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河南省是我國農業第一大省,位于“一帶一路”戰略重要節點,農產品跨境電商發展逐漸成為新的國際貿易模式,將大大助推河南省農業現代化、產業化發展和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結合跨境電商視角下河南省農產品物流發展的現實狀況和存在的問題,通過綜合分析提出河南省農產品跨境電商物流體系優化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跨境電商;農產品;物流體系;優化
伴隨著鄭州獲批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河南省跨境電子商務得到了蓬勃發展。同時,也催生了跨境電商物流業的起步與發展,適應跨境電子商務流程中對跨境國際物流行業的服務需求。作為全國農業大省的河南,其農產品跨境電商交易量在不斷攀升。所以,大力發展河南省農產品跨境電商物流業,降低跨境農產品物流環節中的成本和費用,對河南現代農業經濟的發展以及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河南省農產品跨境電商物流發展的現狀
2013年,鄭州成為國家首批跨境電商試點城市之一。2016年,鄭州獲批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鄭州電子商務和跨境電子商務依托區位優勢和海關優勢,在跨境電商領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借助鄭州航空港、鄭歐班列開辟出的全球快速立體物流鏈,河南省跨境電子商務貿易快速發展。河南省已有跨境電商主體及輔助企業747家,這中間電子商務企業有346家、電子商務平臺企業有242家、配套相關企業34家、物流運輸企業有17家、報關業務企業有27家,以及其他相關聯服務企業。跨境物流的主要模式包括國際郵政小包、國際快遞、國際專線物流和海外倉等形式。跨境物流小件商品一般選擇快遞或空運,一般不需要報關和清關,能夠提供門到門服務。大宗商品一般是走海運或鐵路運輸,需要單證,辦理相應清關手續,時間相對較慢,但價格便宜,是農產品跨境物流中選擇較多的運輸方式。農產品跨境電商物流作為河南省跨境電商運輸的重要部分,取得了明顯地發展,其過程包括從國內農產品生產者到境外消費者的流通,同時也包括農產品跨境電商售后服務物流過程。
二、河南省農產品跨境電商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
河南省農產品跨境電商物流已經取得了初步的發展,但是還不能滿足農產品跨境電商快速發展對物流環節的需要,制約了跨境電商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產品跨境電商物流的信息化水平不高
河南省目前大部分的物流企業從規模上看多屬于中小型企業,還沒有建立起智能化的先進農產品物流信息平臺,使得農產品跨境物流全過程中的進程不能實現實時追蹤,導致物流環節中的追溯管理機制相對滯后。由于物流企業間缺乏有效溝通,物流行業間信息技術的標準不統一,信息化水平和新技術的應用不高,流通中的供應商、物流公司及管理部門在相應環節中缺乏合理有效的配合與調節,引發整個產業鏈中上下游企業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不通暢,大大降低了物流運作的效率。
2.農產品跨境電商物流系統建設尚待完善
河南省農產品跨境電商國際物流行業發展起步較晚,對應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相對緩慢,各個環節之間功能協調性較薄弱。尚未形成一整套的能有效保障和監控農產品加工、包裝、倉儲、配送和銷售等環節全過程在內的農產品跨境電商物流體系。跨境電商物流系統建設不合理,海洋運輸、陸地運輸和航空運輸各系統之間缺乏聯系、自成體系,配套協調運行能力較弱。跨境農產品貿易的產業鏈條長,物流環節較多,致使跨境農產品的運輸物流周期被延長,增加了物流成本,導致整個物流系統的效率降低。
3.未實現全程溫控損耗較高
大部分農產品具有易腐蝕易損耗等特性,尤其是生鮮類產品還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對產品的包裝以及貨物的存儲環境都有更高的需求。所以,在整個跨境農產品國際物流運輸和倉儲過程中對環境的溫度和濕度都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需要通過全程溫控來保證農產品的品質和食品安全。由于農產品國際物流過程中涉及從供應商經倉儲、運輸、配送至消費者手中等較多環節。不同國家間農產品冷鏈物流技術手段和標準等有較大的差異,使得跨境農產品在國際物流運輸流程中對溫度很難實現完善地控制,勢必導致損耗的發生。想要在全程都實現對溫度的控制以保持農產品的新鮮度,這對技術水平要求較高,勢必會增加物流運輸的成本,因此,有些物流企業在運輸、倉儲和配送過程沒有采用全程溫控技術,導致損耗率較高。
4.農產品跨境電商的物流成本較高
農產品跨境電商具有小批量、多批次、物流鏈條長、環節多等特點,實施起來相對繁瑣,且風險較高。跨境物流通常包含國際物流段和國內物流段。由于河南省為內陸省份,需要通過陸地運輸將農產品運至沿海港口,再運輸出境,增加了海洋運輸的成本。由于目前鄭州機場的飛行航線密度不夠,航空運輸的成本最高,導致物流價格增加。同時因農產品自身的特殊性,要在整個國際物流運輸和倉儲環節中完全實現全程溫控效果,特別是生鮮類農產品的全程冷鏈運輸和儲存需求,也會導致農產品跨境物流的增加。另外,河南省跨境電商企業以及物流企業在海外的倉儲布局尚未成熟,專業化程度有待提高、信息溝通不通暢等等,這些因素都增加了河南省跨境農產品國際物流的運輸成本。
三、河南省農產品跨境電商物流體系發展的優化建議
1.構建跨境電商農產品信息平臺
跨境電商的出現和發展是建立在信息化基礎之上的,因此,河南農產品跨境電商的發展需要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當前通行的“互聯網+”就是運用先進的通訊科技手段,將互聯網技術和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的創造性新業態。在農產品信息標準化建設的推廣進程中,采用“互聯網+”技術,促使農產品跨境電商物流信息技術標準化建立。通過創建物流系統信息平臺,實現數據的互相聯通,物流信息的共享,以提升物流信息處理、整合以及集散的水平。建議由地方政府出面牽頭,聯合海關等監督管理部門、海港、陸港、空港、跨境支付金融機構、跨境電商企業、物流和倉儲企業等等相關機構和部門,破除信息壁壘,實現各方信息的互聯互通和共享,真正建立高效率的具有公信力的最優農產品跨境電商物流綜合信息平臺,促進河南農產品跨境電子商務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有效融合,推動河南農產品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
2.采用跨境電商農產品溫控供應鏈
在農產品跨境電商供應鏈網絡中涵蓋農產品貿易企業、跨境物流企業、跨境電商平臺、物流園區和倉儲基地等核心企業,需要各方參與者互相協調運行,整合農產品跨境電商物流供應鏈。由于農產品在運輸、倉儲和配送的過程中對溫度的要求較高,特別是生鮮類農產品需要恒定低溫,來保障農產品的新鮮和品質。因此,需要在跨境農產品運輸過程中采用溫控運輸工具進行貨物運輸,在倉儲過程中采取溫控倉庫進行儲存等措施,構建河南農產品跨境電商溫控供應鏈。將農戶或農場、農產品的加工企業、物流企業和物流中心、海關、檢驗檢疫局、海陸空港等各個節點企業和機構有機地整合起來,組成一個整體的實現溫控效果供應鏈。通過對溫控供應鏈的管理,加強各節點企業的協調和正常運行,有效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同時,各節點企業實施信息共享,加強溝通聯系,有利于形成管理的集成化。
3.提高海外倉建設水平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分的跨境貿易物流被外國企業所壟斷,通過建立跨境第三方物流企業或者直接建立海外倉庫來打破壟斷局面,可以有效節約物流運輸的時長,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流運輸費用,以期達到提高國際物流效率和降低國際物流風險的效果。河南農產品跨境電商的發展要求我們要重視自主物流供應鏈的建設,提高整合資源的能力和處理倉儲、庫存、分揀、配送等環節的專業程度和效率。建立海外倉有利于開拓海外市場、降低物流成本等現存的物流難題,可以大大減少傳統貿易的諸多環節,節約時間和降低國際貿易成本。海外倉有其先天的優勢,由于設立在海外,實現很多操作的本地化,有助于打破當地的貿易保護。同時,貨物存放在海外倉庫還可以規避諸如政治、文化、匯率等多方面潛在風險。
4.創建一站式物流服務平臺
在跨境電子商務業務流程中,包含很多環節,如產品的選擇、交易國家、成本核算、海關通關、清關配送等等。由于物流環節繁雜,存在的問題也有許多,比如服務項目單一、企業資質層次不同、部分物流企業有自己長期合作的運輸公司和線路,有些運輸公司對某些行業有著自己專門的行業信息獲得渠道等等,這就需要對全球物流運營和服務能力進行整合優化,整合的目的在于滿足交易者的全方位需求,因此建立一個一體化、一站式的跨境電商物流平臺,對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將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李學軍,齊道朋.“一帶一路”戰略下跨境電子商務現狀與發展研究[J].物流技術,2015(10):38-41.
[2]沈丹陽,黃金利,何仕奇.我國跨境電商物流模式研究[J].價格月刊,2015(08):39-42.
[3]楊士錦,汪銘,楊木俠.“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的研究[J].中國商論,2016(09):100-102.
作者簡介:王瑋,女,河南新鄉人,碩士研究生,新鄉學院,研究方向:國際貿易、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