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蓓 蔣煒杰
(1雅安市雨城區人民醫院病理科 四川 雅安 625000)
(2簡陽市人民醫院病理科 四川 簡陽 641400)
GIEN如不及時發現并治療,可進展為胃癌,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既往臨床認為內鏡活檢為診斷GIEN的金標準,但隨著對內鏡活檢的深入研究發現,內鏡活檢與內鏡下切除病理診斷存在較大的差異性,診斷結果存在一定的誤差,進而貽誤患者的治療,因此,精準的組織學診斷結果對治療方案的選擇具有重要意義[1]。本研究旨在探討內鏡活檢與內鏡下切除病理診斷GIEN的差異。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53例GIEN患者。其中對照組男28例,女25例;年齡48~64歲,平均(56.16±4.14)歲;均行內鏡活檢與內鏡下切除病理診斷。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入選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組醫師行內鏡下切除術,術前均接受超聲內鏡檢查(EUS),查看有無固有肌層侵犯及淋巴結轉移灶,術后病理由我院2名高年資病理學專家進行評審,最終診斷標準為術后病理檢查結果。
內鏡活檢結果顯示,53例GIEN中,低級上皮內瘤變(LGIN)14例,高級上皮內瘤變(HGIN)31例,早期胃癌(ECG)8例;內鏡切除病理檢查結果顯示,LGIN為8例,HGIN為23例,ECG為22例,見表1。內鏡活檢診斷結果見表2。

表1 內鏡活檢與內鏡切除病理診斷結果(n)

表2 內鏡活檢分型診斷GIEN效果
如何快速而準確地對GIEN進行組織學診斷已成為臨床學者關注的重點話題,目前常用的診斷方法包括內鏡活檢與內鏡下切除病理診斷,但兩種檢查方法存在較大差異。
本研究結果顯示,內鏡活檢與內鏡下切除病理診斷結果對比,內鏡診斷效果較差。提示內鏡活檢診斷GIEN與內鏡切除病理結果的差異較大,內鏡活檢與內鏡下切除病理相比存在較大差異的原因可能包括:①病變大小與形態,相關研究指出,兩種檢查結果的差異與病灶表面充血、病變直徑>2cm具有密切關系,故內鏡活檢時,診斷醫師應對此類情況加以重視;②活檢標本,取材位置不準、過淺或取材數量過少均是影響診斷準確性的主要因素,故對可疑病變診斷時,應深部取材、多點取材,并可借助放大內鏡、染色等技術進行檢查,以提高診斷的準確率;除此之外,還應提高胃鏡診斷醫師的診斷技術,提高對病變性質的認識,加強對相關診斷標準的掌握,提高正確分析判斷能力[2-3]。
綜上所述,內鏡活檢診斷GIEN與內鏡下病理切除診斷具有較高的差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