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鳳瓊
(沐川縣人民醫院護理部 四川 樂山 614500)
隨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不斷應用,相比較傳統術式具有創傷小、內環境干擾程度輕、恢復快等優勢,成為現階段膽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療“金標準”[1]。但往往該術式臨床應用期間,術后會出現一系列并發癥,早期不予以有效措施干預,會影響到患者術后預后情況,延長住院時間,增加醫療費用。相關研究表明,通過人性化手術室護理干預,期間針對患者手術期間遇到問題予以有效措施干預,能促進患者術后良好恢復[2]。本文就膽囊切除術患者開展手術室人性化護理干預臨床療效進行以下探究,具體如下。
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收入膽囊切除術患者共計80例,按照隨機數字排列表法分為兩組各40例,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膽囊切除手術標準;②無影響本次試驗開展相關疾病;③經過患者、家屬同意后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資料不全者;②無凝血障礙、手術禁忌癥;③一般資料不全者。對照組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27~66歲,平均(42.6±3.1)歲,觀察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26~68歲,平均(43.1±3.4)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意義(P>0.05)。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詳細了解患者一般病情狀況,及時告知患者、家屬相關注意事項,同時術式開展中可協助醫師做好麻醉工作,擺好患者體位,同時監測患者病情變化狀況,后續配合臨床開展搶救準備工作。術后及時將患者安全返送病房,與病房護士做好交接工作。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手術室人性化護理,具體如下:①術前:術前與患者做好交流溝通,掌握患者是否存在手術禁忌癥、藥物過敏史,同時了解患者不良情緒變化做好心理疏導、安慰鼓勵,可進一步緩解焦慮、抑郁情緒,做好心理疏導、安慰鼓勵工作,為患者講解成功案例,提升患者治療信心。②術中:當患者進入手術室過后,及時安排好術前訪視工作,與患者熱情接待,感受到親人關懷。因患者術式開展中患者處于麻醉狀態,一旦體位進行體位變換時動作保持輕柔,注意做好保暖工作,期間嚴密監測生命體征變化情況,一旦出現不適感及時與醫師做好溝通,保證術式順利進行。③術后:術式完成后對患者皮膚血污做好處理,保護好患者隱私部位,期間防止患者蘇醒過后出現意識喪失造成墜床風險,等待患者蘇醒過后告知患者手術結果,仔細詢問患者術中感受。若患者治療期間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及皮下氣腫等反應,應及時告知醫師做好處理。
比較兩組患者術中相關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住院時間。
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住院時間少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意義(P<0.05),見表。

表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住院時間比較(n)
隨著現階段居民生活水平不斷上升,臨床膽囊相關疾病發病率隨之上升。往往多見膽囊疾病常見為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膽囊息肉等。隨著微創技術不斷發展至今,腹腔鏡術式成為現階段術式開展重要手段,用于膽囊疾病干預中效果明顯。腹腔鏡術式不僅利于醫師直觀操作,充分將術野暴露出來,可避免結石殘留及膽管損傷狀況發生。現階段部分患者對腹腔鏡術式認知不足,因此,術前會因術式開展造成焦慮情緒,影響到術式正常開展,因此,有效護理干預開展顯得尤為重要,利于患者及時掌握相關知識,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3]。
本文研究表明,對臨床膽囊切除術患者開展手術室人性化護理干預,能有效縮短手術操作時間、術中出血及住院時間,與對照組比較,P<0.05。術前通過有效溝通、交流,及時掌握患者是否存在手術禁忌癥,進一步做好溝通、交流,依據患者不良情緒變化狀況做好疏導工作,為患者講解成功案例,提升治療信心。術中術式開展中依據手術操作中醫師要求,變化體位過程中保持輕柔,并做好保暖工作,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術后清理患者皮膚,保護隱私,患者清醒后詢問患者手術結果,一旦出現異常狀況及時告知醫師做好處理[4]。
綜上所述,膽囊切除術中開展手術室人性化護理,能有效改善預后,提高治療療效,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