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東陽 丁福祥
【摘要】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采用心血管藥物與他汀類藥物聯合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給予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100 mg/次,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瑞舒伐他汀鈣片10 mg/次,1次/d,均在餐后服用,1個月為1個療程,共治療1個療程。結果 觀察組心絞痛持續時間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血管疾病通過心血管藥物、他汀類藥物(瑞舒伐他汀鈣片)聯合治療可獲得較為確切的
效果。
【關鍵詞】心血管疾病;心血管藥物;他汀類藥物;治療效果;瑞舒伐他汀鈣片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7..02
隨著居民飲食習慣以及生活方式不斷改變,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以逐年上升的趨勢呈現,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產生極大的威脅[1]。中老年患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而近年來,該疾病發生群體逐漸往年輕化方向發展。因此,尋求針對性的治療方式提升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治療效果,是心血管臨床研究學者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對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心血管藥物聯合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心血管科接受治療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男70例,女50例,年齡50~80歲,平均(65.66±4.85)歲;其中混合性心絞痛40例,惡化性心絞痛30例,初發勞累性心絞痛50例。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均自愿參與本次實驗,并簽署用藥同意書,根據患者用藥方法的區別,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觀察組、對照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分組依據等一般資料對比基本一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研究對象在入院后立即開展常規方式進行治療,通過硝酸酯類藥物緩解機體疼痛,β受體阻滯劑延緩心室重構,另外通過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改善血管情況。對照組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80078,100 mg/片)100 mg/次,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瑞舒伐他汀鈣片(阿斯利康藥業(中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60025,10 mg/片)10 mg/次,1次/d。2組藥物均在餐后服用,1個月為1個療程,共治療1個療程。
1.3 臨床觀察指標
由專業的護理人員在患者用藥前、用藥后記錄心絞痛發作持續時間,用對比兩組患者用藥治療總有效率,觀察患者用藥期間是否出現肌痛、上腹部疼痛、嘔吐、惡心等不良反應。
1.4 臨床效果判定標準
通過《心血管疾病療效評定標準》綜合評價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分成顯效、有效、無效等3個級別,主要體現如下:(1)顯效:經過用藥后,患者臨床體征、臨床癥狀全部消失,通過心電圖檢查顯示ST段以全面正常顯示;(2)有效:經過用藥后,患者的臨床體征、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心電圖顯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ST段倒置的情況;(3)無效:經過用藥后;患者各項臨床體征、臨床癥狀以及心電圖檢查結果與用藥前對比無明顯差別,或者更加嚴重。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的各項數據作分析統計,通過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數據,以t檢驗,通過率(%)表示計數數據,以x2檢驗,若P<0.05,則表示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對比兩組心絞痛持續時間
對照組、觀察組心絞痛持續時間在用藥前對比無明顯差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用藥后心絞痛時間時間明顯較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對比兩組治療總有效率
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0.00%,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6%,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對比兩組用藥不良反應
對照組中2例上腹部疼痛,2例嘔吐,2例惡心,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00%;觀察組中1例上腹部疼痛,2例嘔吐,1例惡心,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6%;觀察組、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無明顯差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不良反應對治療無明顯影響,停藥后均能自行緩解。
3 討 論
心血管疾病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包括心臟病、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方面,是造成患者死亡及發生MACE事件的危險因素,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的危害[2]。由于心血管疾病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發病率、并發癥及MACE事件發生多等基本特征,特別是大部分老年人均患者心血管疾病,即便是通過有效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也有較多的患者由于心血管疾病造成影響生活質量的情況。心血管疾病治療前期,通過藥物進行治療具有極高的有效性,但因為心血管疾病患者會在極大程度上依賴藥物,長時間采用藥物進行治療,對患者疾病康復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此外,心血管疾病還可以通過創傷性手術(如冠狀動脈造影術級支架植入術等)開展治療。但是,老年患者是疾病高發人群,通過手術進行治療對患者機體產生較大的創傷,不利于身體的恢復。大量研究資料表明,通過單一藥物進行治療往往無法獲得理想的效果,通過聯合兩種類型的藥物進行治療可以促進治療效果明顯提高。他汀類藥物屬于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藥物,該藥物采用競爭性的方式抑制內源性膽固醇合成,并把細胞內部羥甲戊酸代謝,阻斷羥甲戊酸代謝途徑,明顯減少細胞中膽固醇合成情況,促進患者機體血脂含量明顯降低。他汀類藥物以天然化合物作為主要成分,常見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鈣片、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藥物,瑞舒伐他汀鈣片不但能夠發揮血脂調節的效果,還能夠有效抑制血管內皮炎癥反應,促進血管內皮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并發揮保護神經以及抗炎的效果[3]。阿司匹林是常見的心血管藥物,能夠發揮良好的鎮痛效果,瑞舒伐他汀鈣片與阿司匹林在機體中作用位置以及作用機制并不相同,聯合兩種藥物進行治療,可以促進治療協同的效果得到全面發揮。據分析本組研究結果得知,觀察組、對照組用藥治療后心絞痛持續時間分別為(1.95±0.25)min、(4.15±1.11)min,數據顯示,觀察組心絞痛持續時間明顯較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6.66%、80.00%,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用藥不良反應對比無明顯差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代表用藥安全性較高,與王艷松[4]等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心血管疾病臨床采用心血管藥物聯合瑞舒伐他汀鈣片進行治療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等優勢,對改善患者治療預后、提高生活質量有著促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 舟,宗堯慶.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34):42-43.
[2] 石永光.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心血管病患者的臨床效果[J].醫療裝備,2017,30(06):100-101.
[3] 趙 明.分析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療效[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13):17-18.
[4] 王艷松.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03):81-82.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