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埃及特派記者 鄭琪 黃培昭
“美國和伊朗之間的較量眼下沒有任何松弛的跡象。雙方對峙的神經似乎越繃越緊,尤其是在美國中央司令部建議國防部向中東地區增兵的情況下,地區局勢再次高度緊張。”埃及《第七日報》5月23日這樣評論道。
沙特阿拉比亞電視臺23日報道稱,據白宮消息靈通人士透露,五角大樓定于當地時間23日上午向白宮提交中東地區增兵方案,計劃增派最多1萬人,強化對潛在伊朗威脅的防御。美聯社23日分析稱,如果美國決定向中東增兵,將意味著特朗普轉變對伊態度。目前,美國在整個中東地區所能調派的兵力,包括對伊朗構成包圍之勢的美國在周邊和非周邊國家各軍事基地的駐軍等,共有大約5萬人。5萬士兵似乎不足以應對地區緊張局勢,這正是負責中東地區的美國中央司令部要求增兵的原因。
而在伊朗國內,第一次出現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就伊核協議問題同時批評總統魯哈尼和外長扎里夫的情況。據伊朗《德黑蘭時報》23日報道,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會見大學生和學生聯合會代表時強調,他曾警告過伊核協議的前景,并認為這一協議的實施方式存在問題。“在伊核問題上,我一再提醒總統和外交部長。”哈梅內伊還強調:“有時,一些官員確實存在問題。對此,我很遺憾。有時官員會犯錯,導致社會出現裂痕。”中東媒體分析稱,這種公開或不公開批評總統和外長的做法在伊朗十分罕見,引人矚目,顯然這與伊朗和美國的博弈有關。哈梅內伊曾表示,伊朗在通往光榮的道路上遇到挑戰,是很自然的事情。“事實上,這表明伊斯蘭體系正在取得進展。在面對重大問題時,伊斯蘭體系在過去30年取得難以想象的成就。”
“中東在線”新聞網站23日評論稱,哈梅內伊的講話彰顯伊朗對其發展理念、發展模式、價值觀和文化體系的自信。正是伊朗的意識形態和特立獨行的風格,使美國耿耿于懷。美國鷹派欲早日置伊朗于死地。雖然當下美伊之間發生戰爭的概率不大,但火藥味越來越濃的激烈言論使得擦槍走火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布特23日發文稱,華盛頓如今針對伊朗的“硬漢式咆哮”與現實脫節。不存在低成本的對伊軍事行動方案,一場可能的對伊戰爭將成為“困境之源”,讓昔日的伊拉克戰爭相形見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