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李匯
【摘 要】《竇娥冤》的戲劇沖突反映了正統的儒家思想與道德淪喪的社會現實的矛盾,竇娥是倫理制度下貞孝的典型,黃梅戲中竇娥形象塑造,借助弱女子的人生悲劇譴責封建社會現實,一起喚醒傳統道德,挽回社會危機。
【關鍵詞】竇娥冤;人物形象;黃梅戲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2-0044-01
黃梅戲《竇娥冤》中塑造了正直善良的人物藝術典型,是中國傳統美德與元朝黑暗社會現實相結合的產物。元朝黑暗社會中,竇娥三歲喪母,后被拐賣成為高利貸的犧牲品,遇張驢兒威逼,此時的人物性格發生了變化,毅然決定抗爭,“斬娥”一出劇中,竇娥不屈不撓,發出生命的最后呼喊,是人物形象最光亮的部分。對“斬娥”劇段中竇娥人物形象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逆來順受的性格階段
《感天動地竇娥冤》是我國元代偉大戲劇家關漢卿的經典作品,是一出引起人們強烈震撼的社會悲劇。黃梅戲《竇娥冤》成功塑造了悲劇女性形象,憤怒譴責了罪惡公行的社會現實,以期恢復倫理秩序[1]。
《竇娥冤》中女主人公小名叫端云,后改為竇娥,出生于窮苦秀才家庭,自幼喪母,其父未進取功名,苦于缺少盤纏無以上朝應舉,將竇娥典押給放高利貸的蔡婆作童養媳,黃梅戲唱詞簡潔,暗含心酸,可惡的元朝高利貸制度使竇娥被典賣,竇父狠心將女兒抵與他人,實際是父女在罪惡的封建制度中的犧牲反映,竇父自此杳無音訊,竇娥幼小的心靈在封建社會的狂風暴雨中受到殘酷打擊,童年的苦難是竇娥走向悲劇的開始。
竇娥在封建社會制度威逼下處處退避忍讓,聽憑上天弄人,面對封建社會為竇娥帶來的系列苦難,“莫不是前世里燒香不到頭”,竇娥此時面對社會的不公,封建制度對自身的迫害并未抗爭,仍忍讓退避,茍全摧殘人生的封建社會中,將封建倫理道德規條內化為自身行為準則,“我將這婆侍養,我言詞須應口”,她只想與婆婆相依為命,此時并未意識到自己是封建社會的犧牲品。
二、勇于抗爭的覺悟
蔡婆懾于張驢兒父子的淫威引狼入室,竇娥未順從,不再逆來順受,勇于違抗婆婆的命令,先從道義上勸說,竇娥挖空心思,希望婆婆能懸崖勒馬,在婆婆執迷不悟時,竇娥不顧婆婆的顏面對其痛斥。
竇娥心中并非無守節之苦,但毅然回絕了婆婆,守寡三年的二十歲的年輕寡婦,也需要愛情幸福,但她受到封建倫理的束縛,體現的貞烈氣節值得高度贊譽,竇娥雖盡孝道,但不再忍受順從,竇娥反對張驢兒父子聯姻富于斗爭精神。
黃梅戲《竇娥冤》中,運用戲曲板式的變化塑造竇娥戲劇性人物形象,劇作家借用戲曲板式變化創作唱段,豐富表現竇娥內心情感的曲折變化,塑造竇娥戲劇形象,黃梅戲對戲曲板式變化的運用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情趣,劇中戲曲板式變化是為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重要元素。戲曲的不同板式擅長表現不同音樂特征的音樂,在展現抒情性、沖突性的音樂中實現戲劇性,戲曲的創作者將戲曲板式靈活運用其中,達到良好的戲劇效果。
三、血淚控訴的悲劇
面對張驢兒的誣陷,竇娥誓死不屈,“情愿和你見官去”,將竇娥的斗爭推到公堂上,相信州官祇候“明如鏡,清如水”,心地善良的竇娥將洗清冤屈寄托在昏庸無能的貪官污吏身上,希望為其伸張正義,負責審理案件的祇侯是“告狀來的要金銀”的昏官,他不理會竇娥的冤情陳述,一聲斷喝:不打不招,對竇娥一頓皮開肉綻的毒打??蓱z竇娥受盡三拷六問,經三次噴水,“才蘇醒,又昏迷”,見鮮血淋漓[2]。
殘酷的現實讓竇娥終于認清了封建劊子手的真正丑惡面目,“打得我命掩泉世,我這腹中冤枉有誰知,告你個相公明鏡察虛實,”竇娥臨刑前發出生命的呼喊。竇娥,正直善良的弱女子,有節有孝,仍慘死在封建劊子手的屠刀之下,“我不順從他人,不辱我祖上”,竇娥之死千古奇冤,揭示出暗無天日的封建社會的罪惡,竇娥形象勇于與封建社會統治斗爭的精神必與世長存,竇娥臨刑前發下三樁誓愿一一應驗,最后其驚天冤案得以昭雪,是依靠上天力量與作為封建官吏竇父的幫助,顯示了竇娥思想的局限性,其具有時代特征,封建社會中生活受到封建倫理的熏染毒害。
黃梅戲《竇娥冤》唱段創作中運用了民族五聲調式,采用傳統戲曲板腔式方法,演唱竇娥短暫的一生中悲劇性的人物形象,戲曲中演唱多處運用戲曲中的散板、哭腔、潤腔等演唱形式,唱腔在渲染劇情悲苦、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人物形象與唱腔融合,塑造了竇娥的典型悲劇性角色。
竇娥是黃梅戲《竇娥冤》中塑造的藝術典型,是一位孝婦,可以看到竇娥是深受封建倫理道德毒害的,其被可惡的高利貸與童養媳制度迫害,陰差陽錯的婚姻很快夭折,泯滅人性的封建倫理觀念深入人心,竇娥只能忍氣吞聲,蔡婆是導致竇娥命喪黃泉的罪魁禍首,盲目的守節盡孝是竇娥冤情所在。這些都是泯滅人性的封建倫理道德造成的,應認識到竇娥性格在時代背景下的不斷變化,竇娥對天發誓,直指吃人的封建社會,竇娥的悲劇是萬千下層勞動人民的悲劇,竇娥的光輝形象,其優良的善良正直的傳統美德,養老盡孝的光榮傳統值得稱頌。
參考文獻:
[1]黃歡歡. 歌劇《竇娥冤》中竇娥角色塑造與唱段演唱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8.
[2]楊杰.淺析《竇娥冤》的高潮藝術[J].戲劇之家,2018,(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