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煤改電”觀察"/>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 / 本刊記者 王薇
2017年是陜西省實施冬季清潔取暖的第一年,《陜西省冬季清潔取暖實施方案(2017 ~2021年)》顯示,到2019年,全省(關中和陜北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63%;到2021年,全省清潔取暖率達到70%以上。
2017年冬天,陜西農村有幾所學校的燃煤鍋爐被拆除了,學校既沒有天然氣管道接入,也沒有能夠承載全校空調供暖的大功率變壓器,師生無法取暖,難以過冬。2017年9月以來,LNG累計漲幅超過100%,2017年11月底,液化天然氣價格創下 9400元/噸歷史新高,比柴油還貴3500元/噸。而在這之前,天然氣的價格也就3000元/噸左右。
時隔一年,2017年冬季天然氣供應緊張的場景仍歷歷在目。誰都沒想到,2017年年底以改善空氣質量為初衷的“煤改氣”戰役,竟在部分地方演變成一場冬日不暖的亂局,最終亦成為“煤改電”的契機。
干凈、方便、綠色環保是天然氣取暖的最大優點,但國內氣源不足,大量的天然氣消費量還要依賴進口,且“煤改氣”管網鋪設難度大、成本高,致使農村以及山大溝深的陜南部分地區難以大范圍普及。相比之下,“煤改電”則要方便得多。
專家認為,相對于燃氣,“煤改電”更符合國情。國家發改委要求“十三五”期間電能替代散燒煤及燃料油達到1.3億噸標準煤的目標,預計新增電量消費約4500億千瓦時,減排煙塵、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約30萬噸、210萬噸、70萬噸。
而目前,陜西省電能消費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較全國平均水平低8個百分點,電力生產已整體進入產能過剩的新階段,電能替代潛力巨大。“煤改電”可以在短期內增加電力需求,解決散煤燃燒問題。
2018年4月4日,陜西省人民政府發布《陜西省“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要求推進農村地區節能改造,因地制宜地采用生物質能、太陽能、空氣熱能、淺層地熱能等解決農房采暖、炊事、生活熱水等用能需求,提升農村能源利用的清潔化水平。
這一次,針對散煤燃燒替代和清潔取暖,陜西結合實際,在因地制宜的基礎之上,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宜煤則煤。2018年底前,關中地區公共機構率先完成煤改電、煤改熱或清潔能源替代目標任務,預計到2020年,陜西省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下降到7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13%。
2018年,陜西省政府下達“煤改電”任務計劃47萬戶,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投資3817.34萬元。為做好冬季“煤改電”供電保障工作,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充分結合供電所網格化服務的成熟經驗,在由5087名臺區經理、1729名營業廳電管家、125名政企客戶經理組成團隊的基礎上,又在488個供電所成立了“煤改電”農村服務小組,將保供電聯系卡發至19.2萬戶“煤改電”村民手中;同時在330個營業廳開設“煤改電”服務窗口,為2.08萬戶“煤改電”居民辦理電采暖電價業務;推廣采用蓄熱式電鍋爐、干熱巖等電采暖項目898萬平方米。
截至2018年10月27日,陜西省“煤改電”配套工程已全部竣工。
“以后冬天再也不用掏爐灰,更不用擔心煤煙味刺鼻影響健康了……”2018年11月20日,剛剛完成戶表改造的漢臺區將壇小區住戶張大媽對即將開展的煤改電工程充滿期盼。
漢中地區冬季氣候陰冷、供暖周期長、用戶分散,缺乏集中供暖基礎設備,而涉及改造的小區多為老舊小區,業主以老人居多。同張大媽同樣滿懷期待的6.15萬漢中居民,也將陸續改變傳統的取暖方式,過上清潔便利的電氣化新生活。
經前期調研走訪,漢臺區“煤改電”工程涉及改造的小區有457個,將有6.15萬戶居民受益,用戶改造工作2019年全面結束。漢臺區西大街辦事處的老舊小區是這次煤改電工程的試點項目,它的成功試點將輻射帶動周邊地區開展工程建設。

進小區向居民們講解采暖電價、居民峰谷電價等政策,免除老百姓的后顧之憂,為工程開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成了最基本卻最重要的事。2018年11月2日上午,國網漢中供電局員工走進漢臺區民主街社區,開展“煤改電”“峰谷電價”用電咨詢和現場辦理服務,向社區居民普及科學用電、冬季安全用電常識,宣傳節約用電、電費電價等知識,受到社區居民的熱烈歡迎。據統計,此次服務共發放用電宣傳資料200余份,受理用電咨詢80余人次,現場辦理“煤改電”“峰谷電價”業務20件,清潔、優質、優惠的電,不僅改善了環境,改變了傳統燒煤取暖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大大提升了日常生活電氣化水平。
針對居民的電價困惑,西安市則更為簡單直接。《西安市城鄉居民煤改清潔能源財政補貼發放實施細則》顯示,對實施居民家庭“煤改電”采暖改造的用戶,購買電取暖設備費用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補貼比例為費用總額的60%,每戶最高補貼3000元,不足部分由居民自行承擔。
“真沒想到,你們供電公司工作效率這么高,這么快就給我們電鍋爐供上了電,工人們今冬取暖不但有了保障,而且廠區更干凈了,真是既安全又方便,真心給你們點個贊。”陜西高速公路北服務區配變投運現場有人激動地感慨道。
設立“煤改電”專席、“煤改電”購電快捷通道,專職承擔客戶咨詢及業務辦理事宜,對申請的“煤改電”項目實現業擴報裝全流程“一對一”跟蹤服務,暢通綠色通道,快速推進冬季“煤改電”配變投運,短短一周內寶雞供電公司為陜西高速公路北服務區、西安鐵路局基建工程公司、西山各信用社、寶雞市金臺區硤石鎮七家溝小學、新街鎮政府等9戶提供了清潔能源服務,發展用電負荷1895KW。
“煤改電”是大氣污染防治的重要措施,自開展“煤改電”項目以來,寶雞用戶在“煤改電”業務咨詢、業務辦理等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多。
2018年12月11日,寶雞供電公司在營業廳專門設立“煤改電”服務窗口,做好“煤改電”客戶報裝接入,將電采暖報裝業務納入辦電“綠色通道”,實現快接快送,積極推行低碳、綠色、環保的綠色能源,倡導節能減排的生活理念,確保居民冬季取暖用上安全電、放心電、優惠電。
“簡單業務不用跑,復雜業務跑一回”成為寶雞“煤改電”的報裝原則。對前來咨詢的客戶,從政策、政府補貼和電價優惠等方面進行介紹,并對“居民峰谷分時電價”、“電采暖電價”等問題進行詳細的講解說明。同時積極推廣微信、掌上電力APP等購電方式,指導客戶繳費用電,還能隨時查看家中的電量電費情況。
隨著天氣轉冷,氣溫迅速降低,取暖用電需求攀升,白河縣陸續對107所學校安裝了取暖設備,對校園內食堂鍋爐進行了電氣化改造,學校用電負荷急劇攀升,原有的供電線路設施已無法負載學校用電設備。
倉上鎮是白河縣中小學校“煤改電”項目的一部分,在接到學校用電增容申請后,白河電力公司及時進行了受理,簡化手續后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現場勘察、增容方案編制等前期工作,利用學生假期配合學校完成了電力設備和線路改造。

倉上中學校長焦蘭保表示,“使用電炊具做飯和空調、電爐取暖,不但降低了學校的開支,還讓學生就餐環境更衛生、更環保,取暖更安全、更便捷。”
自“煤改電”以來,白河縣累計改造學校用電17所,敬老院用電14座,共出動車輛140臺次,人員500余人次,共新增、更換變壓器18臺,容量3330千伏安,新建改造線路12.5千米。通電后,學校、敬老院電炊和取暖設備安全穩定運行,使4000余名師生和1300多位老人告別了“煤煙”。


每到冬季,對于深受霧霾困擾的地區而言,地方政府和人民群眾都不輕松。政府關心如何保衛藍天,群眾關心如何溫暖過冬,環保和民生之間,總隔著些許芥蒂。
經過一個多月的運行,延安市黃陵縣店頭鎮金咀溝煤礦采暖鍋爐“煤改電”運行正常,與以往燃煤鍋爐相比,這次的“電鍋爐”具有操作簡便、安全環保的特點,是煤礦生產領域取得的新突破。
黃陵縣金咀溝煤礦位于黃陵縣橋山街道辦,是一家經營煤炭開采、自產煤銷售及運輸的煤礦企業。改造前,“一開始,我們是猶豫的”,煤礦負責人說,“繼續采用燃煤鍋爐,對于我們煤礦企業來說幾乎沒有什么成本。然而采用‘煤改電’,一次性設備成本巨大,且采暖期用電量會大幅增加。最終選擇采用‘電鍋爐’,最關鍵的還是環保因素,‘電鍋爐’既能保障煤礦可持續發展,又能降低污染。”
這一次改造中,金咀溝煤礦共增加電鍋爐7臺/700千瓦,空氣能電鍋爐2臺/90千瓦,當月電量增加55萬千瓦時,采暖期預計增加電量220萬千瓦時。
走出窗口,現場辦公,開辟“綠色通道”,力爭“電能替代”企業早用電。這些都是企業“煤改電”過程中的重要細節。要加速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和清潔能源消納工作,就不得不結合實際,重視“電能替代”工作。廣泛宣傳“煤改電”的優越性及電價政策,使企業、個人不再囿于成本與環保之間的矛盾,“電能替代”才會深入人心。
相較于“煤改氣”,“煤改電”則有更大范圍的資源基礎和群眾基礎。而在“煤改電”實施過程中,切實考慮到企業和居民在“煤改電”問題上的疑慮與困惑,是環保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研究員呂德文說:“污染防治工作已經深入到千家萬戶,不可避免地改變著群眾生活方式。在狀況各異的地區,環保治理目標應該適當減慢,因地制宜。自然條件不好、經濟欠發達,農民生活方式還比較傳統的地區,不應簡單地用一刀切的環保指標給地方政府施加壓力。當前的農村社會正處于巨變過程中,農民生活方式亦在發生極大改變,環保觀念正深入人心。事實上,只要我們有耐心,農民自己會選擇符合環保要求的能源消費方式。而政府更需要做的,是鼓勵和支持相關企業開發經濟實用的清潔能源及設備,并做好基礎設施工作,讓群眾自己去選擇更好的能源消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