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市場監管部門近日從行政審批、政策支撐、監管執法、優化服務等方面整合推出多項舉措扶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創新創業創造活力。在行政審批方面,陜西省將重點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制度改革等五項改革,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在政策支撐方面,陜西省通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強化計量管理能力建設等七項扶持措施,促進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在監管執法方面,陜西省將從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強化反壟斷執法等七個方面入手,為民營經濟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在優化服務方面,陜西省提出實行工商登記全程電子化、開展專利幫扶救濟等六項服務措施,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便利。

近日,《甘肅省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若干措施》正式印發實施。《措施》旨在進一步優化我省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環境,激發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創業創新活力,推動全省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措施》分為優化營商環境、加大財稅支持、強化融資服務、降低經營成本、加大培育力度、強化人才支撐、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加強組織保障等8個方面共58條。其中有30條政策措施是對國務院、相關部委以及省委省政府近期出臺的措施進行了細化,在此基礎上,緊密結合甘肅省中小微企業發展實際,又增加了28條具體舉措。

寧夏將建立并推行覆蓋城鄉全體勞動者、貫穿勞動者就業就學各階段和成長成才全過程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實現培訓對象全覆蓋、培訓補貼全覆蓋、評價激勵全覆蓋、服務保障全方位。自治區政府印發的《關于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實施意見》要求,寧夏將以政府補貼培訓、企業自主培訓、市場化培訓為主要供給,以公共實訓機構、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職業培訓機構和行業企業為主要載體,以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創新培訓為主要形式,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同時,寧夏將通過實施“春潮行動”、技能脫貧千校行動、“雨露計劃”、失業支持等計劃,對重點群體實施就業技能培訓。

日前青海省制定出臺《關于大力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的實施意見》,旨在通過一系列培育扶持措施,力爭到2020年,全省社區社會組織發展初見成效,城市社區平均擁有不少于10個社區社會組織,農村社區平均擁有不少于3-5個社區社會組織。再利用5到10年,使社區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支持措施更加完備,整體發展更加有序,作用發揮更加明顯,成為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有力支撐。《意見》結合青海實際,提出了全省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的總體目標,并從培育、管理、扶持等多個方面著力推動社區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四川省政府日前印發了《關于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實施意見》。四川將在國有企業建立健全以崗位工資為主的基本工資制度,通過集體協商等形式合理確定不同崗位的工資水平,向關鍵崗位、生產一線崗位和緊缺急需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傾斜,合理拉開工資分配差距,調整不合理過高收入。四川將堅持把經濟效益作為決定工資分配的核心因素,按照“效益增工資增、效益降工資降”的同向聯動原則,合理確定企業年度工資總額增長或下降幅度。企業經濟效益增長的,當年工資總額增長幅度可在不超過經濟效益增長幅度范圍內確定。企業未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工資總額不得增長,或者適度下降。

針對當前實體經濟企業發展中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重慶日前出臺《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企業健康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從進一步加大財政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和進一步優化企業發展環境等四個方面提出了18條政策措施。在進一步加大財政扶持力度方面,重慶將在市級層面建立首期規模不低于100億元的民營企業紓困基金,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幫扶存在流動性風險等暫時困難的民營企業渡過難關;在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方面,重慶將把全市中小微企業轉貸應急周轉資金規模擴大到20億元;在降低企業成本方面,重慶將嚴格落實各項社會保險費減負政策;另外,重慶還將持續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嚴格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