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摘 要】廣西地方戲曲歷史悠久,以美輪美奐的服裝和優美的唱腔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喜愛。我國高度重視地方戲曲的發展,為了更好地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精神,本文針對廣西地方戲曲的發展特點,提出加強廣西地方戲曲繼承和發展的策略,以振興廣西地方藝術的發展,發展地區文化特色。
【關鍵詞】地方戲曲;繼承;發展;特色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2-0038-01
我區高度重視地方戲曲的發展,對于地方戲曲的發展付出了很多精力。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涌現出了很多優秀的戲曲,得到了社會的普遍歡迎。1984年廣西舉行第一屆戲劇展演,就受到觀眾喜愛。目前創作的現代戲劇目題材非常廣泛,其中包含著大量的精品。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依然存在著很多制約地方戲曲發展的問題。在目前的戲曲發展過程中,沒有形成完善的傳承工作保護體系,并且學校教育也難以和表演團體進行完善的結合,這就使得戲曲表演團體之間缺乏動力,難以對地方戲曲進行完善的傳承。
一、加大劇本創新力度
社會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發展,地方戲曲要得到良好的繼承和發展,那么就必須要加強劇本的創新力度,才能更好地得到人們的喜愛。這也需要政府相關文藝部門通過多種方式征集劇本,掀起劇本創作的新浪潮。藝術來源于生活,只有從人們日常生活中得到靈感,才能引發觀眾對于戲劇的認同,觀眾在觀看的時候更容易抒發自己的情緒。文藝宣傳部門也要不斷調動社會對于戲劇劇本創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力求推出優秀的戲劇劇本[1]。劇本必須結合人們的生活,從各方面進行藝術創新,以提高興趣的魅力。戲劇的題材必須與時代的步伐相結合,緊扣人們的生活;除此之外,劇本的創作也必須符合大眾的審美,不斷豐富其表現形式,在展現戲曲文化特色的同時,又積極融入新的元素,創造出具有時代特色的優秀作品。戲曲劇本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魅力,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構建完善的人才培養制度
戲曲的傳承和發展與人才的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戲曲的表演者直接影響著戲曲的發展。很多青年人不能意識到地方戲曲的魅力,難以對地方戲曲進行深入化的學習。那么首先就需要通過多種途徑去進行宣傳,使人們意識到廣西地方戲曲的藝術魅力,這樣才會使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廣西地方戲曲,熱愛廣西地方戲曲[2]。廣西地方戲曲講究唱、念、做、打,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因此,在進行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不能僅僅講授相關知識,而應當是他們與戲曲團體進行合作,從而提升自身在舞臺上的表演效果。戲曲院校也應該不斷引入先進的戲曲知識,從多方面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表演能力,提高學生的表演效果。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政府可以通過開展系列廣西地方戲進校園、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演進校園、與學校共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等活動,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將廣西戲曲藝術、傳統技藝等民族文化引進校園。
三、通過新媒體宣傳廣西地方戲劇
新媒體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之中,已經成為現代社會傳播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而廣西地方戲曲想要發展,就必須利用這一媒介,使廣西地方戲曲被更多人所熟知。互聯網的發展使得信息的傳遞更加方便快捷,文藝工作者可以將相關表演節目錄制為視頻,放到網上引起社會的關注。電視臺也可以開展相關創作推廣廣西地方戲曲的節目,使優秀的表演者在舞臺上呈現獨具特色的廣西文化,從而將優秀的戲曲文化呈現給更多的觀眾。廣泛的關注度能夠提高人們對于廣西地方戲曲的認識,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優秀的文藝工作者也可以進行相互學習,提高自身的表演能力。戲劇院也可以通過視頻、錄音、圖片、文字等不同形式,讓廣西戲劇院里文藝工作者通過口述、演示、表演等方式,使一段段經典曲目生動演繹地方戲劇。
四、加強地方戲曲保護
地方戲曲的受眾面越來越小,某些地方戲曲甚至已經瀕臨滅絕。加強地方戲曲的發展,首先就要對其進行合理保護,這樣才能更好地振興戲曲藝術。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建立地方戲曲數據庫和信息共享平臺[3]。對現存的廣西地方戲曲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和保護,要積極開展地方戲曲經典劇目記錄工作,對各個地方的劇種和經典劇目及風格進行保留,防止地方戲曲失傳的現象發生。除此之外,也要對有高超藝術表演的表演者建檔,并為他們辦理社會保險,最大限度地保護戲曲從業人員的合法效益,使表演者在表演過程中能夠享受到更多的福利。政府也要合理確定地方戲曲藝術院團的人員編制數量,完善傳承保護類機構的建設,為保護地方戲劇的發展提供力量。
綜上所述,廣西地方戲曲包含的種類多種多樣,內容極其豐富。戲曲藝術離不開對前人的繼承,也必須靠創新創造才能煥發藝術生命力。只有不斷完善戲曲保護制度建設,才能使全區文藝工作者以優秀的舞臺藝術佳作展現時代風貌、引領時代風氣,彰顯舉旗幟、聚民心、興文化的使命和擔當。
參考文獻:
[1]何群.淺談廣西地方戲曲如何繼承和發展[J].戲劇之家,2016(9):64-64.
[2]劉建剛,周劍.地方戲曲文化傳承新思路——以廣西南寧市新會書院邕劇為例[J].藝術評論,2016(12):140-143.
[3]孫婷.廣西壯劇的保護與繼承研究[J].戲劇之家,2016(2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