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 ●魏輝
投票歷時6個星期、號稱“地表最大選舉”的印度大選23日終于有了結果。被國際媒體貼上“強勢民族主義領導人”標簽的現總理莫迪獲得大勝,他所領導的人民黨預計將贏得543個下議院席位中的300個以上,超過2014年贏得的282個席位。這一結果有些出乎輿論意料。莫迪執政這5年爭議不少,尤其是印度經濟增長勢頭減弱,失業率卻達到40多年來最高點。本來輿論預期莫迪領導的執政聯盟會陷入一場苦戰,不過今年2月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一場意外沖突改變了選舉的話題焦點,讓高舉民族主義和國家安全旗號的莫迪再次占得先機。又一個5年,立志打造強大印度的莫迪能實現他的夢想嗎?“莫迪2.0”對中印關系又意味著什么?
“驚人的勝利”
23日是印度大選的計票日。本來還被認為是一場有些懸念的競爭,結果剛經過兩個半小時的計票,一些媒體就做出預測: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將大獲全勝。北京時間23日夜,法新社報道稱,選舉委員會的數據顯示,人民黨已贏得543個下議院席位中的302個,而其最大競爭對手國大黨僅贏得大約51個席位。國大黨主席拉胡爾·甘地召開記者會,承認在大選中失敗,并向人民黨表示祝賀。
人民黨方面則早早發出慶祝勝利的消息。“印度又贏了!”莫迪在其個人社交媒體上寫道:“我們共同成長,我們共同繁榮,我們共同建設一個強大和包容的印度。”內政部長辛格、外交部長斯瓦拉吉等也紛紛對人民黨勝選表示祝賀,稱莫迪帶領人民黨取得“驚人的勝利”。人民黨再次以單一政黨身份獲得超半數席位,將率領執政聯盟繼續執政。莫迪很有可能出任下屆總理,代表該黨進行組閣。最終結果仍有待選舉委員會最后確認。
反對黨普遍對選舉結果表示接受,通過社交媒體向人民黨和莫迪表示祝賀。被認為有希望成為甘地—尼赫魯家族第四位領導人的拉胡爾·甘地甚至在自己的選區輸給了對手。不過,平民黨發言人巴拉德瓦吉則再次批評選舉委員會涉嫌舞弊,并預言選舉結果將使印度陷入騷亂。
“莫迪用巨大勝利打暈對手”,路透社用這樣的標題報道這次選舉結果。受莫迪連任預期影響,印度資本市場表現搶眼,23日一度股債匯三市齊漲。印度股市Sensex和Nifty50指數分別突破4萬點和1.2萬點大關,創下最高紀錄,不過最終均以小幅下挫收盤。印度銀行業首富烏代·科塔克的話代表了許多人對莫迪的期待:“現在到了轉變印度的時候,到了深入改革的時候,我夢想在我有生之年印度成為全球超級大國。”
優勢與挑戰
這次大選被普遍認為是對莫迪的一次“全民公投”。5年前,國大黨因經濟停滯、政黨腐敗和民眾的反建制情緒失去政權,人民黨歷史性地拿到282個議席,莫迪也在一夜之間成了人民黨的“品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這一次,還是關于莫迪的選舉。在宣傳機器的支持下,人民黨競選團隊將選舉變成兩個選擇:支持還是反對莫迪。
其實在大選前,由于莫迪政府在經濟和就業問題上的表現不盡人意,人民黨的形勢并不太好。從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2月,有關農民自殺和工人失業的風波不斷。在去年12月被視為大選前哨戰的地方選舉中,莫迪團隊輸掉了人民黨長期布局的三個大邦的統治權。今年早些時候人民黨開黨代會,自己都認為會丟掉50個議席。新德里電視臺稱,過去5年來,莫迪一直致力于通過強有力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及“印度制造”等高調口號,塑造良好的執政形象,但經濟放緩、就業下滑、農業危機是不爭的事實。
英國廣播公司23日稱,莫迪既受到許多人的崇拜,也被指責加劇了國內的分歧。批評人士說,莫迪對經濟增長和就業的承諾并沒有兌現,在其領導下,印度在宗教方面變得更加極化。這幾年,世界第六大經濟體失去部分動力,經濟增長徘徊在7%左右。今年泄露的一份政府報告稱,失業率達到上世紀70年代以來的最高水平。
不過今年2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因克什米爾襲擊事件發生空戰后,局勢向著有利于莫迪的方向發展。選舉中莫迪大打愛國主義和國家安全牌,不斷打造自己是印度“守護者”的形象,贏得支持者的認同。印度《經濟時報》認為,擺在新政府面前最重要的工作是提振經濟和就業,獲得半數以上席位的選舉優勢,將賦予“莫迪經濟學”更大的政策空間。新德里電視臺稱,新政府的施政焦點也正是其施政挑戰——民族主義、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都是核心議題。
23日晚,莫迪在人民黨黨部發表講話,承諾將在第二任期內大力發展民生,并且宣布不尋求單獨組閣,仍將維持聯合政府。
有利中印關系穩定
莫迪首個任期中,中印關系經歷過洞朗對峙的危機,后來兩國領導人在武漢舉行非正式會晤,穩定了雙邊關系。莫迪強勢贏得大選對中印關系又意味著什么?中國南亞學會常務理事錢峰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莫迪連任有利于保持中印關系的穩定。去年兩國領導人武漢會晤后,兩國關系回到企穩的軌道,勢頭向好。莫迪獲勝有利于保持這種積極勢頭的連續性。
印度工商聯合會執行董事達拉克提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印中領導人多次會晤,如果莫迪成功連任總理,那么對雙方來說,都減少了磨合和熟悉的過程。未來兩國關系將在“武漢精神”的引領下實現“龍象共舞”。
印度“CNBC-TV18”電視頻道援引專家的分析稱,印度必須采取平衡戰略,發展與美國關系的同時,防止刺激中國。文章認為,印度應該加強與中國的經濟關系,尤其是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可能會給印度更多“機會”。CNN22日一篇關于印度“網絡城市”的采訪中,一些莫迪的支持者強調,印度應該加強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以發揮自己的經濟潛力,中國對印度經濟很重要。
“中印達成共識,打破起伏怪圈”,新德里電視臺22日稱,即將離任的中國駐印度大使羅照輝表示,中印就像一個屋檐下的兄弟,有爭端很正常。兩國已就穩定雙邊關系、打破兩國關系起起伏伏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