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靜麗 李清
【摘 要】近年來,無論是在經濟投入方面,還是在政策傾斜方面,國家都加大了對鄉村建設和發展的投入,在政策、資金的保障下,鄉村發展將迎來全新的時代,如何優化景觀設計方案,從而服務于鄉村發展,也成為備受關注的研討課題。本文將在闡釋研究背景、研究意義的基礎上,聚焦河北省鄉村建設與發展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重點從自然景觀設計和人文景觀設計兩大方面提出可行性的建議,以期通過景觀設計方案服務于河北省鄉村發展。
【關鍵詞】鄉村景觀;河北;景觀設計;鄉村發展
中圖分類號:F301.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2-0127-02
一、鄉村景觀概說
作為農業大國,鄉村建設和發展始終是國家的重點關注對象,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但鄉村的建設和發展則相對緩慢,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的推進,鄉村發展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對中國穩步實現社會現代化發展、盤活國民經濟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近年來,無論是在經濟投入方面,還是在政策傾斜方面,國家都加大了對鄉村建設和發展的投入,在政策、資金的保障下,鄉村發展將迎來全新的時代,如何優化景觀設計方案,從而服務于鄉村發展也成為備受關注的研討課題。
基于鄉村特有環境而進行的景觀設計無疑是一個立體化的工程,涵蓋了包括自然、經濟、社會、人文在內的多個組成部分。在西方,對于鄉村景觀這一課題的研究由來已久,相比而言,國內鄉村景觀的研究及實踐還不夠充分,還沒有形成統一、完整的學術概念??偟膩碚f,鄉村景觀受人類干擾和工業化發展的影響較少,較強的自然屬性使鄉村景觀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較強的可塑性,從其特性而言,鄉村景觀主要具有生活、生產、生態三大特性,同時也蘊含著豐富的自然價值、歷史文化價值及美學價值?;卩l村景觀的特性而言,在進行鄉村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首先要遵循的是地域性原則,在保留、尊重當地自然景觀特點的基礎上進行因地制宜的設計和優化,才能使景觀設計避免千篇一律的弊端,同時依托自然資源所進行的景觀設計也能夠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從而服務鄉村的發展。[2]在充分尊重自然景觀的同時,還要立足生活、生產,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尊重當地村民的生活習慣,為鄉村營造良好和諧的生活環境。本文將在闡釋研究背景、研究意義的基礎上,聚焦河北省鄉村建設與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重點從自然景觀設計和人文景觀設計兩大方面提出可行性的建議,以期通過景觀設計方案服務于河北省鄉村發展。
二、河北省鄉村自然景觀設計策略
目前,河北省的鄉村建設還不夠成熟,一方面河北鄉村建設對農業、畜牧業的投入較多,對地形、植被等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及重塑還有待提升;另一方面,存在著模式化的傾向,對不同地域的特色重視不足、挖掘不夠。近年來,隨著鄉村建設發展浪潮的不斷推進,河北省委省政府也不斷加大力度推進文明生態村的創建活動,提出了在2020年全面達到文明生態村標準的目標,并以此為契機推進河北農村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
在對河北省鄉村自然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首先要充分關注其自然資源,包括地貌資源、植被資源、水資源等。河北省地處溫帶季風帶,四季分明,地貌資源豐富,海拔多在2000米以下,是中國唯一擁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草原、海濱的省份。同時,河北省河流眾多,或河流入海,或形成省內湖泊。豐富的地貌資源、水資源賦予河北省豐富多樣的地域色彩和自然風貌,對于這些豐富的自然資源要充分利用,使其成為河北省鄉村自然景觀設計過程中的靈感來源,有利于體現獨具特色的地域性。
事實上,中國鄉村景觀的形成大多源于景觀設計與自然環境的磨合與融合,鄉村周邊的地、山、水等自然環境能夠成為該地重要的景觀標志。同時在景觀設計的過程中,尋找自然資源開發和人們生活生產之間的平衡點,使自然景觀設計在保持其基本的生態性基礎上,更大程度滿足當地人們的生活需要,使經濟效益提升和自然景觀設計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
在鄉村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植被資源開發與利用也十分重要,河北省植被種類繁多,小麥、玉米等栽培作物;野大豆、珊瑚菜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云杉、青檀等高經濟價值植物在河北省均有較廣泛的分布,為河北省地方景觀設計尤其是鄉村景觀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同時,以植被資源為基礎進行的自然景觀設計在河北省的部分鄉村也取得了良好成效,比如張家口和遵化地區的鄉村在保護山杏的基礎上形成了以“杏”為“主基調”的景觀設計,并在此基礎上充分發展杏產業,同時創造了美學價值、景觀價值和經濟價值。
三、河北省鄉村人文景觀設計策略
河北省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在數千年歷史文化的積淀下,留下了豐厚的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風貌。在對河北省鄉村景觀的設計中,人文景觀無疑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鄉村人文景觀的設計中,民居建筑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就河北鄉村而言,民居建筑的設計首先要與城市建筑相區別,在注重實用性、節約性的同時,形成獨具地方特色的鄉村體驗。在此基礎上,運用傳統建筑符號對民居建筑的外觀進行設計,把握好傳統與現代、美觀與實用之間的關系,使民居建筑體現河北地區特有的根脈文化、直隸文化等歷史文化和紅色太行的革命文化。如河北北部鄉村中的四合院落式的建筑群體就在呈現地域歷史文化的同時,迎合了居民生活、生產、交流乃至當地旅游業發展的需要。
在民居建筑設計之外,對于文化遺產豐富的河北省來說,合理運用標志性景觀能夠更好地打造富有特色的鄉村景觀。如承德地區的紅山文化遺址、皇家建筑等都是典型的標志性景觀,該地區的鄉村可以充分運用物質文化遺產來打造特色鮮明的人文景觀,提升人文景觀設計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乃至經濟價值。再如長城沿線的鄉村則可以將萬里長城外在造型和內在文化內涵融入到人文景觀設計之中。
在合理運用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元素進行鄉村景觀設計的同時,還要更多地考慮文化遺產的人文性,尤其要充分關注民間藝術產品。口梆子、軟秧歌、打樹花、張北大鼓、曲長城木偶戲、王氏刺繡等民間文化能夠為鄉村景觀設計提供設計靈感和設計元素,將民間藝術元素融入到鄉村景觀設計中,不僅彰顯地域文化特色,還有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3]此外,對于河北省這一人口大省而言,鄉村中公共空間的運用也是人文景觀設計的重要一環,處理好公共空間的節奏型和秩序性,為廣場、打谷場、集市、道路等留下充足的空間,提高景觀設計娛樂性和實用性。
四、景觀設計對河北省鄉村發展的意義
鄉村景觀的設計對河北省鄉村發展具有多層面的意義,從美麗鄉村建設的角度來說,鄉村景觀設計是最基礎的組成部分;從生態鄉村建設的角度而言,保護自然資源的鄉村景觀設計對鄉村的生產生活具有長遠的意義,是創造經濟價值,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一環;從建設富強鄉村的角度來看,充分體現歷史文化、民間文化、地域文化的鄉村景觀設計,能夠產生豐厚的歷史價值、審美價值、景觀價值能夠帶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旅游業的發展能夠帶動當地農民收入的提升,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由此可見,富有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的景觀設計無疑是構建鄉村繼往開來、和諧共生發展模式的重要構成。
參考文獻:
[1]周心琴,陳麗,張小林.近年我國鄉村景觀研究進展[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2005,(2):78.
[2]邵劍杰.“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的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研究[J].住宅科技,2014,(1):42.
[3]殷正琳,丁山.基于藝術至境美學原理下的鄉村景觀設計方向研究[J].綠色科技,2018,(1):99.