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庚,蘇 暢,周佳虹,王芳敏,鄧夢浩,邰 佳,李心悅,彭冬梅
(南京財經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省現代糧食流通與安全協同創新中心,江蘇高校糧油質量安全控制及深加工重點實驗室,江蘇南京 210023)
“分析化學實驗”操作的傳統考核中存在監考教師無法顧及所有學生的操作正誤并及時糾正的問題。導致被關注到的就“倒霉”,有失公平,使師生間產生矛盾;該教學模式也不利于學生對操作技能的全面掌握和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還會造成教師的疲憊不堪和學生面對教師容易緊張的情況。如何使“分析化學實驗”操作的考核模式既保持傳統優良,又去其糟粕,成為公平、公正、和諧,并大幅減輕教師負擔與學生心理壓力的創新教學模式呢?創新已是教育變革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是確保“育人”質量的關鍵[1]。
教學信息化、智能化是教學面向未來的發展方向。而手機是信息化的典型代表。將這一時代新寵更好地應用于高校課堂教學,使“智能手機+”與“分析化學實驗”教學優化重組實現“1+1>2”的提質增效教學新局面已有不少嘗試且層出不窮[2-4]。在總結前人經驗、結合當前形勢和針對學校實情,以及進行的一系列分析化學教改[5-6]基礎上,開展了適合學校的“智能手機+”下的“分析化學實驗”教學實踐項目,制訂了相關實施試行辦法,重新編寫了實驗教案和組織方案,重新修訂了《分析化學實驗考核辦法》。經過一年多的教學實踐與探索獲得了滿意的教學效果。
在研究相關資料、分析大一新生特點后,結合學校實情設計了“智能手機+”在“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實施方案。除建立QQ群和微信群外,還利用微信APP建立了“分析化學實驗”線上交流與學習平臺,使師生溝通交流零距離。
“智能手機+”在“分析化學實驗”混合教學模式中實施的方案見圖1。

圖1 “智能手機+”在“分析化學實驗”混合教學模式中實施的方案
在此教學實施方案中,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養,以學生為主體,以確保教學質量為本,以兼學別樣全面發展為目標。為使成績評判的結果更科學合理,特別提出“分析化學實驗”手機錄像的基本要求和標準。
“分析化學實驗”手機視頻的標準與評分見表1。

表1 “分析化學實驗”手機視頻的標準與評分
學生采用“智能手機+”的教學模式后認為手機視頻考核的優點有:①解決了考核的學生不能同時被教師監考的難題,考核結果更真實、公正、公平,增強學生的誠信度和信譽感;②給了學生自主識錯和糾錯的機會;③學生可利用碎片時間充分預習和溫習,視頻生動形象,易于學習。
教師使用這種教學模式后的體會是:①師生教學面貌改善。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更認真了;教師需要更多更廣的學習和交流,教的興致也更高;師生間交流顯著增加,討論的問題更深更廣。②課堂氣氛和師生間關系的改善。師生關系更親密,形成了朋友型的融洽關系,課堂氣氛比較活躍。③學生技能力增長。不僅表現在實驗功底增強和學習進步上,而且在拍攝技能、視頻制作技術、學習溝通交流能等方面均得到體現。④師生教學的個性化也得到充分體現與發揮。
實行“智能手機+”“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新模式前后學生成績對比見表2。

表2 實行“智能手機+”“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新模式前后學生成績對比/分
(1)第一個質疑。在實驗中學生用手機錄像會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
針對這個問題的做法是:一方面教師先組織手機錄像熟練的學生一起討論制定錄像操作規程及標準,并讓其對全班以小組形式進行培訓與指導,使學生掌握手機錄像的相關技能,并在培訓中激發學生對錄像及“分析化學實驗”的興趣,讓學生愛上做實驗時用手機錄像記錄實驗的全過程。另一方面對好的作品進行表彰和展示,并以發紅包的方式進行獎勵,鼓勵學生在朋友圈曬出自己的作品,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學生喜歡上這種模式,就會自覺地去利用空余時間來認真完成實驗錄像的后期制作,且能做出高質量的錄像作品。在實踐中此教學模式獲得了超預期的良好效果。但也有個別學生不愿參與。
(2)第二個質疑。在實驗中學生用手機錄像會影響學生實驗操作。
針對此問題,應采取事先進行比較周密的設計與安排的辦法。首先,構建在教師全程參與下的線上線下無縫對接的新模式。采取將班級分成4~6人的若干實驗協作小組,小組協作、交流探究視頻拍攝與制作技能等的學習活動。活動在線上線下交替進行。即網絡呈現學習資源、錄像與視頻處理技能、案例分析、觀摩、自評、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線下實操、錄像與視頻處理、提交、歸納總結、交流提高。其次,讓實驗室人員事先根據情況準備好手機拍攝支架,讓學生邊做實驗邊錄像,減少對其實驗操作的影響。這樣也打消了“實驗中學生用手機錄像,既錄不好像也做不好實驗”的顧慮。另外,使用了“智能手機+”的教學模式后,做實驗蒙混過關的學生幾乎銷聲匿跡,學生的認真程度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都顯著提高。
“智能手機+”“分析化學實驗”線上與線下對接的混合教學模式流程示意圖見圖2。

圖2 “智能手機+”“分析化學實驗”線上與線下對接的混合教學模式流程示意圖
(3)第三個質疑。由于學生手機硬件不同、視頻拍攝與制作技術差異導致視頻質量參差不齊,而教師的參與度低,就難以保證給出的成績公平、客觀、合理。
針對這個問題,一方面要事先了解每個學生手機情況進行區別對待,并用指定軟件處理視頻;另一方面在視頻的標準與評分細則中盡可能地避開這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同時,要求教師參與每個實驗的線上評閱與交流互動,并及時解答學生問題。經多次組織師生討論獲得了一套比較完善的手機錄像實時監管“分析化學實驗”的實施辦法。這種教學模式從最初的不如意很快就步入了正常軌道。通過一年多的實踐,沒有一個學生對給出成績不滿。
新教學模式摒棄了以往教學模式下的“照方抓藥”“大鍋飯好混過關”“學時記,學后忘”“重報告而輕過程”和“低頭族”等諸多弊端,扭轉了學生畏懼化學而不愛做實驗的學風,改變了教師缺乏實驗教學方式方法創新的教風,著實培養了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積極思考的科學精神和樂于研究的習慣,為將來從事深入地學習和科學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存在學生和教師的工作量并沒有顯著減少、后期視頻制作較繁瑣、個別學生參與積極性低等不足,期待探討更好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