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劍朝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村金融研究所所長
專家談
在楊凌示范區步入第三個十年發展的新階段,國務院再次下發《批復》,對于楊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以及對楊凌示范區的充分肯定和殷切期望?!杜鷱汀啡谋M管只有短短的1500字,但其中蘊含的內容卻十分豐富,政策含金量高。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的話,那就是——“實”??梢赃@樣說,《批復》的第二部分“繼續加大對楊凌示范區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通篇讀下來感覺一句話基本就是一個政策,需要認真學習并結合實際加以落實。
作為我國最早設立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楊凌如何結合自身優勢開展涉農改革創新?首先,楊凌示范區要在現代種業發展方面開展積極改革創新。楊凌農作物育種有著悠久的歷史,農業科研及農作物育種水平一直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上世紀50年代的“碧螞1號”,60年代的“豐產三號”,70年代的“矮豐3號”,我國這三個里程碑式的小麥主栽品種更新換代全部來自楊凌。上世紀80年代,李振聲院士在楊凌培育出了“小偃”系列小麥良種,近年來王輝教授也培育出了“西農979”等一系列優質小麥新品種。如何利用現有的品種資源優勢和農作物育種優勢,在現代種業發展方面進行深入改革創新,推動形成種業集群和種業品牌,是楊凌示范區非常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

其次,楊凌示范區應該在金融改革領域繼續解放思想,大膽創新。發展農業,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解決“三農”問題,要靠金融強力支持與推動。金融不僅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同樣也是現代農業的核心。長期以來,涉農貸款周期長、擔保難、變現難、風險大,始終是制約金融機構發揮信貸支持的最大障礙,究其原因,既有農村抵(質)押擔保政策限制,又有抵(質)押物管理難、計量難、交易難以及市場機制不健全等多種因素。近年來,楊凌示范區在農地使用權、大型農業機械設備設施、農業生物資產、農業知識產權和專利等農村產權抵押融資試點方面作了大量改革探索,初步解決了農民貸款抵押難、資金籌措難、農村產權變現難等突出問題,得到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的積極響應,試點效果良好。下一步,作為農村金融改革試驗示范區,楊凌示范區還應在農業生物資產抵押、農村普惠金融、農業保險、農產品期貨、期權等領域,繼續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破解農村金融“貸款難、貸款貴、貸款長”難題,為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創新提供新的經驗和模式。
近年來,楊凌示范區依托駐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堅持走產學研緊密結合的道路,通過在貧困地區建立試驗示范站、農業科技示范推廣基地以及開展農業科技培訓等多種舉措,幫助貧困地區增強自我造血能力,扶志扶智,運用科技手段、科技成果提升當地農業發展水平,實現脫貧致富,走出了一條頗具楊凌特色的科技扶貧新道路,需要繼續行穩致遠,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