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菁菁
[摘 要]綠色物流是物流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福州市作為海峽西岸省會城市和宜居城市,綠色物流對城市經濟發展尤為重要。目前,我國綠色物流的發展尚存在綠色物流觀念未普及、物流基礎設施不完善、物流信息化程度低、高素質物流人才缺乏、物流標準化建設發展滯后等問題。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福州市綠色物流發展現狀,進而分析了福州綠色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最后分析了促進福州市綠色物流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綠色物流;物流服務;福州市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08.064
[中圖分類號]F259.2;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9)08-0-03
0 引 言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電子商務的普及,國內物流行業得到快速發展。2005年,福建省出臺了《關于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意見》,為做大福建省物流業保駕護航,文件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梳理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并計劃到2020年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的多層次、社會化、專業化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福州市作為東南沿海地區的現代物流中心城市,物流行業的發展推動了城市經濟發展,但也給社會環境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如包裝物隨意丟棄、過多消耗不可再生資源、交通堵塞等,與可持續發展理念背道而馳?;诖?,加快福州市綠色物流建設與推廣,創造一個持續發展的物流模式,對福州市建設宜居城市戰略目標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
1 福州市綠色物流發展現狀
近年來,中國物流業全面開放,一批跨國巨頭如UPS、DHL等外資物流企業和沃爾瑪、麥德龍等國際連鎖零售企業已紛紛進駐福州市,國內如中運、中鐵等部分實力較強的物流企業在福州市均設有分公司,區域內物流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在此背景下,很多企業都選擇把物流業務交給擁有先進運作模式的國內外企業,福州市傳統物流遭遇發展瓶頸,特別是本土物流企業自身生存發展面臨重重困難。2010年,福建省政府發布《福建省促進現代物流業發展條例》,強調物流企業應開展節能減排,發展綠色物流。
1.1 推進基礎建設,完善區域物流網絡
近年來,福州市政府大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地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通過實施公路、鐵路、城市軌道、機場、港口5類重大交通項目規劃,進一步完善區域物流網絡。僅2017年,福州市高速公路建設里程達到167 km,農村公路新鋪水泥路面190 km。福州市政府特別注重完善農村區域網絡,逐步實施以農村物流樞紐站場為基礎,以縣、鄉、村3級物流節點為支撐的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網絡體系,支持在鄉鎮、農村開辟或延伸物流運輸線路,新建、改造物流營業網點。同時,針對農產品運輸難、銷售難的問題,福州市鼓勵物流企業主動銜接生產端、銷售端,發揮運輸優勢,優化農產品供應鏈,讓農產品“出得來”,解決農村物流“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難題。目前,福州市的現代綠色物流業發展總體水平位列福建省各市前列。
1.2 努力提效降本,提升物流服務水平
第一,提升運輸效率。2013年開始,福建省境內的貨運鐵路正式開啟了高鐵貨運大時代,實現速度和貨運量雙提升,企業運輸成本降幅明顯。向莆鐵路開通后,江西省通往福州市出??诘蔫F路貨運時間減少了4個小時以上,港鐵聯運運輸成本明顯降低,凸顯了高鐵物流成本的優勢。第二,推進網絡布局。福州市重點建設6大綜合物流園區、4個五六分撥中心和3大專業物流配送中心群,形成“物流園區—物流分撥中心—專業物流配送中心”3級物流運作網絡,提升物流業的運行質量,進一步降低社會物流成本。第三,創新運輸組織模式。福州市加大關鍵技術研發和推廣力度,針對運輸過程中運輸網點與物流園區中心布局存在的問題,利用交通工具的優化組合以及運輸路線的合理規劃,大力發展多式聯運、甩掛運輸和共同配送,不斷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1.3 倡導綠色理念,加強政策導向
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的通知》《福建省促進物流業發展條例》以及《關于進一步促進我省現代物流業發展的若干措施》文件精神,福州市在2016年發布《福州市促進現代物流業(含快遞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措施》,并將綠色物流納入市“十三五”節能減排的綜合工作內容。文件決定采取財政補貼方式支持物流企業實施符合要求的信息化建設、網絡布局建設、設備更新升級和節能環保技術等。另外,政府還鼓勵集約用地,優先支持公共物流園區建設,引導城區物流企業向園區集聚,促進物流項目集中布局。
2 福州綠色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綠色物流理念意識淡薄
我國倡導的環保理念已漸入社會各階層,但很多企業和市民的物流綠色化意識淡薄。一方面,很多企業僅將綠色化物流當作一種環保理念,認為綠色化生產、綠色化包裝就是綠色物流的全部,片面認為綠色物流只會增加運輸成本,不可能帶來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很多市民的綠色消費理念淡薄,無論是經營者或消費者,關注的重點是生產效益和消費享受,忽略了連接兩個終端的物流環節,實施綠色物流的積極性不高。
2.2 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
近年來,雖然福州市大力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整體物流基礎設施并不能滿足發展綠色物流的需要,物流資源利用率不高?,F代化保稅、倉儲、多式聯運轉運等設施明顯不足,物流中心、綜合貨運樞紐、物流基地建設發展遲緩,物流基礎設施之間的銜接、配套問題仍待改善,特別是新建物流基礎設施與原有基礎設施的兼容性與配套性低,導致有些資源無法使用甚至浪費。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福州市物流通用倉庫、冷庫空置率為10%,空置率較高。在綠色運輸方面,福州市地域交通運輸系統在交通運輸方式樞紐設施銜接投入方面缺乏科學性,沒有充分發揮聯合多式運輸的優勢,區域內規?;⑾到y化的冷鏈物流體系尚未形成。
2.3 技術裝備與信息化水平低
目前,福州市的物流公司雖多,但集中度不高,區域分散化,能提供整個物流操作銜接過程的企業并不多,多數企業的專業化水平低,服務意識淡薄,主要還集中在倉儲運輸方面。同時,區域大中型企業的物流信息化建設雖有進展,但從總體上看仍處于起步階段,且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信息化建設差異化程度高。此外,企業在物流信息管理方面還缺乏科學指導,建立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企業數量不多,有關先進物流信息技術應用發展滯后,綠色信息處理能力較低。
2.4 政府政策對綠色物流的規劃和引導不足
盡管福州市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關于物流發展的規劃、扶持政策,但關于發展綠色物流的可操作性措施偏少。同時,綠色物流管理相關政策與法規法律法規還有待完善,很難為規范開展綠色物流管理提供制度依據。綠色物流系統在人力資源、技術支撐、資金保障、機構建設等方面的能力還不能滿足綠色物流管理的需求,開展相應監管工作的基礎并不牢固。
2.5 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造成物流資源浪費
福州市物流屬于條塊分割、多頭管理、分頭管理體制,物流各部門之間缺少協調,物流體系內在聯系被人為分割,嚴重制約物流體系的整體統籌與規劃。其中,企業間行業、部門管理分割比較明顯,企業的社會、經濟效益受到了影響,不僅浪費了物流資源,也阻礙其邁向全面現代化的步伐。
3 促進福州市綠色物流發展的對策
3.1 利用物流資源優勢引進現代綠色物流
福州市是物流資源豐富的沿海省會城市,海岸線占全省海岸線的1/3,地處閩江下游,與臺灣隔海相望,又有許多天然良港,發展物流業具備先天優勢。作為交通運輸樞紐,福州市應深入推進“以港興市”戰略,發揮主樞紐港優勢,調整規劃布局,擴大港口規模,完善港口配套基礎設施,如通過開發建設福清灣、羅源灣等天然良港,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與國際物流企業進行合作,從而形成科技水平高的現代化港口群,把福州港發展為以中轉運輸為主,集現代化、多功能、綜合性的國家主要港口。在與國際物流合作的同時,福州市還要汲取現代綠色物流發展的最新訊息和先進物流管理方式,從而達到更快、更好發展城市綠色物流的目的。
3.2 推進綠色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在綠色倉儲方面,福州市要在現有和在建物流貨物倉庫的基礎上,科學融合功能、布局和規模各因素,設立大型批發市場、中心物流節點和現代化物流園區,形成“物流節點—物流園區—物流中心”的大規模布局,開發現有的貨物倉庫使用功能,通過發展第三方物流進一步改造落后的傳統物流業,努力降本提效。在綠色運輸方面,福州市應努力降低能源消耗、減少廢氣排放,加強各種運輸方式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多式聯運,通過對全區域貨運節點與配送中心園區進行系統規劃,銜接各種運
輸方式。
3.3 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
從規范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看,相關部門應盡快出臺操作性強的法規制度,使監管部門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強環保執法。從消費者個體來看,可以對接福州市環境保護協會等各類組織,集合福州市社會熱心人士組織宣傳活動,開展環保宣傳教育,進行專題調研,宣揚綠色物流的科學性、環保性、先進性理念,倡導社會大眾一起開展綠色物流支援活動。同時,福州市還可以采取市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普及綠色物流的有關概念,引導和鼓勵市民盡可能選擇可循環利用或者再生資源制造材料,建立物流廢棄物的分類標準、丟棄方法。在運輸寄送方面,福州市應鼓勵選擇低成本、高速度的運輸工具,以最大限度節約社會資源。
3.4 提升物流信息化、標準化水平,創新配送模式
提升信息化、標準化水平是物流企業提升物流效率,更好地利用社會資源的重要途徑。針對現代物流管理中所需的環保信息,可通過搜集先進的信息技術進行整理和儲存。物流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發展特點,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信息化戰略,注重建設有助于企業長遠發展的物流信息平臺。同時,物流企業應協同行業、客戶群及企業內部員工,聯合建立公共物流信息網絡平臺,提供相關倉儲、運輸、金融、保稅等信息,開發網上交易結算、電子物流等業務,全面提升物流信息管理水平。發展綠色物流也要勇于創新物流配送模式。在日本,建筑材料共同配送使物流成本降低了10%,建筑固體廢物的共同收集將資源循環利用率提高到98%,通過該方式不但減少了最終處理量,還降低了大量低裝載、單程運輸造成的高成本。因此,福州市要建立現代綠色物流城市,需廣泛采用新物流配送模式。
3.5 完善綠色物流政策,引導企業發展綠色物流
近年來,福州市政府針對物流行業發布了多個政策法規文件,在促進綠色物流發展方面產生了積極作用。福州市除了嚴格按照《福州市加快現代物流業(含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措施》(榕政辦[2016]253號)的有關規定,落實現代物流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外,還應根據自身狀況并參考國內外其他地區城市有關綠色物流方面的政策,完善綠色物流發展政策體系。比如,針對發展物流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廢氣污水排放問題出臺相關政策,包括提高包裝物垃圾處理、運輸車輛廢氣和船只廢污排放的收費基準等;對廢棄物回收處理的綠色物流循環系統出臺稅收優惠等相關政策;對有效實行綠色物流理念的企業物流項目給予扶持;加大政策創新力度,全力推進綠色證券、綠色貿易、綠色信貸、環境稅等一系列環保經濟政策的研究。
主要參考文獻
[1]嚴敏琳,李恩偉.淺析福州市綠色物流與可持續發展[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3(9).
[2]丁喻珺.完善福州市區域物流信息平臺建設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4.
[3]陳牧.論福建綠色物流事業中政府責任的承擔[J].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2).
[4]賈曉波.淺談我國發展綠色物流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信息,2011(31).
[5]劉明遠.福州港港口物流發展戰略研究[J].物流工程,2011(11).
[6]高鳳蓮.綠色物流在發展循環經濟中的地位與對策[J].中國流通經濟,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