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斌 劉華英 徐愛娟
【摘要】目的 探討優質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臨床效果分析以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南京市高淳人民醫院2016年~2018年住院92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6例,給予常規護理。治療組46例,觀察兩組患者血壓控制效果和生活質量的影響。結果 研究兩組患者在臨床血壓控制率、護理滿意舒適度,生活質量評分方面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優質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控制率,改善患者舒適滿意度以及生活質量有著顯著效果。
【關鍵詞】優質;老年高血壓;臨床效果;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5..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住院的92例ACS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均符合《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2017版)》高血壓治療原則》老年高血壓的診斷標準[1],治療組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齡60~83歲。對照組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齡60~79歲。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
方面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在常規日常護理操作:如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健康咨詢護理,并發癥觀察護理等;治療組在常規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措施;(1)首先針對不同人群和不同文化層次的患者做好入科宣教工作,鼓勵患者及家屬參與,同時介紹患者的主管醫生和護理人員,加強溝通和教育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提高患者的自我認知度。(2)用藥的宣傳教育:開展高血壓用藥依從性和自我管理專題講座,提供各種形式的宣傳資料、圖片,視頻教育短片,錄像等;開展一對一健康指導,根據不同患者的疾病不同,年齡,病程、病情,體重和心肺功能并發癥情況等等制定個體化用藥、飲食、康復運動等日常的生活干預措施。開展健康生活方式宣教,發放控鹽罐、控油壺、計步器等日常生活測量工具;(3)心理護理:高血壓患者特點的心理特點,長期慢性疾病,終身堅持服藥,容易產生焦慮、煩躁、抑郁等不良情緒;而情緒不穩可引起內分泌功能紊亂,交感神經興奮等表現,我們護理工作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的臨床表現,適當適
度的進行心理疏導,必要時可聯合心理科醫師進行專業指導。
1.3 觀察指標
入院后常規記錄兩組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然后進行分析比較達標率情況。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滿意舒適度調查,采用問卷形式,同時記錄患者就診護理中發生并發癥、便秘,頭暈,腹脹等情況的發生。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和綜合滿意度調查情況。采用SDS抑郁自評量表、SAS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標準,分數為0~100分,分數越高,表示其抑郁、焦慮情況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全部數據采用SPSS 18.0進行統計處理,計數資料比較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i±s表示,用t檢驗。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2 結 果
2.1 血壓達標率和患者滿意舒適度結果
兩組患者在血壓達標率和滿意舒適度調查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DS、SAS評分比較比較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兩組患者SDS、SAS評分治療組患者SDS、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近年來國家衛計委對高血壓等慢性病的管理密切關注,然而在大量人力和財力的支持下仍不能有效的使高血壓患者的整體控制達標完全達標。其中有很多環節需要逐漸改善,其中在慢性疾病的整體管理方面,特別是老年高血壓患者整體知識水平低下,對疾病的認識認知不夠,從而導致其臨床并發癥和致死致殘率居高不下。因此我們針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在住院期間,實施優質護理措施來改善其整體控制達標率,臨床并發癥,改善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等[2]。
本研究中我們使用個體化健康管理方法,通過其優質護理應用聯合患者及家屬參與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的應用來分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疾病控制率,服藥依從性、運動康復、飲食管理,心理護理效果。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血壓達標率,生活質量評分和護理滿意度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優質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達標率,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護理人員借鑒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田石寶,岳 明,張 恒,等.慢病管理系統的設計[J].中國病案,2014,15(4):49-51.
[2] 李 玲.優質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8(12):18-20.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