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輝
摘 要:文章分析了藍墨云班課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計算機應用基礎”是高等院校開設的一門基礎課,其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并培養其對計算機的實際應用能力。本門課程是基于項目式教學,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基本點,采用分層次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照國家職業能力標準,組織教學內容,是一個以任務驅動、項目引導為表現形式的學習領域課程。本門課程在實踐中全程基于移動平臺,通過53個實踐教學項目的學與做,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移動平臺;教學;藍墨云班課
1 教學目標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高職各專業的應用基礎課。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靈活掌握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基于項目式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照國家職業能力標準,組織教學內容,是一個以任務驅動、項目引導為表現形式的學習領域課程。學生通過若干個教學項目的學與做,完成計算機系統組成、Windows7系統基本操作、文字處理軟件Word2010、電子表格Excel2010、演示文稿PowerPoint2010以及網絡基本概念和互聯網(Internet)應用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為其他學科提供基礎軟件平臺。
本門課程教學融合了辦公軟件應用(MS Office)職業技能鑒定考試的基礎知識與實操內容,爭取實現畢業證和技能證“雙證融通”,為學生參加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打下基礎。
2 教學方法
本門課程的所有教學內容由傳統教學方法改為采用基于移動平臺(藍墨云班課)作為教學平臺,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的知識點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理論知識采用講授法、啟發法、討論法、測試法、投票問卷法;實踐知識采用演示法、資源共享法、練習法、抖音視頻播放等;技能操作采用演示法、自主學習資源等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真正理解并掌握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使每個學生在不同基礎上都能得到提高與發展。把傳統的“老師教、學生學”,變為學生觀看研究素材資源和案例,并由教師引導的自主學習方法,融合了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的優點,避免了單一教學手段的局限性[1]。
移動平臺教學—藍墨云班課教學:教學過程中運用藍墨云班課教學手段來完成每節課程的教學過程。基于移動智能設備開展課內外即時反饋互動活動,可以更好地促進教與學的過程,每節課程的學習結果通過學生參與教師發起的活動進行即時、真實的反饋,以方便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活動,保證更好地實施教學;同時,該智能教學平臺配有簽到功能,方便教師對班級的管理;有資源平臺功能,可以將該節課程所需的教學資源以文件的形式上交平臺,學生可以自由下載;教師更可以利用該平臺完成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測試環節。可根據學生在知識基礎、理解認知和接收能力等方面的差異,采用分層次教學、過程考核,促使每個學生在不同基礎上使自身的知識水平得到不同提高與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生狀態,教師通過創設情境,啟發式提問,引導學生從實際出發,自主探究,化被動為主動,可以使學生更深入有效地學習。通過移動平臺,學生還可以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通過資源、討論等活動提高自學能力[2]。
3 教學數據分析診斷
通過3周實踐應用,將重點、難理解內容提前上傳到云班課資源庫,根據需要發布給學生,讓學生的手機變成強有力的學習工具,課上利用作業、頭腦風暴、討論答疑、測試、投票問卷等不同方式完成教學任務,不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和學生參與度,還能大幅度提高課上實踐效果,課后通過答疑討論等環節可以和學生互動,讓教師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見的問題并進行解答。在整個班課教學中,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不了解班課,到最后適應并喜歡使用班課。云班課內資源可以重復使用,方便并行班級老師共同備課,教師能夠設計更靈活的教學環節,節約課程講授時間,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動手實踐機會。云班課不但是很好的教學工具,還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好平臺[3-4]。
現以60學時為例,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數據分析。
(1)班級學期數據匯總。班級學期匯總數據包括資源14個,成員34個,簽到30個,測試68個,頭腦風暴5個,討論答疑9個,作業/小組任務16個,投票問卷1個,課堂表現1個。
(2)教學資源構成。本門課程為學生提供的學習資源包括以下4個方面:視頻類資源、圖片類資源、文檔類資源、網頁鏈接類資源。
(3)教學活動構成。教學過程中開展的教學活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簽到、測試、投票問卷、頭腦風暴、討論答疑、作業/小組任務。
(4)學生活動參與度。云班課各項活動參與度均達到100%。云班課融入課堂教學,為學生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①討論答疑環節,每學習完一章節都讓學生總結學習到的內容和知識,這樣做到學習歸納總結的同時還有個復習的過程,可以使學生更好更深入地掌握這些知識點。
②頭腦風暴環節,將每個重要的知識點或者小技巧學習過后讓學生總結操作步驟,這樣讓學生更牢固地掌握這些內容。
③素質測試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素養和職業道德情操。
④課上內容測試培養了學生自學、預習、復習等學習能力。
(5)學生出勤率。
(6)學生經驗值獲得。學生經驗值獲得方式由以下幾個方面組成:查閱資源、考勤、參與活動、被點贊。
(7)學生經驗值匯總。教師可以查閱每名學生經驗值獲得情況,包括課堂出勤,查看資源,參與活動,被點贊次數,課堂表現獲得次數等。
4 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
(1)網絡信號問題有時會影響到學生查閱視頻類教學資源。
(2)學生自主學習各類資源的主動性不夠及時,有時需要教師提醒未查看的同學。
(3)在頭腦風暴中,有些同學存在復制粘貼情況。
(4)測試環節時有的同學參看別人的答案進行答題。
(5)簽到方式單一,有時未到同學會抓住漏洞,簽到成功。
5 教學過程中的整改措施
(1)因為網絡信號的問題,后期發布的視頻類教學資源縮短視頻長度,給予學生更多、更靈活的時間查看。
(2)將所有發布的資源信息都設計成作業、測試、頭腦風暴等內容,檢驗學生是否認真、有質量地查看視頻,而不是點擊下載即可。
(3)在頭腦風暴中,以上傳時間為準,后期出現類同內容將不再給予點贊和加經驗值的處理,大大減少了學生復制粘貼的現象,有些對問題理解不準確的同學會利用網絡去查詢答案,增強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4)為了避免學生在測試環節中抄襲的現象,重新設計了測試環節,將查看答案時機設置成交卷之后查看并且在期末增加一次測試環節,題目在所有做過的測試題中隨機抽取50題,這樣可以激勵學生每次答題都認真仔細且課后能做到復習。
(5)采用一鍵簽到、手勢簽到交替進行,既可避免未來簽到,又可以通過此方式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學習狀態。
6 結語
回顧本學期的教學,總體情況是令人滿意的,學生們基本實現了快樂學習、自學能力和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學思路還要繼續拓展,個別學生的學習狀態還不夠理想,學生個體差異大,這些問題都有待于在今后教學中解決。
下學期筆者要繼續全程使用藍墨云進行教學,讓學生更方便、更多地參與教學活動,讓自己的課堂成為以學生為中心、以素質為本位的學生滿意的課堂。
[參考文獻]
[1]楊青,楊潔,申琪,等.基于藍墨云班課的“高級英語”教學模式探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8(3):12-14.
[2]孟婷婷.關于藍墨云班課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的幾點思考[J].亞太教育,2016(15):114.
[3]譚春蘭.基于藍墨云班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改革實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6(6):219-220.
[4]熊偉.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教學設計—藍墨云班課在《顧客異議處理時機》課堂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8(1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