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摘 要]項目責任成本管理是有效發揮考核激勵機制,實現工程項目效益最大化,促進施工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的良好載體。責任成本預算編制則是項目責任成本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但建筑工程項目一般具有規模大、結構復雜、影響成本因素眾多等特點,要在項目實施前期做出準確的責任成本預算有很大的難度。因此,如何提高責任成本預算的及時性、準確性及合理性,成為一個有意義且富有挑戰性的課題。本文重點分析了項目責任成本預算的編制原則、程序、方法和內容。
[關鍵詞]工程項目;責任成本;編制方法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08.011
[中圖分類號]TU7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9)08-00-02
1 明確概念和作用
責任成本是目標管理理論在成本管理中的實際運用,以施工企業的目標利潤和項目預算收入為基礎,根據施工企業自身的定額消耗水平和計劃工期內能夠實現的成本降低措施及效果確定的,改變了以實際消耗為基礎的傳統成本控制理念,增強了成本管理的預見性、目的性和科學性。責任成本預算是施工企業控制工程項目成本、確定項目目標利潤率并對項目管理效果進行考核評價的依據,同時也是項目部進行責任成本分解、合理安排資金計劃、保證項目施工順利建設的依據。項目責任成本=直接費+現場經費=(勞務分包費+統供材料費+統供機械使用費)+(現場管理費+臨時設施費+其他費用)
2 制定并遵循編制原則
要使責任成本預算能真正起到控制項目成本的作用,施工企業應制定并遵循相應的編制原則。
(1)可行性原則。責任成本預算是項目部在現有基礎上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成本水平,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要符合企業各種資源條件和生產技術水平,切實可行。
(2)科學性原則。確定責任成本預算不能主觀臆斷,要收集和整理大量資料,以可靠數據為依據,通過科學的方法計算出來。
(3)可控性原則。以項目經理部對成本的控制能力為前提,確定其責任成本范圍并在此范圍內嚴格編制責任成本預算,即只有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確需發生的,在項目經理部責任范圍內且其自身可以控制的成本費用才予以計算。
(4)適時性原則。責任成本是在全面分析主客觀條件的基礎上編制的,但現實中存在大量的不確定因素,且在不同施工階段對成本管控的側重點各有不同,因此,首次責任成本預算一般應在項目開工后3個月內完成。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內外部條件不斷發生變化,從而要求施工企業根據變化情況及時調整責任成本預算,以適應項目成本管理的實際需要。
(5)統一性原則。同一時間對不同項目的責任成本預算編制應采用統一標準,以統一的施工定額水平(施工企業定額)對項目成本進行約束。同時,責任成本預算要和施工企業總的經營目標協調一致,各指標之間不能相互矛盾、相互脫節,要形成一個統一的成本指標體系。
(6)體現市場和管理要求原則。責任成本預算要充分與市場結合,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市場信息,實事求是地體現市場水平,使項目責任成本預算適應市場要求,且力求通過降耗提效等途徑實現項目效益,體現施工企業對項目的管理要求。
3 擬訂編制程序
施工企業應制定責任成本預算編制程序,指導編制人員科學、合理、快速地編制責任成本預算。筆者總結歸納如下:收集并熟悉基礎資料→梳理項目清單→列示預算項目并細化預算子目→核定工程數量→套用企業定額計算消耗量→套用工料機價格→計算直接費責任成本→計算現場經費責任成本→匯總責任成本預算→寫編制說明→復核評審。
責任成本預算編制的基礎資料較多,需收集齊全,才能編制出符合項目實際的責任成本預算,一般包括但不限于項目招投標文件、建設施工合同、項目清單、經審批的施工圖設計文件、施工調查報告、經審批的項目管理策劃書、經審批的項目變更索賠策劃書、經審批的施工方案、現行相關施工規范、施工企業內部定額、主要材料市場調查價、周轉材料租賃市場調查價和機械設備租賃市場調查價。施工企業自有周轉材料和機械設備折舊按國家、省市、行業和企業相關的政策法規執行。
4 選擇適當的編制方法
4.1 成本清單編制法
成本清單編制法是把在項目責任范圍內要發生的成本以清單的形式逐一列示,然后對各清單細目的成本進行測算并匯總,形成整個項目的責任成本預算。
4.1.1 直接費責任成本預算編制
(1)核定責任成本工程數量。按照施工企業技術部門優化后的施工圖數量,并結合工程項目特征核定清單細目的責任成本工程量;按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核定施工措施的責任成本工程量。
(2)勞務分包費。按施工企業檔核定的責任成本預算工程數量和勞務分包單價編制。勞務分包單價根據施工企業制定的內部定額并結合項目實際情況進行確定。
(3)統供材料費。統供材料是指由項目部供應且不包含在勞務分包單價中的材料。統供材料分為主要材料、周轉材料和零星材料。涉及的施工配合比由施工企業技術部門核定;材料損耗率由施工企業技術部門、物資設備部門、成本管理部門根據公司的管理水平共同確定。材料單價由施工企業物資設備部門根據當地市場情況調查確定。統供周轉材料費由施工企業物設部根據施工方案核定數量和通過經濟比選(調配或購買或租賃方案)確定的供應模式及單價計算確定,自有周轉材料的攤銷比例由施工企業物設部核定。統供零星材料費由施工企業物設部、成本部根據項目實際情況核定。
統供主要材料費=工程數量×單位消耗量×材料單價(1)
單位消耗量=單位凈消耗量×(1+材料損耗率)(2)
(4)統供機械使用費。統供機械是指由項目部供應且不包含在勞務分包單價中的機械設備。計算統供機械費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以下兩種方法。①工作量法。適用于按完成工作量計價的機械設備,按照施工企業技術部門核定的責任成本工程數量和物設部核定的機械使用費單價進行計算。②施工組織法。按照施工企業技術部門核定的機械設備配置數量、使用時間和物設部核定的配置方案及租賃單價進行計算。
4.1.2 現場經費責任成本預算編制
(1)現場管理費。現場管理費指項目在施工現場為組織和管理工程施工所需的費用,包括工資薪金、勞動保護費、安全及環保宣傳培訓費、辦公費、差旅交通費、業務招待費和竣工交驗費用等。現場管理費應根據施工企業確定的項目經理部資源配置、工期及統一的費用標準進行編制。
(2)臨時設施費。臨時設施包括拌和站、臨時便道、便橋、項目部駐地、民工駐地、水電干線路、大型水池、變電設備和索道等。施工企業在項目策劃時應先進行經濟比選,確定臨時設施實施方案和工程量,所需費用由成本部參照前述直接費成本的編制方法進行計算,或采用臨時工程費用指標進行計算。
(3)其他費用。其他費用包括測量儀器費、試驗儀器費、地方政府收費等。其中:測量儀器費、試驗儀器費按項目類型和規模與施工企業擬定的標準計算;地方政府對項目收費按有關規定計列。
4.2 預算測定編制法
預算測定編制法是以相應的項目預算編制辦法為基本編制框架,根據成本管理經驗按照體現市場和管理要求的原則,在預算定額和編制辦法的基礎上合理降低人工、材料和機械的定額幅度差或取費標準而形成責任成本預算。
4.3 經驗比例編制法
經驗比例編制法是按相應的預算定額和編制辦法在“正編正算”的基礎上,扣除“正編正算”的經驗盈利額(率)與實際相對“正編正算”的投標降造額(率)的差值部分后形成的責任成本預算。責任成本=項目收入-“正編正算”總價×(經驗盈利率-降造率)=“正編正算”總價×(1-經驗盈利率)。
4.4 現場實測編制法
現場實測編制法是對事前難以準確核算材料和設備消耗量或者實際消耗量變化幅度大的分部、分項工程,采取先估列責任成本,在實施過程中通過現場實測最終確定責任成本的編制方法。
以上4種責任成本預算編制方法各有優缺點,編制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選用。成本清單法要求有詳細的資源配置信息和完整的企業內部定額,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經費支持,但用它編制的責任成本預算詳細且準確度高,可對每個清單及其子目進行成本編制和詳細分析,便于對項目的各部分項工程進行成本控制,因此,應優先采用成本清單編制法。對個別無施工經驗、事前難以準確測算勞材機消耗量或者實際消耗量變化幅度大的工程細目,施工企業可局部采用預算測定編制法或現場實測編制法。另外,施工企業還可根據項目具體情況交叉采用成本清單、預算測定、經驗比例和現場實測等方法,經相互比較和修正,可提高項目責任成本預算的準確性及合理性。
5 結 語
項目責任成本預算是否科學合理不是某個部門或某個人所能左右的,它關系到施工企業責任成本管理體系中的各職能部門和實施任務的項目部,與項目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密切相關。在項目中標后,施工企業應及時組織施工調查和項目管理策劃,在熟悉項目情況的基礎上,摸清當地資源供應情況和價格體系,明確項目管理及分包模式、資源配置和計劃工期,完成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項目信息和基礎參數越完整、越明確,編制出的責任成本預算就越準確。另外,一個成熟的施工企業應該建立完善的內部價格信息平臺,不斷積累價格信息,從已完工程的經濟數據庫中提煉單價指標,形成企業內部定額,并按不同工程類別和不同專業建立責任成本預算模塊,是一項系統而龐大的工程。因此,施工企業領導要高度重視,各職能部門要各盡其職,通力合作,才能有效提高責任成本預算的及時性、準確性及合理性。
主要參考文獻
[1]羅翠純.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原則及措施[J].商業會計,2006(19).
[2]魏文彪.建設工程項目成本管理[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