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不僅對海南本地有著重大的意義,它是國家層面重大戰略的一次調整。從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動力和阻力上進行一個近似的量化分析,可以為人們提供一個較好的思考框架,動力與阻力差值決定著海南自由貿易港發展速度和將來的走向。其中對于阻力f中最大隱憂因素的提出,是想提醒海南自貿港建設中必須留下接口。
關鍵詞:海南自貿港;定量分析
海南自貿港(區),自從2018年4月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被提出以來,瞬間受到政界、學界極大的關注。學界關注的焦點集中在自貿區與自貿港的區別、以及自貿港建設的途徑等方面(包括政策的預研和配套措施的建議)。海南自由貿易港是中國大陸范圍內的第一個自貿港,其基本屬性是社會主義的,我國對此特別重視,海南自貿港從一誕生開始就具有“第一+特性”的雙重性,可這個雙重屬性增加了對其構想的難度,因為沒有現成的模板,甚至可以說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是一個典型的盲區,學者們都在自己的知識結構框架內對于未來的海南自貿港描畫出各式各樣的“草圖”,以供決策層參考或供普通市民端詳。但從筆者看到的資料上或參加過的各類論壇、會議上,沒有學者也沒有官員從定量的角度來分析海南自貿港未來的走向,這或者源于其自身的知識結構(不能分析)或者源于其價值觀(不愿分析),因此從定量角度分析海南自貿港的發展動力以及未來走向就很有必要,至少可以提供一個新的分析框架。說它是一個準定量分析,這是因為發展海南自貿港是社會活動,摻雜了較大的感情、意志、情緒等成分,參數的取值就難以精準。
一、變量的引入及模型的構建
概括來說,海南自貿港的發展無外乎取決于兩種因素:動力和阻力。首先我們引入海南自貿港的第一個變量:動力F,它表示海南自貿港發展的各種推動力的總和,在這里暫不考慮各種力量的方向(即夾角),假設它們之間只是呈一條直線的話,它則是各種分動力( 1、 2、…… n, 1> 2>…… n)的加權平均。我們設各對應動力的權重為 1、 2、…… n, 1> 2>…… n且 1+ 2+…… n=1,從這里就可以看出我們最應關注的量是 1及其權重的乘積,因為不僅因為它自身的數值最大且權重也為最大。最后一個動力 n可以趨近于0,但不等于0,等于0沒有必要考慮引入了。因為 n>0,因此F的取值范圍也在(0,+∞)。其次,我們要引入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阻力,這里我們用f來表示,同樣地,它也是各種阻力之和,我們也假設有n個阻力( 1、 2、…… n,且 1> 2>…… n),賦予的權重也是 1、 2、…… n, 1> 2>…… n且 1+ 2+…… n=1。至此,我們可以引入海南自貿港發展的動(阻)力的簡易模型了:
二、模型的分析
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左邊F與f都是一定的,m在一定的時間范圍也是一定的,則a(加速度、發展速度)的大小取決于F與f的差值大小。要想增加a正向值( ),只有減少m的值,m的極大值就是在海南全陸地范圍①(約3.5萬平方公里)遍地開花,處處都是自貿港,m就達到極限。在動力一定的情況,a值(就是發展速度)會是變小的。要想增大a值,只能在減小海南自貿港的體量值m——即改變處處開花的發展模式,而是選擇條件較為優越的地方先行鋪開運行,這樣短時間內也可以見到自貿港政策初步成果。至今為止,世界上還沒有面積如此龐大的自貿港,這對建設者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體量與速度二者難以兼得。在m確定的情況下,要想增大a值,則必須使F-f達到最大,在F一定的情況下必須使f最小化,(但f的合力組成成分中,有些因素不可靠控,政府并不是萬能的,特別是當這些阻力是來自外界的時候)。因此擺著所有人面前的任務就是要使F-f達到最大。這比讓m變小難得多。關于動力F的分析:如果其各分動力之間存在夾角,那么F有可能為0或者負數,但是在我們現行的政治體制下,這種情況基本不予考慮,只考慮在一條直線上的情況。我們先來看看數值與權重都為最大的F1,目前F1從主體上可以具體分解為執政者的意志F1'與能力F1''(F1''再細分為執政者的財力與政策力,后者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執行力),從發力的層次上可以分為F1z、F1d亦即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能力。從海南歷史發展縱向上比較,海南自貿港的 1 1肯定比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力量大得多,這反應在最高決策層的意志上面。而中國政治力量的傳遞機制會使政治力呈現遞增(層層加碼)的狀態。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海南自貿港的發展絕對會比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走得更遠,效果也會更明顯些,這毋庸置疑。這也是大多數人對海南自貿港建設充滿信心的原因。動力中最小因素Fn,這指的是海南島外、中國之內(可以看做海南周邊)的居民,他們雖不對海南自貿港建設抱有較大的熱情,但是海南自貿港的建設對他們的好處也是可以預見的,因此他們也不會漠不關心,甚至也可能在其中尋找機會。他們動力雖然小但不會為0。動力為0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域外居民”(泛指中國大陸以外的人),一般來說,他們對海南自貿港的建設是持中性態度的(無所謂),但若受不良輿論的引導或誤導,他們也可能把海南自貿港的建設視為威脅,不希望海南自貿港建設,最消極的是聽之任之,冷眼旁觀,程度嚴重一點的可能付出敵對行為(俗稱使袢子),此時他們就變成阻力f的組成成分了。
最后來分析一下海南自貿港建設的f及其組成。和分析動力因素不一樣,在阻力因素集合中,人們隨便就可以羅列出幾個來:物質基礎薄弱、缺乏建設經驗、財力不足②(其實這個更應該是動力而不是阻力)、人才匱乏、相關制度缺乏等,比較困難的是解出它們的權重系數p,在沒有同類可供參考的數據條件下,是沒法求出各個權重系數的。即使我們收集到自貿港建設的影響因素的各類數據,求出的權重未必對中特色自貿港有多大的參考作用。跳出原有的易見的阻力,還有一個隱形的、容易被忽略的而恰恰又是最大的阻力因素:自貿(區)港的存在條件漸弱。自貿港存在的條件是關稅優惠,關稅優惠意味著有不同的關稅率。在某個區域,當關稅均等(一致)了,比如歐盟,自由貿易區(港)的存在價值就不復存在了。2013年德國漢堡自由貿易區終結了它125年的歷史,這是因為漢堡自由港當初唯一的優勢就是,貨物在進港的時候不用付關稅,只有在離港的時候才付關稅。當歐盟在建立關稅同盟后,就規定了從歐盟各個地區進歐盟的貨物(即歐盟內部流轉的貨物)在一進入歐盟港區時就必須付關稅,這也就是說,而只有第三方即歐盟之外的貨物在進入漢堡原來的自由港區時是可以享受原先那個關稅優惠的,只針對很少一部分貨物適用,也就是針對那些非歐盟國家的貨物適用。原來漢堡自由港之所以存在的唯一優勢沒有了,它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漢堡自由貿易港的主動關閉,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警示是什么?它是不是意味著一種趨勢或揭示了自由貿易港存在的條件呢?推動這種趨勢的原因是什么?當今世界各類貿易糾紛不斷,各國打打談談,其最終結果必然是:關稅平等,即貿易各方采取一致的關稅率。在這種大趨勢下,自貿港的優勢會越來越弱,但從目前來看,中國要和世界大部分國家(約80%左右)實現“三零”③,估計還得有20年-30年時間,這20年-30年就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黃金時間,海南借力自貿港的建設,可以使海南整體的社會經濟水平上升一個臺階。
三、結論與展望
相比之下,模型化的量化分析可以更清晰看出海南自貿港建設中的動力因素和阻力因素,循著這個思路,我們可以增大F,盡可能減小或規避f。在這個模型中可以看出:不能搞海南島全島一哄而上的模式,因為體量大勢必影響進度a,而應該重點突破,否則的話成效不夠明顯;在文中,由于能力所限制,不能把F和f各個細分因素一一分析,一是做不到窮盡,二是沒法給出權重,而提供了一個分析框架,這是最大的遺憾。以后將在另外研究中再深入、再鋪開。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黃金時間為:關稅壁壘在80%左右的國家之間尚存。一旦大部分國家之間貿易真正“自由”了,海南自貿港的定位就會發生根本的變化,它或許可能是一個貨物集散區和現代服務區。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應該有這種思想準備,為它將來的轉型做好必要的準備。對于趨勢的隱憂正是本文成文的原動力。
注釋:
①關于m的取值,是比較困難的,暫時把海南的總體量當做m,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的是當地人口和區域面積。
②財力因素,既可以是動力也可以阻力,當財力充足就可以助推海南自貿港的建設,當財力不足則變成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阻力因素,最關鍵的是其臨界點的求解。
③三零: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各國(地區)貿易邊打邊談的最終結果是:關稅平等,三零是其中一種形式,也是趨勢。
參考文獻:
[1]張紹樂.中國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障礙、任務與對策研究 [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2019(V20):p13.
[2]李振福.我國自由貿易港的建設路徑[J].中國船檢,2017(12).
[3]于杰娜.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之政府投資項目推進策略[J].中國市場,2019(1).
[4]孟廣文,等.中國海南:從經濟特區到綜合復合型自由貿易港的嬗變[J].地理研究,2018(V37N12).
[5]田珍.中國發展自由貿易港的戰略意義與發展措施[J].國際經濟合作,2017(12).
作者簡介:雍天榮(1969- ),四川劍閣人,海南大學旅游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市場營銷和宏觀經濟等教學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