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沖
2019年4月25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民心相通分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共有來自61個國家的政黨、政府、國際機構、社會組織、媒體、智庫、企業負責人和普通民眾代表等共230余人出席會議。在中聯部部長宋濤發表主旨演講和嘉賓致辭結束后,中聯部副部長王亞軍主持分組發言環節,這一環節共有18位與會中外代表分兩組圍繞民心相通如何更好助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及政府、社會組織和企業如何在推動民心相通建設中發揮作用展開討論。與會代表各抒己見、貢獻智慧,一致認為民心相通把各國人民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在“一帶一路”建設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各國政府、社會組織和企業應積極承擔自己的使命和責任,為民心相通提供更好的政策服務和民心支持。現將18名與會代表發言摘要如下(按代表發言先后排序)。
“一帶一路”倡議是對古代絲綢之路開放包容精神的傳承發揚,能夠推動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文明的相互交融,民心相通建設則是推動民生合作、共創美好生活的重要抓手。“一帶一路”倡議與聯合國文明聯盟促進不同文化和宗教間的對話、消除引發恐怖主義和暴力極端主義根源的理念相通。因此,聯合國文明聯盟希望攜手中國一道,推動多邊主義體制可持續發展。
“一帶一路”倡議繼承和發揚了古代絲路精神,是旨在推動全球經濟合作、促進互聯互通,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國際合作平臺。近年來,民心相通建設取得了很多成就,促進了亞洲、非洲和歐洲不同國家和不同文明間的交流,也促進了尼中關系。尼泊爾相信“一帶一路”倡議將深入推進國際合作,給世界各國特別是貧困國家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文化和藝術是不需要翻譯的語言,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開展文化藝術交流有助于增進跨越語言和文化的友誼。在“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民心相通建設起到了推動國家間交往和構建友誼的作用。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香港愿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一帶一路”是一項具有宏大視角和社會責任的倡議,將增進人類福祉作為自己的工作重心。民心相通建設可以增進不同國家人民之間的友誼,這種友誼對于推動國家間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增進人類福祉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新形勢下,拉美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不但可以推動多邊主義發展,而且可以讓自身擺脫戰爭威脅。
民心相通建設是“一帶一路”五通建設中最重要的,因為它最接地氣,最接近草根民眾,也最沒有爭議。馬中兩國共建民心相通,能夠推動兩國民間交流,增進兩國人民的理解互信。馬中兩國民心相通建設的標志性項目是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馬中兩國民心相通還體現在兩國越來越頻繁的學術交流和民間團體交往上。馬中兩國有大量友好的非政府組織和民間社會團體,這是兩國進行公共外交的最佳載體。
過去6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從小樹苗長成大樹,未來將成為一棵參天大樹。“一帶一路”是一種大愛,是一種追求和平、消除貧困的夢想。在追求這個夢想的過程中,文化交流能帶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因而“一帶一路”能夠給世界帶來更加美好的未來。格力作為中國制造業企業的代表,希望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通過自主創新和自主研發來改變世界,讓世界各國人民的生活品質得到提升,生活變得更加美好,這是中國制造的價值所在。
“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僅是關于貿易和投資的倡議,更是通過推動對話交流來實現可持續合作的倡議。“一帶一路”倡議能夠推動社會各界進行建設性對話,讓國家間的關系更可持續,從而能夠抵御恐怖主義、種族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等問題帶來的嚴峻挑戰。當前,世界格局正發生著深刻復雜的變化,在此背景下,中歐雙方必須繼續積極探索進一步深化合作的方式,同時也為實現更加公正的全球化作出貢獻。
“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家政治、經濟、交通、人文等領域開展合作創造了機會,促進了沿線國家間的交流。阿塞拜疆是最早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在“一帶一路”框架下與中國開展了包括教育合作在內的多領域廣泛合作,兩國關系也快速發展。隨著教育合作的推進,阿中兩國人民對彼此文化的興趣日趨濃厚,這為兩國間的國際合作貢獻了重要力量。
體育有改變世界的力量,能夠在“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中國籃協每年都與其他國家的籃球協會有大量的比賽交流,能夠讓中外青年在同一規則下體驗不同文化的差異,增進對不同文化的理解。
教育對于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在促進“一帶一路”民心相通方面具有基礎性、先導性作用。2018年,通過實施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沿線國家有4萬多名學生通過接受“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學習;同時,通過積極支持各國高校和職業學校建立高校聯盟,為沿線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人才儲備和智力支持。下一步,中國政府將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深化與沿線各國政府間的教育交流合作,進一步增加“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的名額,通過聯合辦學和學歷互認、重點打造更多有利于青少年交流的平臺等方式與沿線國家共同努力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民心相通對人類的進步和發展至關重要。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愿與中國加強合作,共同制定新的五年規劃,推進兒童教育、營養、健康、清潔用水以及技能培訓等青少年項目的建設。同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也希望將中國的一些經驗做法推廣到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在過去幾十年里的減貧經驗。
消除饑餓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首要目標。過去6年,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積極與沿線國家特別是亞非拉發展中國家開展雙多邊合作并取得了重要進展。今后,中國政府將進一步加強與沿線國家關于貿易便利化和品質標準化的建設,創造有利于農業投資的政策環境。同時,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抗災減災的能力,以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等挑戰,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應有貢獻。
古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通商易貨之道,更是一條交流之路。“一帶一路”倡議則是21世紀發展和外交方面最重要的倡議,將不同文化和不同文明的國家聯系在一起。巴基斯坦認為,應該建立專門網站來傳播絲路上的獨特故事,如馬可·波羅和鄭和下西洋的故事等。同時,每年選取一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舉辦“一帶一路”旅游節,更廣泛地傳播“一帶一路”建設的相關情況,將不同國家的未來真正聯系在一起。
民心相通建設中文化和旅游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中國政府在民心相通建設上對文化和旅游交流作了總體考慮。一是充分發揮好劇院聯盟、圖書館聯盟、美術館聯盟等藝術界聯盟的作用,推動文化合作更加深入;二是舉辦好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等;三是積極發揮沿線國家已建成的中國文化中心的作用,繼續和沿線國家一起打造更多的中國文化中心;四是打造國家精品旅游線路,推動簽證便利化。下一步,中國政府還要啟動編制新一輪“一帶一路”文化和旅游發展行動規劃,用文化提升旅游品質,用旅游來傳播中國文化。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一個非常好的實踐。就醫學而言,當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還面臨很多健康挑戰,如慢性病和傳染病等,這也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挑戰。中國政府希望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強國際衛生合作和醫療政策溝通的同時,推動衛生創新合作,努力提高適宜的健康產品和技術研發水平,提升各國醫療服務和產業可負擔性。
“一帶一路”建設中基礎設施建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先行的。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在全球157個國家開展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等項目建設。中國交通建設集團一直致力于修致富路、架友好橋、建幸福城,未來將繼續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積極開展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合作,加大對公益事業的投入。此外,中國交通建設集團還將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等機構合作,堅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民間組織應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與包括政府在內的各類主體加強溝通交流,促進民心相通和多邊合作。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為推動民心相通深入發展提供重要動力。柬埔寨將繼續支持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與中國及各方加強合作,推動互聯互通,增進民心相通,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給企業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金鷹集團今后將著重做好兩點:一是打造民心相通互動平臺,推動政府官員、企業家、智庫學者等進行深入交流;二是在項目開展過程中切實保護環境、服務客戶,實現利民、利國、利業的發展。
(責任編輯:張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