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岑 李恩

一、我國農業生產主要指標水平狀態
從與農業生產和增收增產問題關系最密切的因素角度分析,可知耕地面積是最基礎的,可能會對農村區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產增收產生影響的因素,從我國的耕地面積的總面積和人均耕地面積的總量上來講,近五年的統計數據,均顯示此兩項數據處于逐年下降的趨勢,這是從基礎環節上反映出來的,對我國農民的增產增收問題產生影響的一方面因素,下圖1為2012至2017年我國耕地面積總量和人均耕地面積的變化趨勢統計圖。反映出我國耕地面積不斷縮減的整體趨勢。圖2為2014至2018年的糧食產量統計圖,反映出我國農業生產中糧食產量的平均水平。
二、關于農村與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主要問題
(一)經濟發展模式過于傳統
第一,在經濟結構上,小農經濟的主導地位仍然比較突出。從發展和建設的角度來看,小農經濟,屬于在發展模式和發展速度上比較慢的一種農業發展模式,且由于其模式的傳統化特點,在面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時,其就成為了一種阻礙的力量,使得農業發展中的生產力解放問題受到了限制。這是目前農村與區域經濟發展中需要著力解決的一個問題。
第二,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規模相對較小。這方面問題的產生,一方面與農民的思想意識有一定的關系,另一方面,也受到農村區域的資源和生產方式單一化因素的影響。從發展現狀上來看,農村的區域經濟發展,仍是以“戶”為基礎的發展單位,所謂的合作社發展模式,雖然已經被提出并推行,但在農村地區還未能夠形成大規模的發展形式。
(二)缺乏資金支持
要想應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設備開展工業生產工作,必要的資金和資源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但相對于大量的農業生產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來說,農村區域的農業生產經濟來源大部分依靠政府的財政撥款,屬于其自主支配的資金量非常有限,且農村家庭結構中,往往存在多子女的現象,關于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方面所需要花費的資金,就占據了農戶經濟支出中的非常大的一部分,因此,在農業生產的工具應用和技術改善方面,農村地區可獲得的資金支持是非常有限的。另外,除了自主至資金的支持外,貸款實際上也是獲取資金支持的一個重要手段,但從貸款渠道的角度分析,由于農村地區的金融機構發展尚不完善,即使具有相應的貸款渠道,但在貸款額度上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從增產增收的角度分析,得不到更大額度的資金支持,增產增收目標的實現自然會受到影響。
(三)缺乏營銷意識和方法
首先,由于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農村地區人們普遍缺乏產品營銷的意識。這就造成了即使農產品獲得了較高的收獲,且產品質量過硬,但由于缺乏推銷的通道,實際上也造成了一種產品資源的浪費,使其不能通過科學的營銷方式轉換為農民的經濟收益。這種現象從根本上限制了增產增收目標的達成。
其次,從營銷工作的開展方法角度上來說農村地區由于地理位置區域性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營銷渠道的拓寬,這對于增產增收工作的開展也會形成一方面比較大的阻力。限制限制了相關農產品向更廣闊的市場發展。
三、改善增產增收狀況的有效路徑
(一)提升農業生產力水平,推動農業整體發展
首先,針對農村和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資金問題,通過補貼的發放為農業生產的質量提升和增產增收目標的達成提供支持。從補貼的形式上分析,可分別從農業生產工具和農業技術和設備的應用方面同時給予資金補助,從而從生產工具和生產力的角度,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和質量,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比較典型的補貼類型有以農機補貼為代表。
其次,通過專業培訓的開展提高農民的生產技術能力。這一點主要是切實從農民的技術能力角度出發,通過引進教育培訓的資源,切實將提高農業生產水平以及增產增收的科學方法向農民進行傳授,從而使其自身的能力水平獲得提升,在掌握了相應的技術方法的基礎上,農民農業生產的開展效果就會得到相應的提升,那么,增產增收的目的自然能夠順利達成。
(二)完善和發展金融機制,促進資金供應的穩定性
這一點主要是從增產增收中獲取更充足的資金支持的角度來探討和研究的。為了切實保障增產增收工作的落實,農村地區一方面應當對貸款通道進行拓寬。另外一方面可以在貸款程序的便捷性上通過簡化手續等方式為農業增產增收的貸款行為提供更多的便利,以便為農業增產增收提供更加充足及時的資金支持。
(三)拓展營銷渠道,促進增產增收
這一點主要是指,通過深入的調查和觀察,尋找農村經濟發展中具有營銷意識和能力的人員,發揮其在農業生產中的引領作用,并且逐步形成一個團隊,讓其充當“經紀人”的角色,輔助廣大農民兄弟搞好農業生產工作,在實現總體上的增產增收的同時,也切實改善個人的生活水平和經濟能力。另外,積極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從而打通網絡平臺上的農產品營銷通道,一方面給農民提供跟大的自主營銷空間,另一方面,也能夠借助網絡宣傳的力量,為農產品的銷售的市場拓展提供更大的動力。
(作者單位:157299黑龍江省東寧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130012吉林大學生物農業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