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璐
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現在社會的難題,綠色成為時代的主題,對于廢舊物品的再制造處理成為解決環境問題的一個小突破點,所以基于再制造閉環供應鏈的研究對解決當前廢舊物品回收問題具有實踐意義。本文從政府補貼政策、獎勵機制、以舊換新補貼、雙渠道回收模式的研究等四個方面進行分析總結,通過對再制造閉環供應鏈相關文獻的研究,找出文獻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未來可以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關鍵詞:閉環供應鏈;政府補貼;獎懲機制;以舊換新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環境資源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壞,我國政府在環境保護方面越來越重視,于是在政府的提倡下,我國將廢舊物品的回收再制造問題的研究提上章程,所謂的回收再制造就是在保持物品原來特性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拆卸、檢修、替換加工,使得物品能夠回到原來的應用水平上。這樣既節約了資源又避免了浪費,還節省了消費和制造成本。
國內學者們根據我國的發展現狀對閉環供應鏈進行了諸多研究。分別在政府補貼政策、獎懲機制模式、以舊換新模式、雙渠道回收模式、第三方回收模式做出一些研究。
二、關于政府補貼政策的研究
近年來,關于供應鏈的政府補貼問題受到頗多學者的關注,貢文偉等研究了政府補貼下競爭閉環供應鏈回收再制造決策模型,他是基于政府對制造商廢品回收做出補貼和不補貼兩種政策的情形,分析零售商和第三方廢品回收商在互相具有價格競爭條件下,由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廢品回收商組成的再制造閉環供應鏈在決策前和決策后的最優策略變化。那么在閉環供應鏈競爭環境下,政府補貼效率如何呢?徐兵等對閉環供應鏈在互相競爭下的政府補貼效率問題進行了研究,構建了兩條分散式閉環供應鏈的競爭決策模型,在政府補貼下,政府、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三階段博弈模型,以及基于經濟-環境效益最大化的回收模型,通過研究給出了實現經濟-環境效益最大化的政府補貼策略。但是,在閉環供應鏈系統中,各方利潤仍然存在不均衡現象。辛廣茜等運用政府激勵的方法,引入激勵函數,構建了考慮政府補貼的第三方回收再制造閉環供應鏈模型,分別對制造商、銷售商和第三方他們各自的運作規律進行分析和研究,同時在政府補貼方式下,對整條閉環供應鏈做了深入研究,發現分散決策模型下,閉環供應鏈的利潤沒有達到最優,提出并設計了收益共享契約,實現了考慮政府補貼的第三方回收再制造閉環供應鏈的完美協調。林杰等研究了政府補貼對閉環供應鏈各成員利潤分配的影響,以家電以舊換新為背景,分別對供應鏈各成員有無財政補貼時的利潤進行比較,得出政府財政補貼可以促使閉環供應鏈的成員利分配格局發生轉變,在刺激產品市場的同時擴大了閉環供應鏈的規模。在政府補貼機制的影響下雖然可以提高各方利潤,并使得閉環和供應鏈系統利潤最大化,但是我們還應將環境因素考慮在內。汪傳旭等在政府補貼下,針對雙渠道銷售和回收閉環供應鏈,研究了有無碳排放限量兩種情形下政府決策和供應鏈決策,并比較分析了兩種情形下的決策結果,分析了政府補貼、碳排放限額和碳排放量比值對閉環供應鏈決策的影響。孫浩等探討制造商回收模式下多期閉環供應鏈的網絡均衡問題,得出再制造轉化率的提高有利于所有渠道成員收益和消費者效用的提升,從而實現社會環境效益和企業經濟效益的雙贏,并對政府提出建議,政府應實施回收補貼及促進渠道成員之間的協作來改善閉環供應鏈的績效。
通過以上文獻,我們得出政府補貼政策無論是對制造商、零售商還是第三方回收企業,均能使閉環供應鏈各個系統提高利潤。為了使得補貼政策的績效更加明顯,建議政府加強對補貼機制的管理以實現對閉環供應鏈各個系統的比例的協調,進而在提高效益的同時帶動環境效益的提高。
三、關于獎懲機制的研究
獎懲機制也是政府提出引導企業進行有效回收的主要政策。獎懲機制,就是獎勵和懲罰機制,包含正向激勵和負向激勵,政府對達到預定回收目標和回收效率的企業給予獎勵,對沒有完成設定目標的企業給予懲罰以督促其完成目標。
在產品需求狀況未知情況下的易余胤等構建了由單一制造商、單一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組成閉環供應鏈模型,在這個模型中,引入獎勵機制,調動各方積極性,并對引進的獎勵機制進行研究,探究其對企業的影響,對供應鏈的影響,同時對比企業在這種機制下前后利潤情況,給出企業的選擇建議。為了與上述分散模式作對比分析,又研究了集中決策下的各企業的最優策略,通過計算作者確定了最優解的取值范圍,獎懲機制下獎懲力度的最優取值范圍。在此基礎上,又研究了制造商、零售商、第三方回收商三者混合回收的情況,通過研究發現制造商與零售商搭配回收效率相對較高。王銀河等在隨機需求條件下首先分別研究了制造商、零售商、第三發回收商的回收模式,在引入政府補貼機制后,又對比分析了政府補貼前后生產商、零售商、第三方回收商的利潤情況,經研究得到,引入政府補貼機制后,生產商、零售商、第三方回收商的最優利潤以及廢舊產品的回收率都提高了,這說明政府對各方的補貼機制起到了積極的效果,說明政府補貼可有效激勵生產商、零售商、第三方回收商的回收,從另一方面,這對環境保護也做出了積極的影響。
以零售商為主導的角度,余福茂等也研究了閉環供應鏈系統的獎懲機制,獎懲機制能夠有效引導制造商提高回收率,促使零售商降低零售價、制造商降低批發價。與無獎懲機制相比,引人獎懲機制有利于零售商利潤的提高,當政府規定的最低回收率較低且獎懲力度較大時,制造商利潤提高,而當規定的最低回收率較高時,制造商利潤降低。
關于閉環供應鏈定價方面,聶佳佳等在獎懲機制下,研究了回收再制造閉環供應鏈的定價和回收決策,將獎懲機制下的最優定價和回收比例與無回收再制造和無獎懲機制兩種情形下的最優定價和回收比例進行了比較。
在獎懲機制下考慮銷售努力水平因素,王小健等探究此時閉環供應鏈的協調問題,模型中僅有一個制造商和零售商,在集中和分散兩種模式下研究供應鏈的協調機制,并給出了均衡解存在的條件和獎懲力度所滿足的范圍。
此外在關注發展的同時需要結合環境情況,郭成恒等在獎懲機制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環境情況考慮碳排放差異的閉環供應鏈獎懲機制與減排策略,通過給予補貼以及減輕碳稅的方式,達到高回收率、高再制造率的雙贏局面。
綜合以上文獻,運用獎懲機制對閉環供應鏈進行管理是一個提高效率的方法,這不僅可以快速并且高效地提高整個閉環供應鏈的利潤,還能使得廢舊產品的回收率在原有基礎上再上升一個高度,這啟發我們在現實的企業競爭中可以應用這種方式,讓企業和整個行業得到優化。
四、關于以舊換新補貼的研究
“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有助于拉動內需,促進節能減排,有效利用資源以及穩定和擴大就業等。國內學者們在這方面也做出了一些研究。
李新然等探討了政府“以舊換新”補貼對閉環供應鏈的決策,系統各成員及總利潤的影響問題。首先以舊換新補貼是政府為激勵消費者將自己手中的廢舊產品進行回收所進行的激勵政策,這樣消費者不僅通過提供廢舊品獲得可觀的價格,政府還會額外給予補貼,從而大大提高了廢舊品的回收量,這對于環境保護也是有利的。他們在無政府以舊換新補貼的情況下分別研究了分散和集中模式下生產商和零售商的最優策略、回收量及最優利潤,在有政府以舊換新補貼下分別研究分散和集中策略中的生產商和零售商的最優策略、回收量以及最優利潤,然后將二者進行比較分析。然而以舊換新對不同模式的供應鏈以及當消費者結構發生變化時又有哪些影響還有待研究。馬衛民等在這些方面進行了研究,得出“以舊換新”使一些消費者受益的同時,損害了部分初次消費者的利益,但可以壯大供應鏈的規模等結論。緊接著從消費者、閉環供應鏈的規模和企業三個視角研究了以舊換新消費比例對閉環供應鏈的影響,分析了消費結構變化對閉環供應鏈的作用。
綜合以上文獻,可以看出,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的應用大大刺激了消費者,并提高了廢舊產品的回收量,而回收量的提高又進一步使得回收利潤得到提高。而且還擴大了廢舊品回收的市場份額,從總體上擴大了回收規模。
五、總結
由以上論述可以看出在政府補貼政策、獎懲機制、以舊換新補貼、雙渠道回收模式或者第三方回收模式研究方面上均能使得閉環供應鏈各方利潤以及供應鏈的總利潤有所提高。但是通過對以上文獻的分析,發現閉環供應鏈的研究還存在新的研究方向以及今后研究需要考慮的問題。
現有的閉環供應鏈僅僅局限于已知的需求下并且是單個零售商或者單個第三方負責廢舊品回收模式下進行的研究,未來可在隨機需求下,以及不同服務水平下進行研究,也可以在多個零售商和多個第三方廢舊品回收商共同領導模式下的閉環供應鏈中進行研究。
現有的閉環供應鏈研究主要是在完全信息情況下進行的研究,未來可以考慮不完全信息下的閉環供應鏈研究。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未來的研究可以將碳排放量限額考慮在內,從而有助于環境的優化。
參考文獻;
[1]貢文偉,李虎,張蓉.政府補貼下競爭閉環供應鏈回收再制造決策模型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14,28(03):120-125.
[2]徐兵,楊金梅.閉環供應鏈競爭下政府補貼效率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13,27(04):178-185+149.
[3]辛廣茜,史成東,謝云,閆厚強,路洪斌.考慮政府補貼的第三方回收再制造閉環供應鏈研究[J].工業工程,2012,15(06):70-75.
[4]林杰,曹凱.政府補貼對閉環供應鏈成員利潤分配的影響[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42(04):651-658.
[5]汪傳旭,李輝.政府補貼下考慮碳排放限量的雙渠道閉環供應鏈決策[J].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57(02):131-142.
[6]孫浩,張桂濤,鐘永光,達慶利.政府補貼下制造商回收的多期閉環供應鏈網絡均衡[J].中國管理科學,2015,23(01):56-64.
[7]易余胤,梁家密.獎懲機制下的閉環供應鏈混合回收模式[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14,20(01):215-223.
[8]王銀河,王旭.隨機需求和獎懲機制下的閉環供應鏈決策模型[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3,30(10):2927-2931.
[9]余福茂,徐玉軍.零售商主導閉環供應鏈的獎懲機制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4,22(S1):491-495.
[10]聶佳佳,王文賓,吳慶.獎懲機制對零售商負責回收閉環供應鏈的影響[J].工業工程與管理,2011,16(02):52-59.
[11]王小健,楊志林.獎懲機制下考慮銷售努力的閉環供應鏈協調[J].大學數學,2015,31(05):33-39.
[12]郭成恒,丁雪峰.考慮碳排放差異的閉環供應鏈獎懲機制與減排策略[J].統計與決策,2014(13):54-57.
[13]李新然,吳義彪.政府“以舊換再”補貼下的差別定價閉環供應鏈[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5,35(08):1983-1995.
[14]馬衛民,趙璋.以舊換新消費比例對閉環供應鏈的影響[J].運籌與管理,2014,23(0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