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封營庫 通訊員 樊寶峰 雷榮 張云鵬
“上午遞材料,下午就可以拿證,過去30天辦完的規定時間現在一天就辦理好了。洛川縣的服務特別理解我們外地人,讓我感動。我想這家企業能來這里投資,一定會感覺很溫暖、很安心。”2018年12月22日,浙江一銀行工作人員宋飛在洛川縣行政審批局辦完企業異地抵押貸款手續時感慨道。
不僅宋飛,有同樣感受的還有許多本地和外地的大公司、小商戶,大老板、小市民。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力、競爭力,更是驅動力。2018年以來,洛川縣聚焦突出問題、狠抓薄弱環節,圍繞企業和群眾辦事的難點和痛點,對標省市要求,堅持問題導向,開展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行動”,積極構建優質營商環境,厚植振興發展新優勢。
“10天的時間,就將全村94戶村民整體搬遷,給我們廠騰出了近千畝土地。這種速度在我的人生經歷中是第一次遇到。”站在輕烴綜合利用項目廠區,延長石油煉化公司項目建設指揮部副指揮強挑戰感慨萬分。
2019年1月1日起全國實施汽車尾氣排放“國六標準”。為使企業的石油產品達到國家標準、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2016年起,延長石油集團計劃在洛川縣建立輕烴綜合利用項目。
輕烴綜合利用項目位于洛川縣交口河鎮,是省市重點項目,也是延長石油集團“轉方式、調結構”,提升產品質量,提高能源附加值和綜合利用率的關鍵項目。

果品企業生產線
然而,隨著“國六標準”實施的時間越來越近,留給企業的時間則越來越短。
營商環境一頭擔著城市的發展,一頭擔著企業的未來。洛川縣委、縣政府深切體會企業難處,積極為企業開通綠色通道,在項目手續辦理上特事特辦,建立政企聯席會議,及時協調解決存在問題,保證了項目的順利實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項目施工之前,洛川縣超前謀劃,提早介入,預先做好土地征遷工作,解決企業難中之難。“我們制定了‘531’獎勵措施,利用移民搬遷政策,采取分組包戶包人的辦法,確保整村94戶順利搬遷。”洛川工業園區辦公室主任劉宏強說。

延長石油輕烴綜合利用施工現場
“土地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這個最難的工作,洛川縣完成的最干凈、最徹底,后期沒有一起因土地上訪、纏鬧、干擾企業正常施工的情況發生。”延長石油煉化公司項目建設指揮部副指揮姚恩新說,在施工中,洛川縣相關部門抽調專人負責協調,遇到困難問題隨叫隨到,及時妥善處理。“2017年12月19日,我們打了第一根樁;2018年4月份正式開建,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廠子已經建設完成并部分投產運行。”強挑戰說,“企業能有這么快的速度,離不開良好的施工環境,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
“企業投產后,我們與企業進行利潤分成,每年可為洛川增加4億元的財政收入。”洛川縣委書記王明智說,“輕烴綜合利用項目將改變洛川傳統農業格局,成為洛川工業強縣的標志性工程,對帶動全縣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18年12月17日上午,國家稅務總局洛川縣稅務局第一稅務分局的工作人員一如往日地忙碌著。
突然間,一群人手執錦旗和表揚信徑直走來,緊緊握住工作人員的手,連聲感謝。“我們是廣東碧桂園物業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的職員,感謝你們為我們企業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項目經理張兵輝感謝道。
原來,廣東碧桂園物業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洛川分公司剛剛成立,因業務需要急需辦理稅收事宜。在咨詢電話中,稅務局工作人員耐心解答,并將辦理業務需提供的資料,以短信形式發送至公司工作人員手機,一次告知辦理相關事項,確保業務一次上門、一次辦結,為該公司辦理銀行相關業務贏得了寶貴時間。
為深化“放管服”改革,規范行政審批行為,提高辦事效率,全力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推動縣域經濟建設快速發展,洛川縣組建了行政審批事務局,入駐單位20個,設立窗口44個,對140余項行政審批事項集中審批,占所有審批事項的70%。
清理行政許可事項,深化商事登記改革,加強工程建設項目制度改革,實現“互聯網+政務服務”業務辦理,開展“減證便民”專項行動,推行“一窗受理、統一收件、后臺審核、分頭辦理、統一發件”服務,不斷簡化辦事程序,降低市場門檻,壓縮辦理時限,降低辦理成本,做到了“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路”。
“按照‘多評合一’和‘多圖聯審’的辦法,提前預約專家,召集各部門單位聚在一起集中審批辦理。經過對項目手續審批流程的優化調整,政府投資項目極簡為30個工作日,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極簡為90個工作日。”洛川縣行政審批局項目審批辦副主任劉亞莉介紹說,以前需要多部門跑的事項,現在一次即可辦理完成,省事、省時、省力。
在行政審批局公安服務類窗口,李弘建正在辦理公司刻章業務。填表、繳費、遞交材料,十來分鐘就辦理結束。
“以前辦理刻章業務,需要把資料上傳至市上審批,每周五審批一次,最后通過郵寄或者赴市取才能拿到,時間久、程序多、收費高。”窗口工作人員李亞萍說,“現在群眾只需來一次,兩個小時內就辦理完結,而且費用也大大降低。”
截至目前,洛川縣第一批“馬上辦”事項共編制297項,“就近辦”事項34項,“網上辦”事項145項,“一次辦”事項313項,內含高頻事項共30項。
“2019年,我們將不斷擴大服務范圍,持續提高服務質量,建立四級互聯互通機制,規劃設置窗口94個,做到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全覆蓋,讓企業和老百姓實現‘進一扇門、辦一切事’。”洛川縣行政事務審批局局長杜光霞說。
經濟進入新常態,區域經濟競爭從拼資源、比區位、搶政策轉變為“環境決定成敗”。
“營商環境的好壞,不同程度上影響著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態勢。”憑借多年的工作經驗,洛川縣經發局局長、縣營商辦主任胡國峰對此深信不疑。
2018年以來,洛川縣將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的重點放在方便群眾辦事和服務企業發展上,各部門協作聯動,主動出擊,精準施策,打出一套優化“組合拳”,不斷提升服務效率,降低企業成本。
洛川縣住建局簡化企業施工許可證辦理程序,工程建設審批由原來的44項、申請材料163件、平均辦理成本81.2元/m2縮減至21項、43件、34.8元/平方米。

全縣營商環境工作會現場

琦泉生物質發點項目施工現場
不動產登記堅持便民利民原則,減環節、減流程、減材料,實行“一廳受理、一窗辦理”。企業批量抵押2.5個工作日辦結,一般抵押1個工作日辦結,最大程度方便群眾。
金融企業從流程、時間、成本、環節等方面優化企業銀行開戶服務,企業遞交開戶申請后,20分鐘辦結;人民銀行接到申請資料后,10分鐘辦結,降低了企業獲得信貸難度和成本。
“原來是追著政府部門跑,現在是政府部門上門服務,一下子從求人辦事變成服務對象了,還有點不太適應。”延剛果業辦公室主任孫棟琦笑著說,“2018年公司在銀行貸了1000萬元,手續簡單,專人服務,毫不費力。”
國家電網洛川分公司以“七條紀律”促進惠民政策落地,低壓用電“零審批”,表箱及以上設備客戶“零投資”,其他事項“我跑你不跑”等136項便民服務,贏得客戶信賴;“一戶一表”改造讓全縣9000余戶居民享受降費“福利”。
定期向縣域內企業發送服務信息,宣傳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政策措施,指導幫助企業對接政策,促進各項政策真正服務于企業,堅定企業發展信心。截至2018年10月,共發布12545條。
“我們發放一次性告知單和辦事指南,提供保姆式服務,指定專人負責跟蹤辦理,現場協調處理問題,變被動為主動,積極給企業和群眾提供零距離、無障礙服務,讓企業落地更加順暢,群眾辦事更加便捷。”胡國峰說。
在全縣范圍內集中開展“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大走訪”活動,每月定期召開企業座談會,深入了解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困難、問題和需求,對照發現問題,列出問題清單,制定整改辦法。目前,已對54條意見建議掛牌督辦。
“我們從果農手里收購果枝,可是運輸車輛大部分是三輪車,沒有牌照,經常被交警查扣罰款,那樣的話果農就沒有多少收益了。”山東琦泉生物質發電廠辦公室主任石巖說,他們把這個問題反映給洛川縣后,凡是給公司運輸果枝的車輛一路綠燈,再沒發生被處罰的現象。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唯有繼續“栽好梧桐樹”,打造出一流的營商環境,才能引來一只只“金鳳凰”,在果鄉這片藍天沃土之上,蹁躚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