發展意識的一類群體,在網絡時代的今天,教師對在線專業發展抱有較積極的態度,一線教師們希望利用網絡技術來解決距離導致的不方便,高效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
教師網絡研修豐富了教師間的交流協作和資源分享。通過網絡研修,一線教師們可以遠程學習專業教師微課,在教師網絡研修的平臺上可以通過論壇、YY講座與其他教師進行遠程討論交流教學經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實現了與專家名師的對話,全方位解讀名師,互相交流感受名師教學中的精彩,從而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專業引領[2]。
通過本次調查研究,我們對教師網絡研修發展現狀有了初步的認識。一線教師自身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大多數教師贊同這種形式的網絡研修學習以及再教育,促進自身專業發展。但同時也發現許多問題待解決。
2.2 有待改進之處
網絡研修內容缺乏吸引力。網絡環境下的網絡研修活動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隨意性,當網絡研修課程資源缺乏新穎性,獨立行動的參訓教師在網上進行研修培訓時,沒有專家老師的指引,沒有其他參訓者的討論交流,容易對網絡產生模糊,導致網絡迷航,從而學習效果也不佳。最終會導致參訓教師不愿意再次進行研修學習。除此之外,要達到網絡研修效果最優化,還需要創新多樣化、更適合教師返崗后學習的網絡工具,激發教師反思的動力和學習的興趣[3]。
3 結語
本文運用了網絡平臺對教師網絡研修培訓進行調查研究,在研究中參訓教師之間圍繞著平臺,廣泛地進行了學習協作交流。對具體的網絡研修平臺江西教師工作坊進行研究,并且筆者自身也運用該平臺進行網絡研修學習,對收集來的數據有效性做出了一定的判斷,使得研究結果更具真實性。
教師再培訓是在職教師又一重要的職業起點,關系到在職教師能否在保持專業化發展的同時還不斷與時代接軌,不斷接受新知識。隨著教育信息化不斷深入,有許多在線學習平臺應用于教學培訓中,由于筆者能力有限,新模式新平臺的探索還不夠全面。例如,忽視了參訓教師在網絡研修學習過程中的一些特性,部分學員并不愿意參與教師網絡研修,自我約束力差,用中途放棄的心態對待網絡研修。雖然在職教師的培訓任務完成了一個階段,但是不光是教育領域,網絡研修還會在未來各個領域發揮越來越強大的作用,筆者將繼續對其研究,為推動中國教育的新改革獻一份力。
[參考文獻]
[1]張彥美.網絡環境下教師學習共同體的構建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9.
[2]焦曉莉.網絡研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J].中國農村教育,2018(1):19.
[3]謝強,李婷.“國培計劃”網絡研修社區的框架構建[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8(4):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