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躍
(貴航集團302醫院腫瘤科 貴州 安順 561000)
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間收治的126例腫瘤患者為對象。其中,男性患者為68例,女性患者為58例。患者年齡范圍在15~60歲,平均年齡為(42.36±5.59)歲。病例包括:25例乳腺癌,35例肺癌,5例食道癌,5例宮頸癌,10例鼻咽癌,46例直腸癌。
對腫瘤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統計,依據患者在治療期間所選擇的抗腫瘤藥物類型分組,主要為:細胞毒性類藥物組(35例)、調節激素平衡類藥物組(52例)、調節生物反應類藥物組(39例)。對比使用何種類型的抗腫瘤藥物對腫瘤患者臨床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對腫瘤患者的年齡區間進行劃分,以15~29歲為青年組(21例),以30~45歲作為壯年組(52例),以46歲以上作為中老年組(53例)。對比各年齡層患者在使用抗腫瘤藥物之后的臨床不良反應發生率。
錄入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與統計。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針對患者使用不同類型抗腫瘤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調節激素平衡類藥物組最高達96.15%,其次為細胞毒性類藥物組為85.71%,最后為調節生物反應類藥物組為69.23%。組間比較結果差異顯著,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類型腫瘤藥物對腫瘤患者的臨床不良反應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類型抗腫瘤藥物對腫瘤患者的臨床不良反應比較[n(%)]
從使用抗腫瘤藥物的不同年齡分組來看,壯年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最低76.92%,其次青年組為85.71%,中老年組的發生比例最高達到了92.45%。組間比較結果差異顯著,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段腫瘤患者采用抗腫瘤藥物的臨床不良反應占比結果見表2所示。

表2 不同年齡組腫瘤患者的臨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n(%)]
抗腫瘤藥物都均有一定的毒性,在殺傷癌細胞的過程中,也容易引發健康組織細胞受到致命傷害,因此也容易在臨床用藥過程中產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通過抗腫瘤藥物與其輔助用藥的搭配,謹慎地使用預防性藥物,可以有效降低抗腫瘤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增強腫瘤患者的臨床用藥依從性,確保腫瘤患者的生命尊嚴。因此,需要更為精準的對比采取何種類型的抗腫瘤藥物對患者發生不良反應比例更高,以及抗腫瘤藥物對不同年齡段腫瘤患者的不良反應占比。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針對患者使用不同類型抗腫瘤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調節激素平衡類藥物組的發生比例最高達到96.15%,其次為細胞毒性類藥物組85.71%,最后為調節生物反應類藥物組為69.23%。組間比較結果差異顯著,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使用抗腫瘤藥物的不同年齡分組來看,壯年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最低76.92%,其次青年組為85.71%,中老年組的發生比例最高達92.45%。組間比較結果差異顯著,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針對腫瘤患者選擇抗腫瘤藥物,需要重點關注青年和中老年群體的藥物不良反應,同時盡量在患者出現不良反應時更換藥物,將臨床用藥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控制在合理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