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苡榕 熊興奎 劉朝珍 季萍 卯昌學 王再梅
【摘要】在人口老齡化逐漸加劇的過程中,基層社區醫院在這樣的情形下肩負著重要作用,分析基層醫院建立的目的就是“社區醫院分級診療,大病醫院就診”。老年人常見病癥,如高血壓、糖尿病以及部分心血管疾病等均可在社區醫院做常規檢測及治療,此時基層社區醫院在其中擔任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24小時的動態心電圖作為對患者的心臟搏動等特點起到監控的一種方法,近年來以其更加全面和準確的監測迅速占領市場。本次筆者重點結合基層社區醫院自身特點,就動態心電圖在基層社區醫院中如何得以應用以及未來的發展做出一定的分析,以供同行了解。
【關鍵詞】動態心電圖;基層;社區醫院;作用;發展
【中圖分類號】R-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8..02
社區醫院中24小時動態心電圖在心血管疾病檢查治療的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 基層社區醫院的自身特點
基層社區醫院本身是公益性的醫療服務機構,盡管有的是屬于個體所有,有的是屬于全民所有制,但均不會對其本質造成影響。國家近年來針對國情,十分倡導社區醫院的發展,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政策資源,社區醫院也在這樣的發展中承擔常見流行疾病的診斷和輕微病癥的治療,進一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上級大醫院接診的壓力。社區醫院醫生也是具備行醫資格,使用的藥品和醫療用品也與大醫院的進貨渠道一致,進行疾病的治療是非常有保障,值得群眾信任的。社區醫院本身面臨著:資金有限,缺乏水平較高的醫生,所以在診斷疾病上優勢不明顯;其主要是側重點在于提供保健、康復、護理等方面的協助治療。
2 動態心電圖在基層社區醫院中的應用
與國外社區醫院發展不同的是,國內社區醫院本身局限性較大,在設備和人員上均有很大程度的不足,這會對部分患者的就醫造成一定的影響。為提高社區醫院的醫療救治水平,基層社區醫院可展開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這對社區醫院的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動態心電圖,又叫同步十二導聯動態心電圖,對比與傳統的常規心電圖,動態心電圖能夠很好的記錄及評估對患者活動時期的心電情況。詳細而言,常規心電圖記錄時間較短,動態心電圖可對患者實施24 h持續的心電活動監測,準確的將患者活動時期的心電情況記錄下來,包括患者的吃飯、運動、睡覺和學習,即便短時間內出現異常情況也能夠記錄在案,使得整個監測過程更加全面、準確,受檢者也不會存在太大的不適感。相反的,研究得知社區醫院有記錄在案的資料顯示,國內曾有2例因設備較為落后,不能及時對惡性室心律失常及時診斷,導致患者錯過了最佳搶救時間最后出現死亡,而該死亡患者極可能是心絞痛后并發心肌梗死。所以基層社區醫院在相關的心電監測系統中應該提高自身監測及診斷心血管疾病的能力,從而提高基層社區醫院醫療服務質量及水平,從本質上緩解社區群眾的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3-4]。
動態心電圖本身能在心血管疾病中起到一定的診斷作用,對心率失常,比如竇性心率失常、房性心律失常以及室性心率失常有較高的檢出率。急性的心血管疾病具備隱匿性及突發性疾病的特點,其病情發展迅速,死亡概率極高,若是在早期就對患者進行24小時的動態心電圖監測,則能夠很好的對疾病進行篩查、預判和管理,提高了診斷機率,縮短了待診時間,同時也為降低漏診率及誤診率提供了幫助。
3 未來動態心電圖在基層社區醫院中的發展
動態心電圖對心血管疾病,特別是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判斷具備較高的檢出率,這是Holter能夠作為基層社區醫院長期發展中的關鍵設備長期存在的原因所在,基于這樣的觀點,我們就必須思考動態心電圖如何更好的應用及發展,進一步對基層社區醫院的建設發揮更好的功效,這個問題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第一,基層社區醫院應該把握動態心電圖檢查帶來的契機,清楚在基層醫院長期的發展中Holter帶來的價值及便捷,也可以視自身情況與上級醫院達成幫扶合作,如二甲以上的醫院與其建立動態心電圖的合作關系,進一步提高基層醫院及時對疑難病例的處理能力。本次研究的李某案例表明,基層社區醫院與其他大醫院合作共享動態心電圖的資料是有較為重大的意義的,所以基層社區醫院一方面需要提高自身操作、判讀動態心電圖的能力,確保引進的設備、進行的監測操作以及對動態心電判讀的結果是能夠被合作醫院所認可的;另一方面應該積極聯系大醫院與其形成長期合作關系,不斷提高基層社區醫院Holter檢查的能力,這樣能夠在真正意義上為更多的患者帶來便捷,也能夠為社區醫院帶來長期發展的契機,患者可從大醫院轉回家中治療后,定期在社區醫院完成常規監測,也能夠在基層社區醫院檢出自身疾病并將資料遞交至大醫院,這將會對患者疾病的診治帶來更大的幫助。
第二,第二,基層社區醫院需要培養自己的動態心電圖分析醫生。基層社區醫院由于資金有限,側重于護理和康復,在獲得動態心電圖記錄盒之后也不能自行診斷,這就存在以下幾個問題:①信息共享后不全,進行圖形查詢或對比相對直接診斷較為不便,聯合會診也存在時間上的局限性;②記錄盒傳遞至上級醫院后需要根據上級醫院醫生的時間獲得診斷,在這方面上存在時間的浪費,對心血管疾病的及時診斷治療有一定的不足;③記錄盒本身數據較大,網絡傳遞時時常顯得效率低下。基于這些問題,基層醫院應培養自身固定的動態心電圖數據分析、診斷醫師,醫師能夠完成大部分常見的診斷,剩余偏復雜的診斷可邀請大醫院醫師對本社區醫院進行指導下完成診斷。與此同時,醫院也可與引進設備的廠家多次聯系,將設備以及系統存在的不便利之處進行反饋,優化動態心電圖[5]。
4 結 論
動態心電圖作為基層社區醫院非常重要的檢查設備,其能夠對患者疾病的診治帶來很大的便捷,對相關心血管疾病,特別是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檢出率有更好的提高價值,值得在基層社區醫院中長期發展及推廣,未來基層社區醫院應該把握契,及時將動態心電圖的特點與醫院的政策和發展結合,使自身能夠在競爭激烈的醫院中依舊保持公益性質,進而更好的為患者提供全面合理的醫療幫助。
參考文獻
[1] 郭 冰,朱紅梅.動態心電圖和動態血壓監測在原發性高血壓病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社區醫學雜志,2016,14(12):65-66.
[2] 汪 淵,黃日荷,謝 桃.運動平板試驗與動態心電圖在老年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J].社區醫學雜志,2017,15(4):39-40.
[3] 溥 俊.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應用對比評價[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31):104-104.
[4] 盛靜宇,石紅建,孫衛紅,等.遠程動態心電圖信息系統的臨床應用價值[J].江蘇實用心電學雜志,2016,25(4):265-267.
[5] 胡華平.平板運動試驗聯合動態心電圖檢查在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體會[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7,24(12):77-77.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